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德育应“求通于心”

高校德育应“求通于心”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高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向学生介绍西方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也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运用传统文化,以此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7]高校德育工作者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德育环境时,要充分重视利用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现代的德育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培养符合现代要求的合格接班人。[2] 陈强,高校德育应“求通于心”)——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研究之一,http://www.youthol.cn,2008-03-31。

三、高校德育应“求通于心”[2]

“去其糟粕,存其精华”,这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外国的各类思潮不断涌入中国。经历欧风美雨后的国人纷纷把外国制度规范运用得熟练自如,但对曾被古人奉为至宝的道德规范制度却慢慢地放开了尺度。高校是人们受教育的一个重要课堂,是学生学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获得做人道理的重要渠道。作为高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向学生介绍西方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也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运用传统文化,以此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曹德本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概括起来就是: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实现修身、治国、平天下。”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内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它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因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人文精神”非常重视礼仪形式,提倡德治。力求使社会各个等级和睦相处。正是这种“人文精神”培养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勤俭治国等。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也十分重视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周易·大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3]“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4]这不仅是华夏儿女毕生追求的人生境界,更道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和精华。第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意识是我们民族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成为爱国主义的基本精神。传统文化给后人的启示远不止这些,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是人生的行为准则。

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思想,党和政府一直坚持要求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5]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6]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7]高校德育工作者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德育环境时,要充分重视利用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现代的德育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培养符合现代要求的合格接班人。

【注释】

[1] 鲍东明,关注与期待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9日,第4版。

[2] 陈强,高校德育应“求通于心”„„)——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研究之一,http://www.youthol.cn,2008-03-31。

[3] 《易传·乾·象》,见: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第56页。

[4] 《易传·坤·象》,见: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第78页。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北京:《人民日报》,1999年6月13日,第一版。

[6]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N],北京:《人民日报》,2001年6月15日。

[7]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北京:《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