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网络德育环境建设的思考

高校网络德育环境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整个高校网络德育环境相对封闭,无法体现网络特有的特色。对网络德育环境建设的认知是模糊的,方法也是消极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特点,使高校网络德育的优势逐渐凸显。高校网络德育应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一信息亚传播系统,积极开展网络德育。此时,高校网络德育的环境建设开始真正被提上议事日程,并着手开始建设。高校网络德育环境作为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应该加紧发展和完善。

高校网络德育环境建设的思考

彭纪春

网络德育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不断扩展的概念。网络德育是通过网络进行有关道德、心理等的教育活动,网络是德育的技术平台,网络是德育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一种方式;网络德育就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德育活动,即把网络作为一种环境,网络是超越时空界限的教育环境;网络德育是开发和利用网络知识与信息资源的过程,网络是教育的资源,网络德育就是对这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创新;网络德育把网络作为教育内容,关注、预防和矫正与网络有关的各种思想道德、个性心理等问题。

高校网络德育是教育者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范,以网络作为德育的工具、内容、环境和资源,是受教育者有意、无意接受其影响,从而形成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网络是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从单纯的德育层面上看,网络除带来全新的德育环境、德育载体和德育方法外,其虚拟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还给传统高校德育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随着网络的发展,如何发展和完善高校网络德育环境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高校网络德育发展历程及其环境建设

清华大学张国兴教授提出:高校网络德育发展历程基本上经过了三个阶段:以关、管、滤为特征的被动适应阶段;以各类“红色网站”的建设为特征的主动应战阶段;以综合性校园网络社区服务和门户网站发展为特征的自觉深入阶段。这三个阶段是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过程,即适应—渗透—亲和的发展历程。[1]

(1)高校网络德育的适应阶段(1994—1998)。在这一时期,各高校积极行动,采取措施,有些高校采取了对不良网站和信息进行封堵的办法,关闭一些网站,通过一些管制性、过滤性的软件来控制校园网络中的信息流通。同时,许多高校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主题网站,制订网络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尝试运用网络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整个高校网络德育环境相对封闭,无法体现网络特有的特色。对网络德育环境建设的认知是模糊的,方法也是消极的。

(2)高校网络德育的渗透阶段(1999—2000)。在这一时期,多数高校的校园网建设快速发展,校园信息网络环境基本形成。互联网逐渐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许多高校纷纷建立起了红色网站,如清华大学“红色网站”、北京大学“红旗在线”、华中师范大学“红色天空”等,这些红色网站也成了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网络阵地,在大学生德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大学生的心理也产生了一些“叛逆”,实际的网络德育效果并不理想

(3)高校网络德育的亲和阶段(2001年至今)。在这一阶段,大力建设综合性的宣传教育类网站,以吸引大学生注意力、营造归属感、增强影响力为目标,把思想宣传和教育渗透在正面的新闻信息、积极的网络人际交往、各级各类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服务的网站和健康的网上休闲娱乐活动之中。特别是综合性门户网站,通过信息、服务、娱乐等各类栏目等“寓教于乐”、“寓教育于信息服务之中”。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特点,使高校网络德育的优势逐渐凸显。涌现了以“学生清华”、“天外天”、“交大焦点”、“师大在线”等为代表的大批综合性学生门户网站。校园门户网站开始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青睐,给高校德育工作者展现了德育的新载体和新方式,开创了高校网络德育的新局面。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以校园网为主,形成“网络信息亚传播网”现象。它的存在为高校开展网络德育奠定了基础。高校网络德育应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一信息亚传播系统,积极开展网络德育。此时,高校网络德育的环境建设开始真正被提上议事日程,并着手开始建设。

二、当前高校网络德育环境的现状

高校网络德育阵地数量不少,但影响力不足。各个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德育宣传网站,但是普遍存在覆盖面窄、投入力量有限、交互性不强、与现实结合不够等问题;调查显示,北京高校创办的32个宣传教育类网站,日均浏览量在3 000人次以上的只有1个,师生中上过宣传教育网站的仅占31.1%。

