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知策略及其运用

认知策略及其运用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对内组织的技能,它们的功能是调节和监控概念与规则的使用。出现首因效应的原因在于系列开始处的项目储存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而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出现近因效应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最后呈现的项目和测验之间几乎不存在其他信息的干扰,即不存在倒摄抑制。上述复述策略能影响信息加工系统对信息的注意和编码,但其作用有限。

二、认知策略及其运用

加涅(R.M.Gagne)认为,认知策略是对内组织的技能,它们的功能是调节和监控概念与规则的使用。信息加工观点认为,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认知策略可以分为复述、精加工和组织三种。

img23

图7-1 学习策略分类

(一)复述策略及其运用

复述策略(rehearsal strategies)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策略。在某些简单的任务中,如查找一个电话号码,人们会用到复述策略。为了在长时记忆中建立信息,人们也需要复述策略。

1.利用记忆规律

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要想尽可能多地复述内容,需要了解并合理利用一些基本的记忆规律。

1)抑制和促进

前后所学的信息之间的消极影响称为抑制(inhibition)。后面所学的信息对先前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倒摄抑制(retroactive inhibition);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的信息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proactive inhibition)。前后所学信息之间的积极影响称为促进(facilitation)。类似的情况,促进也可以分为前摄促进(proactive facilitation)和倒摄促进(retroactive facilitation)。在所有遗忘的原因中,倒摄抑制可能是最重要的。在安排复述时,学习者要尽量考虑抑制和促进的作用。

2)系列位置效应

工作(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均存在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 effect)是指学习一系列项目之后(比如单词),对这一系列开始和结尾的项目回忆效果好于对中间项目的回忆效果(系列位置曲线的形状为U形)。系列开始处的项目回忆成绩好称为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而系列结尾处的项目回忆成绩好则称为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出现首因效应的原因在于系列开始处的项目储存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而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出现近因效应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最后呈现的项目和测验之间几乎不存在其他信息的干扰,即不存在倒摄抑制。中间的项目之所以记忆效果最差是由于既受到前摄抑制,也受到倒摄抑制。教师可以利用系列位置效应,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把最重要的新概念放在一节课的开头,并在课的最后对它们进行总结。

2.合理复习

1)及时复习

对于遗忘的进程,心理学家们很早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作了大量的研究。艾滨浩斯通过实验,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绘制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提醒学习者,复习最好要及时进行。

2)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

集中复习(mass practice)就是指集中一段时间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distributed practice)是指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分散复习能极大增强所有信息和技能的长期保持,其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分散复习开始时时间间隔要短,以后可以长些。这一规律已得到了许多实验的证明。

3)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overlearning)又称过度识记,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的记忆。一般说来,过度学习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但过量的过度学习也会降低学习的效果。过度学习对那些必须能长期准确地回忆或自动化执行的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最为有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背诵乘法口诀表,汉字书写和英语单词的拼写也需要一定的过度学习。

4)情境相似性和情绪或生理状态相似性

俗话说“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在一定的情境下,人能联想起在这一情境下所发生过的事,这说明情境的相似有助于回忆。此外,情绪或生理状态相似性也极大地影响人的记忆。研究发现,人们在愉快的情绪或生理状态下学习的项目在愉快的状态下更容易回忆出来,在悲伤的情绪或生理状态下学习的项目在悲伤的状态下更容易回忆出来,不过前一种情况下回忆的成绩更好。如果学习者能够回复到与自己学习某种知识时同样的情绪或生理状态,就易于回忆起这种知识。这种现象称为状态依存的学习(state-dependent learning)。

因此,不妨考虑分别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情绪/生理状态下进行复习,以求回忆时(如考试)的情境与情绪/生理状态和复习时的情境与情绪/生理状态相似的可能性更大。假如,你在晴天、下雨天都复习过;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都复习过;在清醒、感冒、紧张状态下都复习过,那么,就能保证考试时的情境和状态与复习时的情境和状态相似的概率大一些,从而有比较好的回忆。

3.画线

在复杂知识学习中,复述策略包括边看书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做摘录、画线或圈出重点等。其中,心理学家对画线的作用做了许多研究。例如,有人比较了在不同画线条件下的回忆效果,当要求学生自由划出一段文章中的任何句子比只要求他们划出最重要的句子的回忆效果好。原因是在自由画线条件下,被试可以将文中已有的结构联系起来。研究还发现,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善于画线,更能确定哪些信息是重要的,但教师可以逐步教会低年级学生如何画线。

