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校德育的准确定位探讨

高校德育的准确定位探讨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列举种种高校德育的弊端,无不与上述制约高校德育准确定位的两个相关条件有关。实际效果的这三个层次,共同的必须达到的效果是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然而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学生心理结构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2]在这里,笔者体会,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理直气壮,不要害怕被人说是灌输。

高校德育的准确定位探讨

林 伟[1]

【摘 要】高校德育内容广泛,目标众多,方法多样,关键在于找准定位。目标应定位于形成学生的信念和道德自律的能力;方法应定位于以学生为德育主体的、以解决自己内心疑惑为串线的集学习、讨论、争辩、自结为一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德育 德育目标 德育主体 定位

德育,有人把它定义为道德教育。这一定义,显然是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下的。但是,从社会借以调节人的行为的规范来说,道德规范,只是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因为还有法律规范、纪律规范。这两个极为重要的规范要不要包括在德育的内容之中呢?不管从社会对其成员行为的调节需要看,还是从社会成员对社会共同体的适应看,这两种规范都必须包括在德育的内容之中。这样看来,把德育定义为道德教育是不准确的。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它对该国家的道德、法律、纪律都是起支配和约束作用的,是该国家的精神支柱,它应不应该包括在德育之中呢?当然应该包括,而且必须包括,还应该是德育的核心内容。

德育,又有人把它定义为思想品德教育。这一定义,显然是从学生经过德育形成品德心理结构的角度下的。这里涉及道德和品德两个概念的区别问题。道德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对社会个体行为规范上的要求。对社会个体来说,道德是先于个体的存在而存在,在个体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的,属社会意识范畴。品德则不同,品德是社会个体经过教育之后,道德规范在社会个体身上内化了的知识、信念和自己行为的自动启动器,属个体意识范畴。

基于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德育概念的定义,应顾及内容和内容经教育之后在学生身上的内化两个方面。有鉴于此,笔者对德育试下这样的定义:德育是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及其指导下形成的社会个体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教育,其目标是使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人的行为规范在社会个体身上内化为信念和行为的自动启动器。

在明确了德育的定义之后,笔者以为高校德育要重在实际效果。为取得实际效果,关键在于德育内容的选择上要准确定位,德育目标的确立上要准确定位,德育的操作方法上要准确定位。这三个准确定位,归根结底,其一是要从社会的客观要求出发,不能凭教师或学生个人来随意决定,其二是要从大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及实际存在的内心疑惑出发。

在以往的高校德育中,有时为了配合近期的政治需要,把方针、政策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如为了推行“左”的路线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教育;有时有的学校看到大学生文明行为上有点问题,则进行“养成教育补课”,殊不知,“养成教育”即“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教育,这一任务是应在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教育阶段完成的,“养成教育补课”,搞几下对大学生也许多少有点作用,但毕竟不符合大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列举种种高校德育的弊端,无不与上述制约高校德育准确定位的两个相关条件有关。

高校学生德育的目标定位,是从经过德育活动,能在学生身上达到怎样的实际效果来说的,实际上讲的,就是效果定位。

从经过德育活动,能在大学生身上收到的实际效果来说,应该有高、中、低三个层次。高层次的效果,就是在使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念,形成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层次的效果,就是使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做到能融会贯通地理解、认同这些科学理论。低层次的效果,就是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基本上相信这些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实际效果的这三个层次,共同的必须达到的效果是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笔者的这个观点,也许会被斥之为主观主义。然而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学生心理结构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为什么?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特征来说,它,特别是基于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总结概括起来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检验证明了的科学理论。这种理论必须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去,使学生从自发性向自觉性发展。否认这种灌输的必要性,就是对自发性的崇拜,而崇拜自发性倾向,实际上就是满足学生眼前的、具体的、狭隘的利益需要,而忽视学生长远的、全面的需要。列宁在批判工联主义盲目崇拜自发性时指出:“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社会主义的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对‘自觉因素’的作用即社会民主党的作用的任何轻视,完全不管轻视者自己愿意与否,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对工人的影响。”因为“工人运动的自发的发展,恰恰导致运动受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支配”。[2]在这里,笔者体会,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理直气壮,不要害怕被人说是灌输。从学生头脑中不可能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教学使学生接受进去这一点而言,灌输不是一个贬义词。当然作为教学方法,不能单凭教师向学生单向度讲授,也许对灌输的方法要好好研究。总之,因为学生不感兴趣,不敢在德育工作中好好地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绝对不行的。

