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功利性教育

功利性教育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教育功利主义倾向日益严重,并已危及到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事业。教育功利主义违背教育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原则,破坏人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功利性的教育在排斥了一部分所谓升学无希望的孩子的同时,对人的全面发展也造成了破坏。

6.功利性教育

有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有一个人与他聊起学习上的问题时,果然这孩子思路清晰,反应敏捷,使人不禁称赞,然而当问及他有什么理想时,他却又给了一个“惊喜”,他回答:“我要学隔壁的那位伯伯当大官,天天轿车出入,日日送礼不断。”这“豪言壮语”使人哭笑不得。其实这也是教育的迷茫,一方面,父母要求孩子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在现实生活之中,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又生怕孩子过多地受到社会的负面影响。由于孩子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无论好坏都很容易全盘接受。这就给教育界出了一道难题。特别是功利思想,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很多行为都不可避免地与经济、价值扯上关系。

现在大家不妨一起来分析一下以上的故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有这样的想法?

一、父母的现身说法误导了孩子

在说教的过程中总离不开“钱”字,给孩子一个错觉:父母看中的是钱,而不是关心我的进步。同学的爸爸读书不多照样可以赚大钱,只要我长大像风光的歌星一样会赚钱就行了,所以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二、父母和孩子缺乏沟通

父母不了解孩子成长的身心特点,不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把成人的做法强加到孩子头上。孩子没有拿到进重点学校的资格,说明他的学习是有差距的,父母没有和孩子一起讨论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反而让他与别人一争高低,到头来只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学习、做人的信心从何而来?

现在很多家庭教育都带有功利性的色彩。从小孩子出生开始,父母、长辈们就企盼着他们出将入相,光宗耀祖。从通俗意义上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到堂而皇之的“学而优则仕”无不体现读书的功利目的。从古至今,十年寒窗的目的无不谋求一朝闻名天下知,是读书人孜孜以求的功成名就,也是家庭、社会所认可的成功。成功就是做官,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这种功利主义的传统使得中国人的教育观念里历来重成绩、重成果,而忽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在八股文盛行时期,吟诗作画被视为不务正业,在分数至上的今天,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教育措施都可能遭到家长反对。

教育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但中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则完全为功利主义所垄断,是功利主义一元化的天下。即使在当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历是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关键性筹码,功利主义的原则并无太大的改变。

有一个才3岁的男孩,因为不喜欢数字计算,最后竟被他的亲生父亲,用棍棒教训了半个多小时后,活活打死。这位父亲被判了15年徒刑。只要你还有一点情感,哪一个会麻木不仁,只要你还有一些理智,又有谁会无动于衷。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为什么在他父亲眼里显得这样可恨;而一个原本深爱孩子的父亲,却会变得如此绝情。

由此可见,教育功利主义倾向日益严重,并已危及到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事业。教育功利主义是一种追求教育的短期行为、急功近利,以追求名利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教育价值取向。当前,功利主义已渗透到了教育的各个角落,教育中的拜金主义、拜权主义、分数挂帅、文凭至上,科研中的急功近利、短期行为、学术腐败都是功利主义的典型表现。功利主义的特点就是只重文凭,忽视水平;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只重眼前,不顾长远;只重成才,不重成人。教育功利主义违背教育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原则,破坏人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反对教育功利主义势在必行

教育功利性对教育本身具有极大的伤害,破坏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教育自身的发展。首先,教育功利性使整个教育彻底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功利性的教育在排斥了一部分所谓升学无希望的孩子的同时,对人的全面发展也造成了破坏。在追求升学率,重视智育的旗帜下,人的德、体首先被抛弃,而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也在标准答案和题海战术中被彻底扼杀。不论父母,还是孩子,都是出于功利的目的,教育被功利性彻底异化了。其次,教育功利性破坏了人的培养规律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必须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并重。然而,功利性的教育却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要名利,不要事业。学习是为了考试,得高分,学音乐是为了以后可以当明星,功利思想和行为都在危害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功利性的“早期教育”只会给孩子的将来带来负面的效应。因此,如何发展孩子的灵性,或者说如何保持孩子的灵性,更需要育人者认真地思考,不懈地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