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德育的含义与作用

高校德育的含义与作用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育的重要性,是由它的含义和作用决定的。推动个体品德社会化活动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同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德育的实质就是育德,培养人的品德。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活动是指教育者实施教育,传授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活动。德育是一定包括这两方面的活动,而且这两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

第一节 高校德育的含义与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德育的重要性,是由它的含义和作用决定的。

一、德育的概念和含义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把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简言之,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

理解这一概念可以从下列两点来看:

(一)德育的实质是育德

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推动个体品德社会化活动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同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动教育者不断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因此,教育者将社会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活动,即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就是德育的本质特征。德育的实质就是育德,培养人的品德。如果失去培养人的品德这一本质属性,就不能称它为德育了。

我们把德育与智育比较一下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德育的本质特征。智育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致力于分清真假,解决科学真理观的问题。德育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社会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发展他们分辨善恶的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的问题。可见,德育就是育德,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影响或手段(主要是德育内容)三者是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凭借德育方法传递和掌握德育内容的活动,即凭借德育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活动。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活动是指教育者实施教育,传授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活动。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活动是指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自我品德修养,发展自己的品德的活动。

在德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相互代替的。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活动制约主导着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活动,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活动是德育活动的主体活动。但是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如果离开其中任何一方,德育就不存在了。比如学校德育,如果离开教师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或离开学生接受教师进行的品德教育和自我品德教育,那还谈得上什么德育呢?如果二者都有,但互不联系,未形成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也不能称其为德育。因为教师的施教传道活动未作用于学生的品德,不可能产生任何德育效果。如果学生未同教师的施教传道活动相联系,未接受品德教育,那也不是德育过程中的受教修养活动,而是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的一种“自发活动”。可见,我们指的德育一定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德育是一定包括这两方面的活动,而且这两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对德育的成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热爱,能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德育目标任务的完成。如果师生关系不是平等合作关系,学生对教师有反感,教师讲的东西即便是真理,学生也不会接受。可见德育能否取得成效一般来说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师。

德育影响和手段(主要是德育内容)也是德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的德育影响主要指德育内容,即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在我国要求受教育者掌握的思想道德规范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要求,反映受教育者发展的内在需要,使各种德育内容相互联系,并形成序列化,也就是说德育中的三因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影响和手段都要充分发挥作用,即教育者充分掌握思想道德规范,既能身体力行,也能遵循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规律来组织德育活动。同时,受教育者能主动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并充分发挥主动作用,这时德育的内部特殊矛盾才能发生和解决,才能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受教育者的品德才能形成和发展。

二、德育的目标

德育目标是德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教育目的范畴的一个下位概念,具体指希望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的道德素质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约着整个德育活动,一切德育措施都是为实现预定的德育目标服务的。

(一)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1.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格是确立高校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党的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任务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德育应该使学生在政治素质、理论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即人才应具备的德育规格。

2.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确定高校德育目标的关键依据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确立高校德育目标时,要了解和掌握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活动的规律,全面关心大学生的成长并给予积极的指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要求,注重德育发展各阶段的有机联系与衔接,避免不必要的简单重复与脱离学生实际的过高要求,满足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发展的要求。

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是制订高校德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过程是一个把社会思想政治道德的要求逐渐“内化”为个体思想政治品德,进而“外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的社会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信息的传递和教育对象个体思想政治品德内心体验相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认识过程又是实践过程,因而,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要求,思想政治品德结构的完整性与合理性,以及主体的能动性,都是确立德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二)德育目标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我国高校的德育目标可以表述为: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使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还应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三、德育的作用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高校德育工作在高等教育工作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历来都被政府和教育家所重视。

(一)高校德育具有一定的政治价值

教育具有阶级性,大学德育的政治价值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的讲话中,针对淡化和和取消德育所造成的“重大失误”,强调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国高校德育的培养目标,就是针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达到社会的要求和认可。具体来说,就是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对学生进行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使之逐步树立共产主义道德观;对学生进行教育方针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大学德育能够提高、扩展人的价值

我国孙喜亭教授在研究中指出,大学德育对人发展的价值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使人活得更有意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德育最高的价值应是使人的内心达到至善。人的成长,需要各方面知识的启迪、支撑。通过德育可以净化人的灵魂,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三)加强德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

大学德育本身体现着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同时,它也是选择、传递和发展精神文明成果的手段和途径。实践表明,通过大学德育,不仅能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而且对改变社会风气也能产生积极影响。学者们认为,自80年代以来,清华大学学生提出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北京大学学生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口号,大批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咨询,为民服务,把知识献给农民等活动,不仅使大学生自身受到了教育,也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高校德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德育能制约和影响学校的其他教育

德育对学校其他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主要是指它对其他教育的定向、驱动和保证作用。从德育的功能来看,它能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素质。而这些方面的优良品德不论是对受教育者其他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于他们走上社会从事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和自己的生活活动来说,都起着定向、驱动和保证的作用,因为人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素质,在人的行为过程中总是以人的价值观念、目的、动机、情感、信念、意志等品行要素表现出来,从而在人的各种活动中、在心理机制上总是先行的一环。品行与其他的素质比较起来,总是起着“灵魂”“统帅”“能源”“发动机”等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