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分知识和历史经验的哲学基础

区分知识和历史经验的哲学基础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与“历史经验”两个概念的提出都有各自的哲学原点,对于其哲学原点的分析有利于理清二者的区别,进而有利于弄清知识与历史经验各自在课程领域的地位和作用。知识的根本问题是知识的真理性、客观性和正确性。因此,知识的真理性只能以知识对“物本身”的反映程度和再现程度作为其最终的衡量标准,而不能附加任何主观成分。

一、区分知识和历史经验的哲学基础

“知识”与“历史经验”两个概念的提出都有各自的哲学原点,对于其哲学原点的分析有利于理清二者的区别,进而有利于弄清知识与历史经验各自在课程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一)知识的哲学原点:“物本身”

知识的根本问题是知识的真理性、客观性和正确性。(2)由于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对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客体的主观映像,(3)所以,判断知识真理性、客观性和正确性的根本依据在于知识所内含的命题是否与知识所要反映的客体相符合。与客体相符合的知识,就具备了客观性和正确性,就是真理。与客体不相符的知识,就是谬误,因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而是知识的反面,是在认识过程中应该舍弃的成分。所以,知识所反映的客体就成了知识的本体论依据,成了知识得以安身立命的原点,离开了客体,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这种意义上讲,知识论在相当程度上建基于一种本体论偏见,它认为我们的世界至少存在着一些逻辑上独立不依的诸如石头、树木、狗之类的“中等尺寸的干货”。这些“干货”就构成了认识的客体,进而成为真理的永恒基础。(4)一种客体之所以是其本身而不是别的东西,是因为该客体具有其他客体所不具备的内在特性,这种内在特性就是使该客体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客体的“理”,故而也成了该客体的身份标志。世内存在的每种客体都有使其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客体的“理”。这里的“理”与西方哲学中的“共相”十分相似:类似于柏拉图所讲的“理念”,类似于胡塞尔所讲的“事物本身”,类似于马克思所讲的“本质”与“规律”。为行文方便,这里姑且将“理”称之为“物本身”,意指使一物成为其自身的那个东西。知识的根本使命就是寻找客观存在的“物本身”,并通过知识的形式将“物本身”再现出来。在此意义上,知识与“物本身”构成了一种相符关系:知识是“物本身”的摹本,而“物”本身则是知识的原型。正如原型能够通过摹本而再现出来给人看一样,知识则能够将不在场的“物本身”再现出来给人看。因此,知识的真理性只能以知识对“物本身”的反映程度和再现程度作为其最终的衡量标准,而不能附加任何主观成分。知识建构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性,也因知识的真理性而具有了客观的评价标准:其主观性的质量如何主要是通过其所建构出来的“知识的真理性”来衡量。这一标准有效地抵制了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任意性,进而使得知识建构不会演变为纯粹的语言游戏。总之,“物本身”成了知识论关注的焦点,成了知识论演绎的逻辑原点和最终依据:认识过程必须以认识“物本身”为依归,而知识作为认识成果则必须以其对“物自身”的反映和再现程度作为其最终标准。

(二)历史经验的哲学原点:“事本身”

历史经验的哲学原点是实践。实践可以分为“成物”和“成己”两个维度:“成物”既包括认识世界的活动又包括改变世界的活动,而“成己”则包括认识人自身的活动和成就人自身的活动。“以认识世界与认识人自身、变革世界与变革人自身为具体历史内容,成物与成己的行动过程同时也是意义世界的生成过程。”(5)这里,“意义”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在事实世界领域指向“是什么”的事实问题,在价值世界领域指向“意味着什么”的价值问题,在实践世界领域指向“应当成为什么”的实践问题。(6)在这种意义上,实践就表现为意义的生成活动:其一,它是指事实世界层面的意义生成活动,既包括敞开事物本体属性的行动又包括自我认识的行动;其二,它是指价值世界层面的意义生成活动,既包括敞开事物价值属性的行动又包括寻找自身生命意义的行动;其三,它是指实践世界层面的意义生成活动,既包括外在世界的改造行动又包括内在世界的改造行动。总之,一方面实践在不断地敞开世界的真实面目,不断地化本然之物为人化实在,不断地推动着世界走向意义之域,这一过程就是“成物”;另一方面实践又在不断地提升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地助长人的生命智慧,不断地推动人自身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存在物。

实践就是行动,就是做,而做以事为单位。人类在过去所做过的事就构成了历史经验。从这一点上讲,所谓历史经验就是人们在过去的所作所为,就是过去所做过的“事”。在这种意义上,“事”成了历史经验的本体,“事”中所涉及的人和物虽然和“事”一道成为历史经验的整体,成为历史经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在指称历史经验时人和物则位居次要的位置,而“事”则成为关注的首要对象:在这里,经验先于主客体范畴,历史经验将人们的意识之线引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本身,而非是交互作用所涉及的主体或客体,尽管它们和历史经验的交融在一起;在这里,经验先于真理,历史经验将我们引向主体在过去的所作所为,而不是关于客体的知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认为,历史经验所关心是“事本身”,而不是“事”中所涉及的人与物:历史经验就是人类在过去所做过的“事”,而“事”则包括事的外部和事的内部两方面。事的外部,是指可以用身体及其运动来加以描述的一切;事的内部,则是指外部行动背后起支撑作用的能用思想加以描述的东西,是指支持外部行动的心路历程。人类的任何行动,不管是认识世界的行动还是改造世界的行动,作为事件,都是事件的外部与内部的统一体,而不是纯粹的身体运动或内在心理意识。(7)纯粹的身体运动虽然涉及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但它并不构成真正的人类经验,因为历史经验主要指向支持外部动作的心路历程。例如,中国历史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历史经验不仅仅是指中国红军当年的身体运动,更是指中国红军在那段岁月走过的心路历程,所作过的决策,所进行的政治斗争。纯粹的心理活动也不能构成真正的人类经验,因为纯粹的心理活动并不涉及主客体的交互作用。在这种意义上,“二万五千里长征”并不是中国红军在当年的一段心事,更是身体力行的革命实践。

综上所述,知识与历史经验的哲学原点并不相同:知识的哲学原点是“物本身”,其所关注的焦点是客体的真实面目;而历史经验的哲学原点则是“事本身”,其所关注的焦点是人们在过去所做过的“事”。这意味着“课程即知识”与“课程即历史经验”是两个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观:前者将教学认识的对象定位为客体的真实面目——“物本身”,学生所掌握的是客体的真实面目;后者将教学认识的对象定位为历史经验——“事本身”,学生学会的是“如何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