再从学生心理结构的形成上看,从知识的掌握,到信念的升华,再到能力的发展,是有内在的逻辑关联的。知识的掌握是逻辑起点,是升华到信念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越通透,对知识的理解越深刻,越能向信念升华。中国共产党斗争历史上的许多革命者,不正是因为接触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而投身革命实践,经过革命实践的锤炼,上升到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绝对信仰,形成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从而成为坚贞不屈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吗?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就会产生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落实到处于受教育时期的大学生,让每个大学生个体都达到既掌握知识,又形成信念,又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不可能的。这种高层次的效果目标,只在少数先进分子身上可能达成。中等层次的效果目标,即让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做到融会贯通地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否则,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到底做得如何,是应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至于有少数学生,他们对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怎么热情,我们也不能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而是要千方百计让他们从理论知识上掌握马克思主义。这既是对党和国家负责,也是对学生的质量和未来发展方向负责。

对学生实施德育,德育内容定位和德育目标定位固然很重要,德育方法定位也很重要。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工作方法的重要性时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不解决船或桥的问题,河就不能过。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就只能是瞎说一顿。

德育方法定位问题,实际上研究的就是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德育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制约德育活动和德育效果的四个基本要素的综合互动关系。其一是德育活动的主导性因素,即教师。教师是德育活动的调控者,这个因素承担着内容选择、目标达成度的实际落实、师生活动的组织等等。其二是主体性因素,即学生。学生之所以是主体性因素,是因为德育内容的接受、消化、升华,都是由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完成的,而这种完成又是借助于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来达成的。其三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既有来自国际的——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强势、科技强势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即这些国家的思想意识、文化观念、价值观念、政治观点等影响。又有来自国内的——商品经济自身具有的消积面的影响,严重存在贪污、腐败、色情等影响。还有来自家庭的不良思想、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其四是德育规律的特殊性因素。育德难于育智,育德过程,是在影响人的品德形成的正负面因素同时作用的彼此消长中实现的;育德过程,是在学生身上除旧布新、去坏立好、祛邪扶正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除旧、去坏、祛邪,比布新、立好、扶正有更高的难度,但是,不除旧就无法布新,不去坏就无从立好,不祛邪就难以扶正。这一德育的规律,在智育和体育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从分析制约德育活动和德育效果的上述要素的综合互动关系出发,高校学生德育的方法定位,应该抓住以下几点:

