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学者论教育病理

中国学者论教育病理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湖南师大郑刚、石鸥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为中国教育病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石鸥的贡献在于把研究视野集中在道德教育和教育实验领域,对德育困境中的病理性说服教育及教育实验的病理性症状等给予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例如,我们不难发现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这是一种病理现象的病症,由于人文教育的缺失可能诱发出学生的人文素养差。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影响高等教育的功能,形成高等教育病理。

三、中国学者论教育病理

中国对教育病理的研究可以说起步比较早,但是研究不够深入。最近几年才得以发展。尤其是湖南师大郑刚、石鸥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为中国教育病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郑刚指出,从理论上说完全“健康”的教育系统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一个假设的范畴,现实中教育系统可能没有某种疾病,但它可能同时正遭受着其他严重病症的折磨,这种性质称为“教育系统的患病性。”石鸥的贡献在于把研究视野集中在道德教育和教育实验领域,对德育困境中的病理性说服教育及教育实验的病理性症状等给予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此外,以两人为首的课题组的一批研究者又把研究拓展到教育竞争、惩罚教育等具体领域并取得了的成果。

另外,我国学者吴康宁把“教育问题(类同于教育病理)”从领域、性质、原因三个角度,对教育问题的结构进行了分类(6)

(1)从领域结构分类,可分为纵向水平结构(宏观领域存在的教育问题与微观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横向水平结构(结构领域存在问题与功能领域存在的问题)、活动主体领域结构(施教主体存在的问题与受教主体存在的问题);

(2)从性质结构分析,可分为严重性结构(常态性存在问题与病态存在问题)、重要性结构(主要存在问题与次要性存在问题);

(3)从原因结构分,可分为内外部原因结构(主要归于教育自身存在问题与主要归因于外部社会的存在问题)、认识实践原因结构(主要归因于认识指导的存在问题与主要归因于实践条件的存在问题)、直接间接原因结构(教育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江丽霞等对高等教育病理学理论进行了建构(7),指出,高等教育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其病症一般来说应该是多种复杂的致病因素所致,有时某种原因隐藏得很深,不易被我们发现。如对学校失去信任,原因可能是由于学校质量不高,或是社会对学校要求过高,或是教育未能满足现代社会和个人的复杂、多样化的需求。在考察高等教育病的病因时,既要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找,也要从外部着眼,即从整个教育系统及社会系统上找。因为教育系统自身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高等教育系统又是教育系统的亚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之间以及各亚系统之间的关系方面,也可能出现具体的病症,因此,我们将高等教育病的病因归纳为两种,即内源性致病因子与外源性致病因子。内源性致病因子是指源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致病因子,又称为内因。外源性致病因子是指源于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的致病因子,又称为外因。认为高等教育病的发病机制可归纳为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局部和整体这3个规律。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贯穿于高等教育病的始终,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斗争,这是引发高等教育病的各种症状,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在高等教育疾病中损伤与抗损伤的作用常常同时出现,不断变化。

致病因子常引起高等教育系统的损伤性变化。如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长期投入不足,可引起教育系统出现教育设施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等教育系统结构及功能的损伤。与致病因子相对抗的是抗病因子。所谓抗病因子,是指对系统疾病具有防御、消除、缓解作用的各种因素,又称为抗病因素。抗病因子会抑制疾病,并决定患病系统的治疗与恢复效果。失去抗病因子,系统就会失去保护层,这将使致病因子长驱直入、迅速蔓延,系统将不再有生存能力。抗病因子有内源性抗病因子和外源性抗病因子。高等教育疾病的内源性抗病因子是高等教育系统自身所具有的主体性抗病因子,主要有主体运动之惯性、主体安全之本能、主体发展规律之必然等,其功能主要表现为主体自我屏障、主体自我修复、主体代偿作用。高等教育疾病的外源性抗病因子是指对高等教育疾病具有防御、抑制、消除作用的外部因素与条件。主要表现为政策保护、经济发展、社会需要、家庭支持等几个方面。抗病因子引起教育系统产生抗损伤的变化。例如,由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长期投入不足引起的教育系统结构及功能的损伤,可通过内源性抗病因子(高校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外源性抗病因子(社会资金的投入)减缓这种损伤。

因此,在预防和治疗高等教育病时,我们要找出什么是致病因子,哪些又是抗病因子,从而有的放矢,去除或减弱致病因子,增强抗病因子。因果交替是指在高等教育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间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转化。原始致病因素作用于系统后,系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引起另一些变化,也就是说原始致病因素引起的后果,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另一些变化的病因。由于原因和结果互相转化和交替,所以即使原始病因已不存在,上述的因果交替仍可推动高等教育疾病过程不断发展。例如,我们不难发现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这是一种病理现象的病症,由于人文教育的缺失可能诱发出学生的人文素养差。学生的人文素养差又可引起校园文化的偏离、社会的每一个细胞——人的道德水准下降,这些病理变化又可以进一步导致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影响高等教育的功能,形成高等教育病理。

局部和整体是指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体疾病,而高等教育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病症,均是高等教育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局部的病变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而影响整个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