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目前高校学生社区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学生社区工作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社区工作问题复杂多变,再严密的管理制度也不能预见到工作中的所有问题,面对各种临时性、应急性的学校“通知”“办法”时,学生或管理人员显得无所适从。其结果是,师生关系恶化,学生不信任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不信任学生,致使社区工作的开展缺乏必要的信任基础。大学生能够借助网络快捷地获取外界的咨询和信息,社区网络已成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一块新的领域。

一、目前高校学生社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作价值方面忽视“以人为本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当代学生思想的日益复杂和多样,以往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实践已渐渐跟不上现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在高校,由于受到市场大潮的冲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认定和社会评价等方面较之以往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象牙塔模式已不复存在,学生面临着学费、就业方面的巨大压力。青年学生在这些压力面前如果调适不当就容易诱发各类心理障碍或疾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和隐性弃学现象。此外,在学校的学生管理过程中,部分高校还是以教育者为中心,而把学生置于一个从属的、被动的地位,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必须按照教育者的思路来从事活动或生活。学生主体性的口号虽然响亮地提出,但在实际工作中“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等级性关系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学生依然处于被管理者的一端,而不是平等的参与者。另外,由于大学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能够取得排名上的领先位置或扩大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一些高校“以科研为中心”,学生培养或学生服务往往处在较低位置。

2.组织结构方面,多头领导,权责不清

普通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组织机构目前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学校设有学生工作部(处),具体工作由各院分管,各院系由主管学生事务工作的院级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带几名辅导员组成学生事务工作小组负责学生的具体工作。二是学校设有专门的学生工作部(处),下设有学生管理中心,全面负责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各院没有专门的学生事务工作部门,学生事务工作以学校为主。现有的学生事务工作模式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如在机构设置方面,有的学生事务由学生处管,有的是教务处管,有的是人事处管,还有的是几个部门共管,各个机构之间对于学生事务职责不清,政出多门。同时,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工作时通常从部门利益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没有体现协调和互助的精神。三是在信息系统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条件或没有适合本校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学生信息匮乏或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存在障碍,学生的信息资源不能共享,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3.制度缺乏灵活性、适时性

我国“十五”纲要提出“高校要推行弹性学习制度,放宽入学年龄限制”,这就造成学生生活背景、人生经历、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自我认识和学习目的呈现多样性。而弹性学习制度的推广和实施将渐渐使原有的以专业划分的班级概念淡化,加上学生社区的学生具有时段的流动性,管理工作的对象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其管理内容和方式需要随形势发展的变化而适时调整。现有的工作管理制度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首先是规章制度缺乏应有的权威性。由于规章制度本身设计方面的缺陷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得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对规章制度的随意解释性较大,学生对规章制度缺乏应有的信任,更谈不上在生活和学习中去严格遵守。其次,管理制度缺乏连续性。由于社区工作问题复杂多变,再严密的管理制度也不能预见到工作中的所有问题,面对各种临时性、应急性的学校“通知”“办法”时,学生或管理人员显得无所适从。同时,在制定这些临时性规定时常常没有学生参与或举行听证,学生对管理制度只有被动服从。

现在的高校学生社区工作中,学生有了较为宽泛的自由选择权,例如可以申请调换宿舍,允许选择不同的宿舍楼居住等,但部分社区管理者对学生工作的认识停留在命令或分配阶段,对学校应尽的义务缺少了解,也缺乏从学生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师生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尽管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总的说来,还是以学校为主、以管理者为主,学生的广泛参与缺乏制度保障和相关资源的支持,在实践中除了设立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外,鲜有实质的学生参与条例出台。同时,工作中“人治”重于“法治”,学生与工作人员的权利义务不清,一些工作人员对学生应享有的基本权利缺乏实际的了解和尊重,主要表现为主观随意性和领导意志性较强,学生的权利和自由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程序性规定不清楚,不尊重程序或随意忽略程序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的权利遭到损害时得不到有效保护。

4.工作指导思想上,偏重“管住”学生,忽视导向和救济功能

实际管理工作中,一些高校过分强调微观过程管理,事无巨细,都要向管理人员报告后才能从事活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受到较大的压抑。这就造成了学生事务管理干部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到了学生的对立面,他们谨小慎微、消极防范,对于学生在思想、行为上表现出的不满或牢骚,动辄采取回避或压制态度,学生事务工作者和学生之间关系紧张,彼此之间缺乏沟通的基础和桥梁,两者处在显性或隐性的冲突状态。

目前在高校,不少师生交流的方式绝大多数仍是垂直的、单向的,即至上而下。从工作人员到学生,师生之间存在较大的权力差距,自由平等讨论的氛围淡薄。而在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要么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震慑学生,态度蛮横,甚至强迫或命令学生。要么极力回避工作责任,工作敷衍塞责,马虎了事。其结果是,师生关系恶化,学生不信任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不信任学生,致使社区工作的开展缺乏必要的信任基础。

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大学生能够借助网络快捷地获取外界的咨询和信息,社区网络已成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一块新的领域。但一些高校却忽视了社区网络这一新的阵地和领域。虽然部分高校设有社区BBS论坛或社区学生专业网站,但网站内容空洞,管制严厉,无法起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桥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