第一,处理好主导因素和主体因素的互动关系,即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互动是一个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概念。互动是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众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互动作为过程来考察,一般都有互动发起方和互动应对方,一个互动过程一经启动,发起方和应对方就不断地发生互换。假定某一德育是以学校课堂为场所的,则教师与全班学生之间,就组成了一个个体与群体的互动组合。在这个互动组合中,教师这一个体首先作为互动的发起方,学生群体则是互动的应对方。如果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则教师始终是互动发起方,学生始终是互动应对方,教师对学生的互动手段始终是讲解,学生的互动手段始终是聆听,这样德育活动气氛必然沉闷,效果必然很差。假如换一种做法,先让某个学生作为互动的发起方,把心中的疑惑提出来,则其他学生和教师成了互动的应对方,这时其他学生中的某个人可能站起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个学生发表观点又起到了互动发起方的作用,新的应对方又会出现,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先以应对方出现投入互动,教师也可以在应对过程中转换为发起方,挑出一个个问题,引起众多学生来应对,这样的互动过程,气氛十分热烈,学生情绪高涨,不知不觉地把问题解决了,德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譬如前面提到的,现在仍有少数大学生怀疑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教师可以让他以提问的形式作为互动的发起方,向全班提出这个问题。如果其他同学无人作为应对方投入互动,则教师可以作为应对方投入互动,教师可以这样讲:“资本主义经济一个突出的矛盾是单个生产企业的生产的高度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剩,时间一久,就会造成资本主义的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正因为这个原因,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中反对市场经济,主张计划经济,并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恩格斯的著作,得以求证。与此同时,教师又可以这样的问题作为互动的发起方对全班学生发起互动:“邓小平同志说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活动的形式,请大家研究一下,小平同志的话对不对呢?”教师还可以把江泽民同志讲的以下的话告诉学生:“计划经济是用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实践证明,那种‘计划点菜,财政买单,银行掏钱’的方式,难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通过金融市场配置资源,在价值规律和价格杠杆的作用下,资金将会向效益好、有前景的产业和企业集中,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4]“不搞市场经济,没有竞争,没有比较,连科学技术都发展不起来。产品总是落后,也影响到消费,影响到对外贸易和出口。”[5]“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6]学生作为互动的应对方,对教师指出的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话,进行学习、领悟、探讨,终将领会到以下几个要点:其一,我国搞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有重大区别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不是不顾国家宏观调控而搞无政府主义的市场经济。其二,市场对经济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因此,我国经济不是全凭市场来左右。其三,我国的市场经济是接受政府合法监管、人民监督的市场经济,是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市场经济。有此三点,大家共同认为,搞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是所谓的搞资本主义。另外,经过讨论,大家也认为,既然是市场经济,它也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的不良道德具有诱发作用,这是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动机决定的,但它可以通过监管、教育、引导来解决问题。

第二,德育方法的选择,要确立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确立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在以下几条上抓落实。其一是要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价值认同上抓落实。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从表面看来,所体现的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然而实际上都充分存在着学生的个人利益。马克思说过,“必然只是在它没有被了解的时候才是盲目的”[7],人作为具有主体性的存在物,他能够认识必然,而且通过“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无论对外部自然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的”[8]。从马克思的话语中我们可以领会到,从德育活动分析,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深藏着受教育者的个人利益,受教育者往往是暂时认识不到的,但受教育者作为具有主体性的人,经过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是一定能认识到的。而受教育者一旦认识到了,他们就会对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产生心理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感,正是他们可以作为德育主体的心理基础。其二是要在德育实施过程的自教自律上抓落实。譬如前面提及的不少大学生认为非公有制企业主与工人的关系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关系,因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搞资本主义。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能用学生自教自律的办法来解决。先是让学生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论述,再让他们把邓小平的这些论述和马克思的这样一段话联系起来:“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存在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9]他们经过学习中的自教自律,会认识到: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集中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来发展生产力,而私有制这种所有制形式还具有发展生产力的潜力,所以,在我们党的经济政策中,就应该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允许私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这样做,就会有碍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碍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既然发展私有制经济是国家政策所允许的、鼓励的,而且是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发展的,那么私有制经济企业的企业主就不是什么剥削者,在这些私有制经济企业工作的工人也不是什么被剥削者,不管是企业主还是工人,他们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同时,这些企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们还为国家上交了大量的税收。同学们从统计资料中可查到:“十五”期间,我国所创造的GDP有688773.8亿元,其中私营企业创造的GDP占11.9%,私营企业所缴纳的税收有7705.57亿元,占我国税收总额的7.1%。这样,同学们心服口服地相信,中国共产党所做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样经济共同发展的决策是马克思主义的,是正确的。学生心头的疑惑消除了,错误的认识也得到了纠正。

第三,德育方法的选择定位上,应该开展开放性德育,而不应该开展封闭性德育。这指的是对学生的德育应该走向社会,把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作为德育的丰富材料,让老百姓的亲身体验感染学生,以感悟德育来支持和印证理性德育。横跨于嘉兴桐乡与宁波慈溪的钱塘江数十公里长的大桥,贯通宁波至舟山的跨海高速公路大桥,联通金温铁路和杭甬铁路的温台甬铁路的建成,等等,无不高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凯歌。只有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大课堂中,才能深切体会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和伟大。

【注释】

[1]林伟,男,台州学院思政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2]《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325、327页。

[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7页。

[4]《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5]《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0页。

[6]《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2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