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观点

论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观点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整个研究是围绕教育目的转型的合理性辩护及其教育理念而展开的,其中,人性的基本假设是研究的前提和论述的重心。第三章专门论述普通人的内涵,这是教育目的转型的核心概念。主要从应试教育的历史“合理性”、应试教育改革的学生认识和活动性质转向展开分析,提出实现人和社会的解放与自由命题的必然性。

(二)论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观点

整个研究是围绕教育目的转型的合理性辩护及其教育理念而展开的,其中,人性的基本假设是研究的前提和论述的重心。

在第一章,我们主要考察传统教育目的的终极者特征及其教育观批判。从历史的演变看,西方教育目的经历了“智慧人”、“宗教人”、“自然人”、“理性人”的认识阶段,其共性是培养掌握世界规律并驾驭世界的万能“终极者”;中国教育目的则经历了从“圣人”到“全面人”的变革,体现了一种追求“终极者”的情结。不管历史如何更替,终极者都具有理性层面的无限性、价值层面的无矛盾性、存在层面的非理性等特征。终极者教育目的所引领的则是监控教育、工具教育和异化教育。

终极者教育目的要想转型,必须在元教育学层面上规范教育目的自身发展的纬度,以便建构新的教育目的观,这是第二章研究所探讨的主题。首先是“转型”问题,包括转型的性质、类型、层次等;其次是制定教育目的的方法论问题,以什么方法论来构建教育目的,才能确保教育目的转型的合理性;再者是教育目的的标准问题,即教育目的符合什么样的特征才是教育的目的等;当然,还包括对一些转型中的伪教育目的的批判。

第三章专门论述普通人的内涵,这是教育目的转型的核心概念。普通人的认识和建构是基于人性的视角而提出的,坚持和追求如下人性基本假设:人具有有限性,因而是差异、平等和未完成的;具有生成性,所以是自治、超越和不确定的;人具有共生性,故而人与人彼此是共在、共融而非同质的。所以,普通人是基于人的有限性、生成性和共生性存在与发展的一种应然人格,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接下来就是对教育目的从终极者转型为普通人的合理性辩护,第四章论述普通人的人性合理性,分别从社会发展趋势、人的心理层面、理性反思与复杂性人性观等方面进行辩护;第五章论述教育目的转型为普通人的教育自身的合理性辩护,包括教育功能、教育价值和教育机制的合理性分析。第六章阐述普通人教育的基本理念,与终极者教育的“园艺观”不同,普通人目的观强调基于人性自我生成的实践性教育,追求生命的自由教育和平等、正义的公正教育。

最后,尝试用普通人教育观反思和批判当下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实践。主要从应试教育的历史“合理性”、应试教育改革的学生认识和活动性质转向展开分析,提出实现人和社会的解放与自由命题的必然性。

【注释】

(1)唐莹认为,“元教育学”时至今日仍旧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严格意义上的元教育学当属分析教育哲学所倡导的语言——逻辑层面的认识,为教育学确立明确的标准;而宽泛意义上的元教育学则认为,只要从整体上谈论教育学,又不涉及教育学具体内容的研究,都属于元教育学研究,诸如研究方法论意义上的认识取向、历史学的分析取向、社会学的分析取向、价值——规范分析取向等(参见唐莹:《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0页)。本文研究是在宽泛意义上理解“元教育学”术语的,如我们在探讨教育目的研究的方法论和教育目的的价值——规范时就是这样来认识的。同时,在本文中,在不同的语境中,元教育学有时是在学科层面上的运用,有时是在方法论层面上运用。

(2)丁念金:《走出教育目的研究的误区的途径》,《教育评论》1998年第6期。

(3)丁念金:《走出教育目的研究的误区的途径》,《教育评论》1998年第6期。

(4)刘梓良:《关于教育目的的理性反思及价值定位》,《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6期。

(5)高清海:《论人的“本性”——解脱“抽象人性论”走向“具体人性论”》,《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6)高清海:《“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和类生命》,《江海学刊》2001年第1期。

(7)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8)[美]多迈尔:《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3页。

(9)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0)同上。

(11)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2)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教育研究》1999年第11期。

(13)同上。

(14)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教育研究》1999年第11期。

(15)同上。

(16)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哲学奥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17)金生鈜:《教育的多元价值取向与公民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8期。

(18)金生鈜:《教育的多元价值取向与公民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8期。

(19)同上。

(20)同上。

(21)扈中平:《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

(22)扈中平:《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

(2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第2版,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24)[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第2版,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25)同上,第119- 120页。

(26)[美]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27)[美]多尔:《后现代课程》,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28)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02页。

(29)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11页。

(30)袁贵仁:《论哲学思维方法》,《哲学研究》1987年第8期。

(3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32)唐莹:《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33)[英]鲍曼:《废弃的生命》,谷蕾、胡欣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34)[英]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35)[法]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36)陈一壮:《莫兰的“复杂方法”思想及其在教育领域内的体现》,《教育科学》2004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