在网络德育中,教育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灌输者和信息权威,而是与受教育者平等的、利用互联网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的“把关人”;不再是单向“灌输”、“说教”,而是提供“引导”、“选择”和“帮助”。因而淡化了教育主体的身份,与教育客体地位平等,也就更具有亲和力、人情味和可信性,更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网络德育的客体则是“虚拟世界”中的“网络人”,他们具有广泛性、隐匿性、不确定性等特点。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教育客体更易于放下戒备心理,消除抵触情绪,敢于表达内心真实的思想观点和态度。教育主体也就更能触及教育客体的内心深处,掌握其真实的思想动态,更有针对性地与之交流,有的放矢加以引导,从而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由于我们对网络德育中的主客体关系、特点没有很好把握,对网络群体、对大学生群体行为以及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研究不够,因而缺乏有效的引导。

网络技术的应用,则使德育延伸至网络所及之处,极大地拓展了德育工作平台和教育空间,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方式和简单的工作方法,代之以丰富、多元、双向、平等、直接的交流方式,以及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开放互动的教育手段和工作模式,这更有利于全社会参与、建立立体交叉、全方位、全天候的德育网络系统,从而较好地弥补传统德育的不足。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教育内容的科技含量,也增强了德育的及时性、全面性、生动性和互动性,更易于为教育客体所接受。但是,当前高校网络德育的内容往往是传统德育的翻版,许多高校把课堂教育引入网络,内容雷同,这是必须要改进和加以研究的。

三、如何发展和完善高校网络德育环境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电脑网络的建立与普及即将彻底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模式,而控制与掌握网络的人就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或一定范围情景中起着核心变量的作用。高校网络德育环境作为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应该加紧发展和完善。

1.树立先进的高校网络德育理念

首先,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新时代,高校德育必须从封闭走向相对开放,网络德育的内涵也决定了教育观念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开放。高校网络德育与网络德育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因此,高校网络德育要树立开放的理念。其次,信息时代,网络作为工具为师生提供了双向交流的新形式,因而互动的理念决定了高校网络德育过程的多角度、全方位的互动,包括德育工作者与网络的互动,受众与网络的互动,德育工作者通过网络与受众的互动和德育工作者与受众的网下互动。再次,网络具有的去中心、去权威的特性,网上实现人人平等,从而使高校网络德育从树立权威走向民主平等,树立了平等的理念。第四,与既往的道德相比,网络道德更注重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因此,自律的理念必然也能成为高校网络德育的理念。第五,网络作为教育平台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作为与时俱进的教育者不能放弃或者浪费这一巨大的教育资源,要为己所用,树立信息理念。[2]

2.形成系统的高校网络德育课程体系

利用网络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在网络信息沟通的平台上,教师可以把自己的学术观点、研究成果展示共享,共同推敲、辩论,集思广益,丰富教学内容,提升研究水平,提高德育效果。利用多媒体进行德育教学,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调用德育课件,有选择地、自发地学习和感受德育内容,接受德育熏陶。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计算机文化、法律等课程的教学中贯穿网络道德、网络法律的内容,努力提高学生的网络自律水平。

3.搞好高校网络德育的实效评估

高校网络德育实效评估是根据高等学校网络德育目标,通过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技术手段,对高校网络德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评述和估量,以提高高校网络德育工作质量。高校网络德育实效评估是高校网络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网络德育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网络德育实效评估必须遵循层次性评估与整体性评估相结合、短期效果评估与中长期效果评估相结合等构建原则,依据评估程序,运用主观性定性、面向对象等评估方法,以促进高校网络德育的实效性。[3]

4.构建高校网络德育管理长效机制

高校网络德育需要有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在树立人文管理、民主管理、和谐管理等理念基础上,坚持系统管理、创新管理和高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大力加强德育阵地机制、德育主体配合机制、德育活动参与机制、德育方法优化机制建设,发展和完善高校网络德育环境。[4]

5.完善网络技术,确保高校网络德育环境的安全性

高校网络德育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这个教育环境有别于传统教育的封闭环境。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教育者控制受教育者的信息渠道,将社会主体的道德价值观念系统地灌输给学生,在学生周围尽力形成一个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德育环境。但是,网络本身的开放特点,再加之18~24岁青年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在这个既开放又不断变化的网络世界中,大学生们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意识的侵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大学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净化高校网络德育环境,保障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安全,及时开展对大学生的网络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树立对“虚拟社会”的正确态度和观念,增强免疫力,防止落入网络陷阱。

【注释】

[1]郭春娥等:《论高校网络德育发展历程及其作用》,《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李晓洁、吴菲:《高校网络德育理念初探》,《武警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3]刘勇、刘景:《论高校网络德育实效评估的原则与路径》,《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8期。

[4]苏星鸿:《高校网络德育管理长效机制构建探微》,《前沿》,2007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