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目前存在问题的几点意见

对目前存在问题的几点意见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外采用0.2cm肿物做200张病理切片决定诊断,国内提倡用组织蜡块会诊避免因取材不准而造成诊断错误。因此,笼统认为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仅在疾病晚期才能发现病变是不够全面的,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原发灶不明不是“诊断错误”。文献报道13%的癌症病人有脱癌现象。

(一)准确度问题误解

1.针吸细胞脱落病理学诊断,是用细针多部位、多方向广泛吸取靶细胞和病变的组织进行细胞病理学诊断,对于深部组织器官,借助CT或电子胃镜、支气管镜、彩超定位取材,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这是目前任何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准确率高达92%~ 98%。而病理组织学往往是取局部肿物或病变靶组织,做3张切片以做诊断,有很多时候因肿瘤或病变的局限性,而导致漏诊、误诊、错诊。国外采用0.2 cm肿物做200张病理切片决定诊断,国内提倡用组织蜡块会诊避免因取材不准而造成诊断错误。目前,国内错误的导向是用组织病理学作金标准,对照细胞病理学诊断,这种做法显然是形而上学的,有些病理科医师根本不懂针吸脱落细胞病理学,而使病人被误诊、错诊、漏诊,延误了治疗时机。

有些病理科医师则对病人高度负责,对诊断发生分歧的病例认真对待,使最终诊断达到统一。比如有个乳腺肿大的病人,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为典型乳腺髓样癌,而病理组织学检查经过做1次、2次、3次……直到做了20次病理切片,才发现癌细胞;又如某病人锁骨淋巴结增大6~8 cm,从肿物硬度、活动度方面考虑是癌症,但做针吸细胞病理学检查10次均未发现异常,在做第11次针吸细胞病理学检查后才明确诊断;又如同一张疑难病理组织切片,送到全国25个知名单位,回报28个诊断结果,谁对、谁错,关键还得靠临床、基因、染色体、肿瘤标志物、电镜等才能最后诊断。因此,那些不问青红皂白,不顾病人真实病情,而用病理组织学否定细胞病理诊断学的观点,肯定是形而上学的。

2.深部组织器官病变及血管丰富的甲状腺、血管瘤、结核性冷脓肿(淋巴结核Ⅲ~Ⅳ期)等特殊部位必须做针吸细胞病理学检查。文献报道,甲状腺疾病误诊率高达80%~90%,结核病灶可因切除做病理组织学检查造成瘘道不愈合。

3.脱落的癌细胞不是在疾病的晚期被发现,而1/3~2/3的病人在疾病的早期被发现,应引起重视。如支气管肺癌、邻近支气管的肺癌、脑膜白血病、尿移行细胞癌有时在早期临床无任何体征,X线骨髓、血象检查均未发现阳性,但经穿刺找到癌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而明确诊断。因此,笼统认为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仅在疾病晚期才能发现病变是不够全面的,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关键取决于肿瘤发生的部位、机体免疫功能、有否熟练脱落细胞学精湛的检验技术。

(二)转移或扩散问题误解

1.针吸细胞病理学检查采用特制22G针头,或5~10 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其针头外径0.7 mm,小于12~20G,直径在1.2~2.6 mm者,有引起种植或转移的报道。经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小针头针吸取材不但不能造成肿瘤转移及扩散,而且统计资料表明,无论从患者的5年生存率方面还是从治疗率方面都明显高于使用传统检查方法。

2.小针头针吸细胞病理学采用“点” “线”比病理切除、切取、咬取造成的损伤更小,癌肿细胞转移和溢出的机会更小,针道种植机会不超过1/20 000,而癌细胞进入血液10万~100万个,才会有1个癌细胞转移,并且需要癌细胞的间质共同存在,因此,针吸细胞病理学较手术活检损伤更小,其转移机会更少。

3.避免结核瘘道形成,血管丰富的甲状腺、血管瘤病理取材困难,针吸细胞病理学对深部组织器官病变早期诊断更具优势和特点,成为诊断早期癌症的检验新技术。

(三)原发灶

原发灶不明不是“诊断错误”。文献报道,鳞状细胞癌原发灶不明者占10%,分化差的腺癌原发灶不明者占60%,未分化癌及低分化腺癌原发灶不明者占33%,有许多癌症病人死后也未找到原发灶。其原因可能为微小癌、隐匿癌(<0.3 cm),小癌(<0.5 cm),做CT、MRI、PET/CT、彩超等检查不易被发现,许多病人可带瘤生长数年至数十年。文献报道13%的癌症病人有脱癌现象。这与免疫功能有关。此时,应结合检查淋巴结寻找肿瘤原发灶,另外要积极治疗,边治疗边查找,千万不能为查找原发灶而失去治疗肿瘤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