首页 理论教育 引领教师的“教科研”活动

引领教师的“教科研”活动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长是“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支持者、组织者。校长的办学思想和行动,影响着教师的“教科研”的积极性的激发。与此同时,教师的“教科研”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同时,教师写教育教学文章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也是“教科研”的开始,而文章在各级刊物上的发表就是活动的效果。校长的科学而艺术的引领,能够使教师在“教科研”活动的“实践——理论”过程中渐渐地形成了学习和思考的习惯,进而上升为“教科研”的品质。

42.引领教师的“教科研”活动

“教科研”就是基于教育教学科学的一种学习,一种追求自我提高的学习,一种在学习中增长自己能力的活动,包括一些教学中的实践创新,以及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提升为书面文字等。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没有学习的愿望,就没有“教科研”。

目前的状况是,一些教师有进行“教科研”的需要,但是,很长时间里没有得到相应的评价,没有表现的舞台,渐渐地没有了激情和热情。校长,应该积极创设“教科研”的土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成长提供服务,提供引领。那么,校长如何去引领教师的“教科研”活动?

img71

一、参与“教科研”的活动

校长是“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支持者、组织者。校长在管理中,要多到实践的一线去“观课”,积极参与“议课”,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评价,而是一种引领和激励。校长的办学思想和行动,影响着教师的“教科研”的积极性的激发。学校的校长可以在听课的过程中,与教师一起探讨、一起议课,了解教学一线的实际动态,使自己行政管理的引领有一手原始素材。与此同时,教师的“教科研”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校长对“教科研”的关注,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一种促进。学校的“教科研”需要校长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如开展“教师沙龙”、“教科研”讲座、外出学习和培训等活动。

二、营造“教科研”的氛围

氛围,是需要规则来引领和保证。如何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规则来保证,没有规则就没有管理,活动也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在制定学校的“教科研”奖惩制度的前提下,校长首先要自己带头进行“教科研”,做制度的忠实执行者,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的领头雁,成为举着“教科研”旗帜走在教师队伍前面的领路人,鼓励其他教师也来参与。下面两个案例,讲述了两位校长是如何营造“教科研”的氛围的。

案例1

有一所学校,给每一位教师发了笔记本,让教师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读书笔记,学期结束后检查和评比;每学期给教师发两本教育专著来引领教师的学习。

案例2

某学校的校长,在积极参与“观课议课”活动,了解“教科研”的原始实践素材,在自己的思考下,带头写教育教学文章在报刊上发表,给教师的实践活动提供方向和引领,同时也发挥了领导者在“教科研”活动中的示范榜样的作用。在校长的带动下,许多教师渐渐地关注自己的课堂和教学的反思,开始看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期刊和书籍,开始以期刊中先进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教育实践活动了。

三、追求“教科研”的实效

教科研,不是不会下蛋的鸡,不是只注重教育教学文章的写作和发表,而是把实践中提炼出的理论要反馈到实践的一线,在教育教学一线中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为此,学校的“教科研”,需要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和发挥其积极效果。将一些优秀论文进行推广,将老师好的教学教育方法进行总结和推广。同时,教师写教育教学文章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也是“教科研”的开始,而文章在各级刊物上的发表就是活动的效果。当然,在发表论文的同时,也需要将教师的教学实践引向理论的深度,需要开展一些理论的学习,开展一些“教师沙龙”形式的讨论,使教师尽快地成长,走“实践——理论——实践”的不断提高的路。

四、抓“教科研”习惯养成

“教科研”活动不需要虎头蛇尾,需要建立长效和持久的执行机制,需要分阶段地实施“教科研”计划,在计划的引领下,需要阶段性的训练,促使教师循序渐进地积累素材和经验,养成“教科研”的习惯和品质,不再把教育教学研究当成一种痛苦的事,而是当成一种享受。有所学校以“教科研”的常规为抓手,开展“教学月”活动、“集体备课组”、“读书沙龙”等活动,形成了学校自己独特的“教科研”风格和模式。

校长的科学而艺术的引领,能够使教师在“教科研”活动的“实践——理论”过程中渐渐地形成了学习和思考的习惯,进而上升为“教科研”的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