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功利性观念因素

功利性观念因素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我国的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在社会转型期间,功利主义倾向是严重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普遍以功利性的眼光来看待教育、从事教学,唯就业为求,从而使大学教育萎缩为职业培训的附庸或工具,侵蚀大学在纯粹智力探求与人性塑造上的理想,纯粹学术与纯粹教育受到打击,学术势力受到削弱。

一、功利性观念因素

从我国的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在社会转型期间,功利主义倾向是严重的。不可否认,功利教育的实践在职业与专业培训以及社会服务方面取得进展,为现代化生产提供了大量训练有素的劳动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但正如任何进步都必须付出代价一样,功利教育在使教育成为潜在的产生效益的“产业”的同时,也陷入了过度化的危机之中。如政府对大学为社会服务提出了过多的要求。大学都得到告诫:它们必须证明自己能为国家的发展服务,并且为此不遗余力。在当前就业严峻的情况下,政府又将就业率作为评价学校的标准,作公开或者内部的就业率排名;各类社会成员对教育的认识与要求,总是希望时时处处与考研率、人的生活和职业挂钩,忽视了教育培养人的精神、促进人格发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普遍以功利性的眼光来看待教育、从事教学,唯就业为求,从而使大学教育萎缩为职业培训的附庸或工具,侵蚀大学在纯粹智力探求与人性塑造上的理想,纯粹学术与纯粹教育受到打击,学术势力受到削弱。一旦要求大学教育为国家的发展服务的指令得到执行并被体制化,而后的体制都带上这种印记。(3)

在这种体制下,大学急于争取各种奖项,以证明自己的存在,大学教师忙于争取科研项目和完成项目,大学生忙于考研、考公务员。周国平认为,当今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受功利原则支配,其中也包括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态极为普遍,以马上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为教育和受教育的唯一目标。(4)大学教育的意蕴几乎演变为一种“授人谋生技艺的作坊”(5)我国著名学者鲁洁曾深刻剖析了现代教育的“外在化”弊病,认为“近一个世纪以来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放弃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而仅仅致力于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6)教育成了“使人之为物”的教育,而不是“使人之为人”的教育,偏离了教育的终极目标,怎能不产生病症。

此外,还有陈旧传统的人才观。“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人的思想。2002年以来,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剧增就是明证。其中,2006年36万人,2008年80万人,比2006年增长122%,2009年高达100万人,比2008年增长25%,2010年达到146万人,比2009年增长46%(图3-1)。加上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自己孩子的期望过高,不愿意孩子上职业学校、技术学校。再加上中国有一种“人情文化”,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人物品,把能否升入好学校看做是与自己的面子有关的问题。因此,通过应试教育孩子考上大学后,还望孩子在大学复制应试教育的做法去考取更好的大学的研究生,去考取百里甚至千里挑一的公务员等,这些观念阻碍了高校素质教育科学实施。

img19

图3-1 我国2006~2010年国家公务员的报名人数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