画线与其他符号注释相结合,更有助于学生思考文章的内容。符号注释包括文后用数字如1、2、3……标出文中的要点、论据或事件等;在书页旁做上各种记号,如用“?”表示有疑问的句子,用箭头指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写简要评语以表示自己的看法,等等。

4.自动化

随着操练或练习次数的增加,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越来越好,从而在执行任务时所要求的注意力越来越少的现象称为自动化(automatic)。自动化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把一些诸如写字、计算等低水平的知识技能,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以便腾出我们的工作记忆去完成更复杂的任务。需要高度思维的任务,如果已被学得非常透彻,同样也不需要许多注意就能进行。

上述复述策略能影响信息加工系统对信息的注意和编码,但其作用有限。复述策略往往要配以其他一些能有助于学习者组织新信息,以及整合新信息和长时记忆中已有知识的学习策略,才会更有效。这些策略就是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二)精加工策略及其运用

所谓精加工策略(elaboration strategies),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例如,学习“医生讨厌律师”这句话时,我们附加一句“医生被律师起诉了”,如此一来,以后回忆就相对容易一些。和其他信息联系的越多,能回忆出信息的原貌的途径就越多,也就是提取的线索越多。几种常用的精加工策略如下。

1.记忆术

对于一般的学习,记忆术(mnemonics)是一种有用的精加工技术,它能在新材料和视觉想象或语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记忆术指一种通过给识记材料安排一定的联系以帮助记忆,并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在记忆名词、种类、系列或项目组等信息时,记忆术非常有用。下面介绍一些比较流行的记忆术。

1)位置记忆法

位置记忆法(loci method)是一种传统的记忆术,最早被古希腊演讲家使用。它是通过与你熟悉的某种地点顺序相联系起来记忆一些名称或者客体——对于演讲家来说,就是一篇长长的演讲稿——顺序的方法。古代罗马元老院的政治家们常常用此法记住自己演说的要点。他们常常在自己的身体上、房间里确定出许多特定的点来加以利用。位置记忆法对于记忆有顺序的系列项目特别有用。例如,为了记住一个杂货单,你可以在内心中将其中的某个条目沿着你从家到学校的路线顺序排列。以后要回忆这个清单的时候,只要在内心走过这条路线,找到与每个地点相联系的条目即可。

2)首字联词法

首字联词法(acronyms)是利用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或字)形成一个缩写。例如,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可缩写为“APA”;学生要记住“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这句话,只需记住“family”这个单词。再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样,就把二十四个节气都记住了。

3)谐音联想法

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谐音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也很有帮助。早年威廉·詹姆斯(W.James)曾用比喻来说明,联想可有助于学习和记忆。他将联想比作钩子,可以将像水中的鱼一样的新知识,用钩子钓起来,挂在一起,就可以在学生的记忆系统中,保留不忘。例如,有位历史老师教中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

4)琴栓词法

琴栓词法(pegword method)类似于位置记忆法,要把序列中的项目与一系列线索而不是熟悉的地点相联系。例如,为了按顺序记住一个项目清单——Apple、Bread、Toothpaste、Carrots、Pie,学习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学习一系列与数字押韵的琴栓词,如One is a sun、Two is a shoe、Three is a tree、Four is a door、Five is a hive;②将清单上的每个项目与对应的琴栓词相联系,并形成两个事物相互作用的奇特的心理表象(Sun+apple、Shoe+bread、Tree+toothpaste、Door+carrots、Hive+Pie),如将牙膏与树干叠加,好像牙膏长出了枝叶;③要想回忆项目清单,只需要从1开始数数字,每个数字会提示它的琴栓词的回忆,而琴栓词接着又会提示与它相联系的项目的回忆(如,数Three,想到tree,继而想到toothpaste)。

5)视觉联想法

许多有力的记忆术的基础都是通过形成心理表象来帮助人们对联想的记忆。如前面所说的位置记忆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视觉联想法,利用了心理表象。琴栓词法也利用了视觉表象。联想时,想象越奇特越合理,记忆就越牢。可以使用夸张、动态、奇异的手段进行联想。例如可以将“飞机—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橘子—狗”可以想象为“一个比狗还大的橘子砸中了一条狗”,将“计算器—书”想象成“计算器印在书的封皮上”等。有一种用想象来增强记忆的古老方法,就是创造一个故事,将所有要记的信息编在一起。例如,人们一直在用希腊有关星的神话来帮助回忆星的名字。

2.灵活处理信息

精加工,除了采用记忆术之外,很重要的还要采用一些方法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如写概要、创造类比、用自己的话做笔记、解释、自问自答等。

