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市长宁区小学生的体形分析与思考

上海市长宁区小学生的体形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宁区小学生的肥胖超重率居高不下,达到33.8%。已达到遏制当前小学生肥胖率和较低体重率不断攀升的势头。2010年10月8日和2011年1月7日,对上海市长宁区6所小学4965名学生进行了身高与体重的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校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图7显示,长宁区小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等级为正常的比例为37.3%。由此可见,长宁区多数小学生的体形要么偏胖,要么太瘦。这一结果是符合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的。

上海市长宁区小学生的体形分析与思考

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  姚 期 黄世荣

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 韩美群

摘要:以长宁区6所小学496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学生的体形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学校学生的平均身高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这主要跟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有关,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身高要高一些。(2)长宁区小学生的肥胖超重率居高不下,达到33.8%。(3)长宁区小学生的较低体重率较高,达到25.6%。(4)课外体育锻炼缺乏和学业压力重对小学生的体形影响较大。

关键词:身高标准体重 肥胖 营养不良

1.研究目的

近年来,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今小学生的生活条件好了,身边的“胖子”和“豆芽菜”却多了。面临肥胖率和较低体重率不断攀升的窘境,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纷纷感到责任重大。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对长宁区的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通过BMI指数得出长宁区小学生的体形状况,试图从中找出小学生体形异常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小学生体形,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措施。已达到遏制当前小学生肥胖率和较低体重率不断攀升的势头。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长宁区6所小学共4965名小学生进行了身高与体重的测量。4965名有效被试中,男生2628名,占52.9%;女生2337名,占47.1%,男女比例相对比较均衡。其中,一年级学生1016名,占20.5%;二年级学生1035名,占51.4%;三年级学生990名,占19.9%;四年级学生996名,占20.1%;五年级学生1065名,占21.5%。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纸质文献的查阅和计算机的检索,收集整理了有关小学生体形的相关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细致分析、整理与综合,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的依据。

2.2.2 测量法。

2010年10月8日和2011年1月7日,对上海市长宁区6所小学4965名学生进行了身高与体重的测量。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来实施数据统计。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学校因素对学生体形影响分析。

3.1.1 不同学校学生身高、体重及身高标准体重得分分析。

测量结果显示,长宁实验小学和绿苑小学学生的平均身高是6所学校中排在前两位的(M长宁实验小学=135.6cm,M绿苑小学=135.1cm)。绿苑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M一年级=124.7cm,M二年级=131.3cm,M五年级=148.2cm)是6所学校中最高的。长宁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M三年级=135.3cm)要高于其他5所学校。北二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M四年级=141.2cm)是最高的。绿苑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M一年级=26.6kg)是最重的。安顺路小学二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M二年级=33.2kg,M五年级=37.4kg)是6所学校中最高的。天一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M三年级=29.2kg,M四年级=42.9kg)是最重的。从身高标准体重得分来看,安顺路小学一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平均得分(M一年级=77.4分,M五年级=73.6分)是最高的。淞虹路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平均得分(M二年级=74.6分)最高。北二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平均得分(M三年级=76.5分)最高。绿苑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平均得分(M四年级=73.6分)最高。

表1 不同学校学生体形的方差分析表

img37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校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不同学校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得分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F二年级=4.764,P二年级=0.000<0.001;F二年级=4.667,P二年级=0.000<0.001)。

3.1.2 不同学校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等级分析。

3.1.2.1 安顺路小学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等级分析。

安顺路小学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等级为正常的比例,处在39.8%—48.1%的范围,在六所学校中,其体形正常率是最高的。从肥胖率来看,二年级和五年级的肥胖率较高,达到28.8%和31.8%。从较低体重率来看,四年级的较低体重率最高,达到31.9%,五年级的较轻体重率最低,为16.2%。从总体来看,安顺路小学的肥胖率(24.3%)和较轻体重率(21.2%)还是属于比较高的。

img38

图1 安顺路小学不同年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等级百分比图

3.1.2.2 北二小学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等级分析。

img39

图2 北二小学不同年级身高标准体重等级百分比图

图2显示,北二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肥胖率远高于低年级的学生,分别达到29.5%和32.9%。总体上,北二小学学生的较轻体重率(26.0%)要高于肥胖率(23.8%)。从身高标准体重等级来看,北二小学的学生的正常率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是下降的;超重率随着年级的升高则有上升的趋势。

