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职业敏感及其形成策略的思考

教师职业敏感及其形成策略的思考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教师职业敏感的特点。首先,教师职业敏感的指向性为教育教学活动。教师职业敏感的直觉性和教师职业直觉天赋有一定的关系,但更要靠教师长期知识与经验的积淀。职业情感是职业敏感形成的首要条件。而这种热爱,这种激情,正是教师职业敏感的先导和基础。教师的职业敏感形成于对教育生活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以关爱学生为取向的,只有那些确实是以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的教师才能产生敏锐的职业敏感。

教师职业敏感及其形成策略的思考

桑志军

职业敏感近年来在诸多行业领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在教育领域却鲜有人探讨,教师的职业敏感是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显现,是教师教育教学智慧的集中显现,值得我们深入去探讨。

一、教师职业敏感及其心理特征

我们认为,教师职业敏感,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所做出的特殊敏锐的直觉心理感知和对此所作出的恰当判断与反应的过程。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教师职业敏感的特点。首先,教师职业敏感的指向性为教育教学活动。教师职业敏感不管是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或是发生在教师的非教育性生活实践中,它都是与教育活动有关对象的一种直觉敏锐的感知。其次,刺激引发教师职业敏感的客体对象是教育教学或是与其相关的的活动。这些活动对象,激发了教师职业心理中潜在的感知,引起了共鸣。第三,教师职业敏感的过程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感受和理解过程。教师职业敏感,不仅仅只是一种直觉感知,还是教师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与判断的过程,是感知和理解的统一。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教师职业敏感是教师个体受到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外界刺激时,其心理感受器所发出的一种定向反射,它与人的直觉相通,常伴有灵感的发生,让教师感受到创造的快乐。这种职业敏感,贯穿教师生活的始终,是教师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深入思考所养成的一种思维习惯和感应能力 ,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直接、迅速、整体的洞察和领悟能力,具有突发性、跳跃性。

其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显的个体性差异

教师职业敏感是以教师的生活经验和教育教学素养为基础的,不同教师其生活背景以及教育实践积淀的不同,必然会导致职业敏感出现个体性的差异。教师职业敏感实际上是外在的生活和教育活动作为刺激物,唤醒教师主体以前的各种生活教育的经验,从而使教师产生一种突兀式的个性化的直觉体验。这种体验带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二)直觉与积淀的统一

教师职业敏感是教师对教育活动对象的直觉和认知过程。直觉认知是“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知事物的思维活动。它同一般思维活动的区别是直接观察而不是间接认识,可经由某种捷径而不是惯常的逻辑法则快速地进行。”(1)这种直觉认知可以直接对教育活动对象做出反应和判断。

教师职业敏感的直觉性和教师职业直觉天赋有一定的关系,但更要靠教师长期知识与经验的积淀。正如布鲁纳所说,“直觉好的人可能生来有点特殊,但这些特殊性效果如何,则有赖于对科学的牢固的知识;熟悉学科知识,能使直觉有所作为。”(2)他强调“直觉天赋”,却更强调知识经验的积淀。这些积淀的知识经验形成教师个体的知识结构,这一结构在需要时可以调动出来,与直觉性发生作用,共同形成教师职业敏感。

(三)感受与理解的统一

教师职业敏感产生于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感觉器官的刺激。这种刺激感受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所见所闻,这些所见所闻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表面性。但是教师职业敏感不仅仅停留在这种感受性上,一个有着丰富教师职业敏感的教师,当他产生了某种感受之后,这种感受性必然会从主观的感受向理解过渡,从表浅的感觉向意义接受发展,这个时候就有了思维的理性参与,达到理解性的层面。

(四)观念与行为的统一

教师职业敏感的产生不仅仅停留在观念层面,当外在情境触发了教师职业敏感时,教师往往针对这种情境做出某种判断,然后付诸某种外在的行为。这时候教师所显现的行为已经隐含着他自己对教育理论的悟解及其内在的教育理论的认同,隐含着对教育对象整体的理解,是教师自己认为恰当的行为。所以,这时候教师职业敏感就不仅仅是简单的观念或是行为了,它是两者的统一与融合。

