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私学的类型

私学的类型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汉代,具有蒙学性质的学校称之为“书馆”、“学馆”、“书舍”等,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社学是由朝廷下诏令各地兴办,由乡民士绅自办的学校,因此是一种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的教育形式,但更多地体现出私学的特点。元代统治者在乡村广泛设立社学,是元代统治者为了化民俗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中国的教育发展贡献甚巨。[3]私人讲学之风始于春秋战国之际,盛于汉代。

第二节 私学的类型

自汉以后,私学主要有三种形式:具有蒙学性质的私学、具有深造性质的私学和私人设立的书院。关于书院的发展将有专章论述。

一、具有蒙学性质的私学

在汉代,具有蒙学性质的学校称之为“书馆”、“学馆”、“书舍”等,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汉代初级程度的蒙学还有乡塾,主要教学《孝经》、《论语》。这一阶段的教育,一方面是巩固书馆的识字成果,另一方面为专经研习做准备,同时让学童学会做人。这一阶段学完后,可到社会谋职,也可入太学或私学专攻儒经。

宋代蒙养教育日益完备,出现有私塾、义学、家塾、村塾、冬学等名称。据称,“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2]私塾规模较小,学生一般为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多为塾师在自己家中开设,塾师依靠学生所教学费维持生计。义塾或义学是地方上出钱聘请教师或官员、地主招聘名士,在家乡开办学校,教育本族及乡里子弟。它最初由北宋著名的教育改革家范仲淹创办。范仲淹曾以原籍土地千亩作义田,用以赡养、救济同族人,并设义学免费让同族子弟入学。此后,乡里凡由人们捐资或由庙田田租兴办的不收学费的学校统称义学。义学为家境贫寒的学子提供了就学的机会,对于普及民间教育和从社会下层培养人才具有一定的作用。此外,宋代不少官宦人家为教育其家族的子弟,聘师设塾于家内,为家塾。宋代农村还普遍设置有季节性的村塾、冬学。冬学所具有的因时制宜的特点,对后代村校学制颇有影响。

元代则在蒙学之外,另设有社学。社学是由朝廷下诏令各地兴办,由乡民士绅自办的学校,因此是一种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的教育形式,但更多地体现出私学的特点。社学招生对象是农家子弟,教师由民间选派,以在农闲的时候让老百姓的孩子入学读书。元代统治者在乡村广泛设立社学,是元代统治者为了化民俗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中国的教育发展贡献甚巨。

明代蒙学有三类:家塾、义塾(又称义学)和社学。明朝继承了元代的社学教育。明代社学的设置始于洪武八年(1375年),规定:各府州县设立社学,每50家设1所,并把师生的名单上报礼部。但数年以后,即令停办。洪武十六年(1383年),又命民间自行设立社学,地方官不得干预。正统、天顺年间设立提学官,再令地方官创修社学。此后至崇祯时期,各朝都有关于兴建社学的命令颁布。明朝社学时兴时废,这为义学和私塾的大量出现提供了条件。

清代蒙学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类称“专馆”、“坐馆”或“教馆”。为富豪殷商自设的家塾,或一家独设,或数家联设,延请塾师以教其子弟,岁修有定数,学生有定额。二类称“门馆”、“家塾”或“散馆”。有文化的人在家庭或庙宇祠堂里招收生徒就学,学额、岁修多寡无定数。三类称“村塾”、“族塾”、“义塾”或“义学”。为富户或公私团体出资延师设塾,以课贫家子弟,学生免费入学。[3]

二、具有深造性质的私学

私人讲学之风始于春秋战国之际,盛于汉代。汉代的经师大儒设经馆、精舍和精庐,为年龄较长、程度较高的青年学子提供学习儒家经典著作的场所。这类私学,有的设在经师家里,也有经师带领弟子在外传授。马融、李膺、郑玄等最为著名。

在唐代,这类学校获得长足的进步。有许多名流学者,涉猎经史,无意仕途,开设学馆,专事著述和讲学活动。如《旧唐书·窦群传》载窦常:“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居乡陵之杨柳。结庐种树,不求苟进,以讲学著书为事,凡二十年不出。”张士衡、刘焯、孔颖达、韩愈、柳宗元、颜师古等都是当时经师讲学的名家。虽然唐代的私学亦很发达,但与汉相比则显得略逊一等。以后历代名师巨儒多开馆讲学,传授经业。

另外,历朝历代都存在着家传私学。一些家庭向子弟传授家传的学术和代代相传的技艺或其他科学技术。如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王恂,潜心伊洛之学,天文、律历无不精究,他的两个儿子王宽、王宾即得星历之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