3.1.2.3 长宁实验小学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等级分析。

img40

图3 长宁实验小学不同年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等级百分比图

图3显示,长宁实验小学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正常率较其他学校要低一些,正常率都处在30.0%~38.3%的范围。而长宁实验小学学生的较低体重率(28.8%)和肥胖率(21.0%)也有点高。

3.1.2.4 绿苑小学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等级分析。

img41

图4 绿苑小学不同年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等级百分比图

图4的结果显示,绿苑小学学生的肥胖率和较低体重率也较高,达到20.1%和23.1%,而且学生的营养不良率也是高于其他学校,达到13.3%。尤其是二年级学生的营养不良率,高达27.7%。

3.1.2.5 淞虹路小学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等级分析。

img42

图5 淞虹路小学不同年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等级百分比图

图5显示,淞虹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等级的正常率要高于高年级学生的正常率。一年级学生的营养不良率是6所小学中最高的,达到35.5%。总体上淞虹路小学学生的营养不良率也是最高的,达到31.8%。肥胖率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上升的趋势;与其他学校相比,肥胖率(17.0%)要低于其他学校。

3.1.2.6 天一小学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等级分析。

img43

图6 天一小学不同年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等级百分比图

图6显示,天一小学学生的肥胖率和较低体重率达到28.1%和23.4%,五年级学生的肥胖率更是达到33.0%。且肥胖率和营养不良率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超重率和较低体重率则呈现倒V字型,三年级学生的超重率和较低体重率在各年级中属于最高的。

3.1.2.7 长宁区小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等级分析。

img44

图7 长宁区不同年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等级百分比图

图7显示,长宁区小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等级为正常的比例为37.3%。其次,占的比例较高的是较低体重率,达到25.6%;还有学生的肥胖率也比较高,达到22.7%。由此可见,长宁区多数小学生的体形要么偏胖,要么太瘦。

3.2 年级因素对小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img45

图8 不同年级小学生身高和体重的线性图

从图8可见,小学阶段学生的身高和体重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现线性的上升状态。这一结果是符合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的。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得分存在较显著的差异(F身高标准体重得分=3.479,P身高标准体重=0.008<0.01)。表5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一年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得分显著地高于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得分(P一年级—三年级=0.001≤0.001;P一年级—四年级=0.004<0.01;P一年级—五年级=0.005<0.01)。其他各年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得分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从身高标准体重等级的频数分布来看,一年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等级为正常的比例最高,达到41.0%,其次是五年级,身高标准体重等级为正常的比例为37.0%。各年级的肥胖率都比较高,最高的是五年级,达到26.6%。各年级中,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较低体重率较高,达到27.8%和27.2%。至于营养不良的比例最高的是三年级和四年级,分别达到7.7%和7.6%。从测试的总体来看,身高标准体重等级正常的只有37.3%,肥胖率达到22.7%,较低体重率达到25.6%。由此可见,身高标准体重为正常的比例随着年级的身高,比例反而越来越低;而肥胖的比例则随着年级的身高却越来越高;从较低体重的比例来看,随着年级的升高比例是越来越低的。而营养不良率总体上虽然不高,却有随着年级升高而逐渐上升的趋势。