二、教师职业敏感的形成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情感

职业情感是职业敏感形成的首要条件。正如西方著名艺术家李斯托威尔所说:“每一种创造性的发现或想象都必须有一种情感的动机作为先行的条件,这 就是一种需要,一种欲求,一种愿望,一种没有得到满足的冲动,或者一种这样那样的情绪。”而这种热爱,这种激情,正是教师职业敏感的先导和基础。

良好的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在专业学习发展过程中,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着正确的态度,并伴随积极成分的情感体验。它通常表现为,能从自己的工作中体验到较高的成就感,执着地追求教育理想,自觉自愿地投入工作,对与教师职业有关的事物给予注意。当教师的这种注意经常指向职业方向或与职业有关的事物,久而久之,由于这种反映活动的大量反复,就使大脑对这些事物相应感知越来越精细,相应的记忆和思考也会变得敏锐、深刻,教师职业敏感也就逐渐养成了。教师如果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在工作中就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产生不良的工作态度,影响了教师对职业的关注度,其职业敏感当然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具体而言,教师的职业情感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教育活动的喜爱与忠诚。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是创造理想的工作,但年复一年的具体教学工作又是非常艰苦的,只借助于良心进行教育活动是不够的,必须要求教师怀着满腔的热忱对待教育教学活动。其次,教师职业情感还体现在对学生的情感上。教师的职业敏感形成于对教育生活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以关爱学生为取向的,只有那些确实是以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的教师才能产生敏锐的职业敏感。这种关爱可以体现为珍视学生的生命价值,把每一个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对学生满怀热情,真诚期待,尊重学生,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努力工作等。第三,教师职业情感还体现在对教师自身专业的情感上。一个有着良好职业情感的语文教师一定是喜欢语文,喜欢文学,喜欢读书的老师,试想一个对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没有很强的认同感的教师,怎么能体会到学科知识学习的乐趣呢?而热爱自己学科的教师不仅传递学科的意义和内容,而且还将自己对学科的深入探索和执著追求的精神、热忱和感受在教育和非教育的状态下都能很好地持续,这也是激发和形成教师职业敏感的重要条件。

(二)教师职业敏感是以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为基础的

如前所述,教师职业敏感是教师直觉和积淀的统一。这种积淀包含了教师的知识经验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积淀。

知识经验越丰富,能力越强,在不同的情境中提取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越有可能形成职业敏感。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其产生的职业敏感的可能性就更高。

我们这里所说的知识经验既包括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经验、一般的文化知识,更包含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经验。而这些知识经验的获得需要教师经过艰苦的学习和不断的积累,没有这种积淀是不可能形成以自觉性为特征的职业敏感的。教师要形成职业敏感在专业知识上必须有深厚的积累,对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同时,教师还要学习广博的文化知识,增加知识覆盖面和积累量,以博促专;另外,教师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修养也是形成职业敏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师要以创新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加强富有时代精神的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注意学习吸取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与经验。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教师职业敏感。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敏感形成的最直接因素。教师只有具备了相当的教育教学能力,有着较强思维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反思能力,才能对一些非教育教学活动产生敏锐的直觉,抓住问题的关键,活动的本质,产生职业敏感。

(三)培养教师强烈的教育教学责任感

教师的教育教学责任感对捕捉职业敏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责任感越强 不但触发职业敏感的机会越多,而且产生的动力也越大。教师只有对教育教学怀着忧患意识,才会随时关注时下教育的方针、政策、路线,才会对教育教学保持高度的敏感,才会成竹在胸、高屋建瓴。

教师责任感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密切相关,而教师积极性同教师的心理成熟度和成功期待成很高的线性正相关,高度的责任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能使教师正确评价自己的工作成绩,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创设较好的教育教学情境,引导教师树立可达的目标,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培养起教师积极的情感,真正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和学生,充分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从而形成敏锐的职业敏感。

