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畔镇苟家铺小学

河畔镇苟家铺小学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宁县河畔苟家铺小学位于靖天公路旁。始建于1934年,其前身是私塾学堂,1950年私塾被县政府接管,命名为“会宁县苟家铺初级小学”,学制4年;1963年转为民办学校;1981年又转为公办学校至今。1951年3月,会宁县政府确立苟家铺学校为公立初级四年制小学,由苟正国任校长,村民苟克敏、苟正心同志为校董。1993年11月,经会宁县教育委员会验收,被评为县级标准化学校。是年12月,学校被评为市级标准化学校。

河畔镇苟家铺小学

会宁县河畔苟家铺小学位于靖天公路旁。始建于1934年,其前身是私塾学堂,1950年私塾被县政府接管,命名为“会宁县苟家铺初级小学”,学制4年;1963年转为民办学校;1981年又转为公办学校至今。

苟家铺小学自创建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经过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和数任校长、教师的不懈努力,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规模逐渐扩大,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学生合格率100%,专任教师10人,学历达标率100%的农村六年制小学。纵观学校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私塾阶段(1934年—1950年)

1934年,由村民苟克敏等人发起,联合当地大户姜维川创办了私塾学堂,原址在村西北旧堡内,聘请靖远高湾人连先生任教,后又请靖远糜滩人王彦清接任。1947年,迁入村西庙内,由落户本村的杨铭洲任教。生源来自本村及周边三个自然村。

二、公办阶段(1951年—1962年)

1951年3月,会宁县政府确立苟家铺学校为公立初级四年制小学,由苟正国任校长,村民苟克敏、苟正心同志为校董。在此期间,苟正国同志一手抓教学,一手搞建设,亲自动手,维修破庙,打土坯,箍土窑,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已具雏形。

在此阶段,先后任教的公派教师有;苟正国、邱养丰(刘寨乡人)、杨铭洲、刘学文(靖远大庙人)、刘谦(韩集乡人)、杨华(靖远县人)、潭国清(兰州市人)、张统维(头寨乡人)。

校请教师有张敬义(四方乡人)、蔺有德、靳宗维、蒋怀义。

三、民办阶段(1963年—1980年)

1.大队办阶段(1963年—1968年)

1963年经上级主管部门决定由公办转为民办,学校由生产大队管理,聘请蒋永祥(本大队蒋家大路人)为校长,在此期间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历任的社请教师有:蒋永祥、苟举章、杨铭洲、苟统章等。

2.社办阶段(1969年—1980年)

1969年学校由大队办变为由生产队办,聘请白秀峰为校长。1969年3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学校由初级小学转为五年制全日制小学。当时正值“文革”时期,面对满目疮痍、一片狼籍的学校,白秀峰克服重重困难,在社队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拆除破庙,重建校园,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此阶段先后任教的教师有:白秀峰、苟统章、赵文英、高卫选、苟世清、杨铭洲、苟世谦、苟银章、苟富梅、陈存礼等。

四、公办阶段(1981年至今)

联产承包制以后,学校又转为公办,由白秀峰担任校长。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原有的教学条件已远远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于是,1984年,在白秀峰的倡导下,苟家铺四社出资出工,在现址上新建校园。1992年,连绵秋雨使4排土砖木的教舍面出现不同程度下陷,严重危及到师生的安全,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于是在学校筹资、广大社员捐资、捐椽的情况下对校舍进行全面翻新。1993年11月,经会宁县教育委员会验收,被评为县级标准化学校。学校拟转为六年制完全小学。随后几年,学生人数猛增,达到300多人,校舍严重不足。1995年,学校多方集资,群众积极捐椽,修建砖木结构教室6间。是年12月,学校被评为市级标准化学校。1999年11月,评为“会宁县校园建设先进单位”,2001年9月,评为“白银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至此,校园建设初具规模。学校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3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610平方米。学校先后被列入国家义务教育工程及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配发图书1614册,实验仪器及电教设备400多套件,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此阶段先后任教的教师有:白秀峰、苟统章、苟克锐、苟银章、苟政章、陈存礼、苟富梅、苟永定、苟凤章、庞彩云、张勇、何应刚、雷鑫锋、王义军(支教)、杨彬学、冯浩娟、苟世武、苟世观、杨秀丽、姚淑珍、蒋有龙、蔺旭全等。

历任校长:白银峰(1981年—2002年)、苟克瑞、李孝仁(代)、蒋有龙、蔺旭全。校长白秀峰1990年9月获得“白银市园丁奖”。

学校自创立之日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逐步形成了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为校训;尊师爱生、礼貌待人、外表整洁、活泼向上为校风;业务过硬、方法灵活、五育并举、不断求新为教风;诚实勇敢、奋发进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学风的办学宗旨,为当地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供稿人:蔺旭全 白秀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