表2 不同年级小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得分的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表

img46

4.讨论

4.1 不同学校学生的身高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绿苑小学、长宁实验小学和天一小学的学生身高比较高,安顺路小学学生的身高处于中等水平,北二小学和淞虹路小学的学生身高较矮。绿苑小学、长宁实验小学和天一小学都是民办转公办的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条件在长宁区是比较好的,有较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小孩通过择校进入了这些学校,所以,这三所学校的很多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或许这一因素对学生的身高会有较大的影响。像北二小学和淞虹路小学的学生近半数以上是农民工的子女,他们的父母对小孩生长发育的关注要小很多。而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小孩放学后,常可以见到他们的家长带着各种好吃的、有营养的东西塞给小孩。安顺路小学从教学质量和教学条件来看在长宁区是属于中等水平的,他们的父母也大都属于工薪阶层,家庭经济条件也属于中等水平。由此可见,家庭经济条件和学生营养补充是否充足是导致学生身高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4.2 长宁区小学生的肥胖率居高不下。

研究结果表明,长宁区的小学生体形肥胖率在各个学校和各个年级都比较高。从淞虹路小学学生的肥胖率相对比较低一些,我们或许可以认为,营养过剩和学业压力大是导致学生肥胖的“元凶”。从学生的生活规律来看,学生早上大都在7点左右吃早饭,到中午11点半才吃中饭,下午三点左右即放学。然而,放学后多数学生报名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学习课程,因此,很多学生会在放学后吃一顿“点心”,继续“奋斗”。在上海,8小时的工作就是让大人也感觉很辛苦,现在的小学生不仅要完成学校8小时的学习,还要参加课外的很多学习班,这种压力超过了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小学生的承受能力。作为父母看到身心疲惫的孩子,心里自然是很心疼,但也很无奈,除了给小孩多补充点营养,家长们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

此外,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少有学生在放学后会参与体育锻炼或者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仅仅依靠学校每周3次的体育课和2次活动课,对于好动、爱玩的学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小学生处在身体发育较快的阶段,身体活动量对他们的身体发育是非常重要的。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室在一楼的学生肥胖率要低一些。主要是因为一楼的学生很容易在课间休息的时候跑的操场上玩耍,而在楼层高的学生很难在课间跑到教室去玩耍,只能在教室或者走廊上休息休息。由此表明,学生身体活动的量对于学生肥胖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4.3 长宁区小学生的较低体重率偏高。

学生体形偏瘦跟饮食肯定有关系,比如挑食和不喜欢吃学校的午餐,经常处在饥饿状态都可能导致较低体重率的偏高。要改变这一现状,除了调整学生的饮食之外,有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让学生多运动,参与各种体育锻炼,做些力量练习。我们知道身体成分当中脂肪比较“轻”,肌肉比较“重”,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肌肉的比重可以让学生“重”一点,但又不影响学生的身体形态。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不同学校的学生平均身高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这主要跟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有关。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身高要高一些。

5.1.2 长宁区小学生的肥胖率居高不下,达到22.7%。

5.1.3 长宁区小学生的较低体重率较高,达到25.6%。

5.1.4 课外体育锻炼缺乏和学业压力重对小学生的体形影响较大。

5.2 建议。

5.2.1 长宁区的体育教学工作在上海而言是做得较好的,为什么学生的肥胖率居高不下,单单从每周3次体育课和2次课外活动入手,或许还很不够。让学生课间也能动起来,课外能将其他课程学习中挤出一部分时间用于“体育锻炼”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让学生“减负”首先要让学生能够“动”起来,减少对社会上各种学习课程的依赖。

5.2.2 耐力素质的练习对肥胖的预防具有很好的效果,力量练习则对较轻体重的预防有非常显著的功效,建议在今后的体育课教学中加强小学生的耐力素质与力量素质的练习。因此,建议今后能做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秀荣.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期.

[2]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不容忽视[N].河北日报,2001.

[3]曹彧.个子高了 力量大了 耐力差了 胖子多了[N].中国体育报,2003.

[4]李中文.孩子的身体素质何以下降[N].人民日报,2004.

[5]唐志刚、黄明学.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21(3):234-236.

[6]章仙踪.敲响学生体质下降的警钟[N].中国教育报,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