(四)培养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

法国雕塑家罗丹在《论艺术》中讲到:“所谓艺术家就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能够发现出美来。”汉斯立克认为:“画家和诗人看到自然美时便已有收获,作曲家却必须聚精会神,从自己的内心制造出东两来,变成能听得见的声音。”(3)所以雕塑家和作曲家培养自己的职业敏感,就要通过对生活敏锐地观察的创作实践活动,在一般的视觉和听觉感知能力中充分发展一种特殊的视觉和听觉能力,形成所谓“画家的眼睛”、“音乐家的耳朵”。其实这种“画家的眼睛”、“音乐家的耳朵”就是一种职业敏感,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创作实践中,增强对生活敏锐的观察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职业敏感是一种业务敏感,生活中他人看起来很平常的一件事,经过有专业观察力的教师对其进行内涵的挖掘、提炼,扑捉住其中的教育意义教育价值,注入前瞻性思维,并善于运用它,见微知著、洞察事物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教师的教育敏感,教师的职业敏感。如果教师不具备这些素质,那就会被一时表象迷惑,只看表象,不看实质;只看现在,不看将来,这样就无以提及教师职业敏感。

(五)增强问题空间重构能力

教师有了知识经验以及能力,如何将敏锐地观察到的对象教育对象化,需要教师的问题空间重构能力。

问题空间重构能力是教师将将所获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解决问题的水平取决于对问题空间的重构,在一定程度上,这意味着个体认识的多维度寻找解决途径或方法以及对问题情境辩证的、复杂的、交互作用的归因。

教师面对同样的教育或生活现象,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反映,进而采取不同的行动,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所获取的信息在头脑中加工处理的方式不同,对问题的性质、结构、严重程度等在头脑中的反映与其自身所具有的问题空间重构能力的不同有密切关系。

三、与教师职业敏感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职业敏感不同于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预料之外的问题,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能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并作出符合各种具体教育情境的教育决策和付诸实施的能力,它强调教师随机应变、灵活机敏性,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能力,特别是对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从而使教育教学得以顺利有效的完成。

教师职业敏感和教育机智一样,两者都能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智慧,强调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中灵感瞬间扑捉,体现出教师对教育教学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迅速做出恰当反应的应变能力。

但两者也是有所区别的。

教育机智一般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产生于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而教师职业敏感发生的领域则更为广泛,它可以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情境,但更多时候,教师职业敏感的产生于非教育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的情境中,这是比教育教学活动更为广阔的情境,这种情境对教师的敏锐程度要求也更高。因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毕竟还是专注于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而在非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敏锐地感受到教育教学的因素则需要具有更高的敏锐性和感受能力。

教育机智更强调对偶发性的应变能力,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形时,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反应。教育机智的这种偶发性,具有时间短暂、发生突然的特点,要求教师随机应变、灵活机智。而教师职业敏感的发生不一定具有偶发、突发性的特征,教师敏锐感受到的教育教学对象也不一定就需要迅速采取措施,教师可以更深入地进行理性分析,解释性理解等进一步的反应,而不像教育机智那样迅速做出判断反应。

教育机智在对偶发事件做出判断后,要迅速做出教育教学具体鲜明行为方式方法的选择,以期取得解决问题的良好效果,使教育教学活动能顺利继续进行下去。教师教育敏感则更为强调对对象的感知理解,虽也要对此做出判断反应,但不一定是具体的行为方式的选择和决定。

(二)教师职业敏感的形成要避免两种倾向:神秘化或是技术化倾向

教师职业敏感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在形成的过程中要避免两种倾向。

一种是神秘化倾向,认为教师职业敏感与生俱来,无从学起,无法培养;另一种则是技术化倾向,把教师职业敏感为一项技术,认为勤学则易成。

其实,教师职业敏感不神秘,也不是一项技术。它的形成是以知识理论的获得和经验积累为依据的,这种积累使教师获得深邃的洞察力,并对教育教学活动发生的变化及其走向、趋势做出反应与判断。此外教师还必须要执着的敬业精神,经过长期的磨练和培养,才能有循序渐进提高教师的职业敏感,这个过程既不神秘也不能靠单纯的训练来完成。

总之,在教师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教师的职业敏感,培养教师的职业敏感,使教师成长为智慧型的教师,让教师从自身职业中体验无穷快乐。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3.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