1)做笔记

记笔记(note taking)和做笔记(note making)是心理学中研究较多的精加工技术,维特罗克称之为生成技术。研究表明,笔记有助于指引个人的注意,有助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心理学家认为,笔记有两步:第一步是记下听讲中的信息(即note taking);第二步是使记下的信息对你有意义,即理解它们(即note making)。如果笔记只停留在第一步,对学习并无多大的帮助。重要的是进入第二步,对笔记进行加工。有人建议采用如下三步做听课笔记:①留下笔记本每页右边的1/4或1/3;②记下听课的内容;③在整理笔记时,在笔记的留出部分加边注、评语等。第三步非常重要,这些边注、评述或其他标志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而且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回忆提供线索。

为了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讲课时应注意如下几点:①讲课速度不宜过快;②重复比较复杂的材料;③把重点写在黑板上;④为学生提供一套完整和便于复习的笔记;⑤为学生记笔记提供结构上的帮助,如列出大、小标题,表明知识的层次。

2)利用背景知识

精加工强调在新学信息和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对于某一事物,你到底能学会多少,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就是你对这一方面的事物已经知道多少。科奇玛等人(Kabara-Kojima & Hatano,1991)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大学生学习棒球和音乐方面的信息,结果是,那些熟悉棒球但不熟悉音乐的学生,棒球方面的信息学得多一些。相反,那些熟悉音乐而不熟悉棒球的学生,音乐方面的信息学得多一些。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新的学习和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

总之,和逐字逐句学习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在学习时进行精加工的学生一般能更好地理解信息。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使用一些精加工策略。

(三)组织策略及其运用

组织策略(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下面就介绍几种重要的组织策略。

1.列提纲

列提纲(outlining)是以简要的词语列出文章大小标题及其层次和序号、写下文章的主要和次要观点的方法,它有利于学习者清晰地知觉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教列提纲技能时,教师可以采用逐渐撤出支架的方式来分步对学生进行训练:①给学生提供较完整的结构提纲,其中留出一些下位的细目空位,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或听讲填补这些空位;②提供一个只有大标题的提纲,要求学生填写所有的小标题;③提供一个只有小标题的提纲,要求学生填写所有的大标题。实践证明,如果给予学生适当的练习,他们就能学会写出很好的提纲来。

2.作图表

1)层次结构图

认知心理学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以金字塔式的结构组织的,即表现为一种层次网络结构。在这种金字塔式的层次结构里,具体的东西归在较一般的概念之下,这种结构对学生的记忆和理解特别有帮助。

鲍尔等人(Bower,et al.,1969)做了这样一个研究,他们教学生112个矿物方面的词。一组学生是以随机的顺序进行的,一组学生是以—定的顺序给出的(如图7-2所示)。

img24

图7-2 矿物分类

结果,后面一组学生平均回忆出100个词,而前面一组学生平均只能回忆出65个词,这说明了组织呈现材料的效果。

这提示我们,在教复杂概念时,教师不仅要有序地组织材料,而且,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清楚这个组织性的框架。以图7-2为例,教师要不时地回顾这个框架,并且要标明从一部分向另一部分的过渡。例如:“回想合金是两种以上金属的结合。”“我们已经讲了稀有金属、普通金属和合金类金属,这些都属于第一类矿物——金属,下面我们来看第二类矿物——石头。”

2)概念图

概念图(concept maps)是用节点表示概念、用连线及其连接词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一种图示方法(如图7-3所示)。概念图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建构概念图的过程(concept mapping)是一个把自己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外显化、可视化的过程,它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①选择核心概念(或中心主题);②选择与核心概念相关的概念,放在不同的层次上;③添加概念之间的连线,并标明文字说明;④反思。与概念图类似的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称为思维导图(mind maps),它的形式更加灵活,画面更加丰富(除文字外,常常还包括符号、图片等),视觉效果更好,但其语义丰富性不及概念图(如图7-4所示)。

不仅如此,对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采用流程图的形式,对于复杂的信息采用各种形式的表格,都可以对信息起到组织的作用。有利于形成信息的视觉化,能促进对信息的记忆和理解。

3.运用理论模型

对于复杂的课题,可以采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某个过程之间的要素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建立相符的理论模型。电子学、机械、计算机程序及遵循某个规律的过程都可以利用理论模型加以说明。当某一课中含有模型时,学生不仅学得好,而且能运用他们的学习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上面讲了三种认知策略,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他们所使用的认知策略,考虑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img25

图7-3 概念图示例

img26

图7-4 思维导图示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