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儿童的幸福感状况扫描

当代儿童的幸福感状况扫描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数据中,反映出当前部分学生理应享有的学习生活幸福感严重缺失,对功利化的学习感到很不幸福,过早地失去了童年所应有的幸福感。这也正是当代学生所缺乏的健康生活方式,更是造成学生心灵缺乏“幸福感”的重要原因所在。这是学校教育中学生读书缺乏幸福感的第一杀手。据我们调查,有60%教师对教学缺乏幸福感。

二、当代儿童的幸福感状况扫描

1.当前学生幸福感的现状调查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虽生活在一个物质生活条件空前丰富的年代,但精神却很空虚,人的幸福感越来越淡,心理日趋脆弱,“幸福”已经成为人们经常谈及的热词,好像都不太幸福,连小小年纪的小学生也是如此,但究竟怎样不幸福,大家都说不准。基于此,我们学校对4~6年级,共990名学生开展关于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活动,从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幸福期盼、不幸福原因等几个板块进行抽样调查。

【学生主观幸福感统计分析

(1)选出学习和生活中的主观幸福感

img12

调研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照8项调研内容,主观感受非常幸福或比较幸福,幸福感强烈,分别占到54%和39.25%。但共有430人次主观感受自己不大幸福,有32人次以自己非常不幸福来表露心情。尤其有85名同学认为“自我支配”不大幸福和非常不幸福;133名同学认为“特长学习”不大幸福和非常不幸福,对家长安排的特长学习厌学情绪日渐严重,占了两个项目较大比例。从数据中,反映出当前部分学生理应享有的学习生活幸福感严重缺失,对功利化的学习感到很不幸福,过早地失去了童年所应有的幸福感。

(2)选出认为最幸福的项目

img13

(续表)

img14

从以上统计数据看,许多同学的幸福感价值观还是较高层次的,有761名同学希望有个和谐家庭,占76.9%;有606名同学希望有个知心朋友,占61.2%;有703名同学希望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占71%;有405名同学希望自己考试得高分,占40.9%;有545名同学希望受到理解和尊重,占55.1%。但也有一百多位学生对幸福感价值观迷失了方向,占了受调研学生一定的比率。

(3)你常感到不幸福的事有哪些?

img15

从以上数据对比情况来看,学生常感到不幸福大多来自于成绩不好、学习压力大和人际关系不好。

(4)在对880名学生进行是否愿意把幸福与人分享的调研中,有861名学生选择“是”,占调查群体的97.8%,选“不是”有19人,占调查群体的2.2%。可见,大部分同学愿意将幸福传递给他人。

【调查结果分析】

(1)“学习成绩下降”居不幸福榜首

调查显示,学业肯定会成为影响学生幸福指数的因素,这次调查更突出了学习成绩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在让学生说出“幸福”与“不幸福”的事实时,毫无例外,学习成绩成为一项最硬的指标,快乐与否,幸福与否,都系在这里,它成为学生幸福与否的“开关”。小学生幸福感缺失的症结在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和家长、老师施予的心理压力

(2)和“同学闹矛盾”是造成不幸福的第二要素

从调查数据看,有48.7%的学生因与同学关系不和感到不幸福。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产生强烈的向心力,使邻舍间、同学间、同事间形成互相关心、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和心灵感应,从而感受到深厚友情的幸福。由于学生正处于思想、性格的成长期,思想的不成熟、性格的不稳定、情绪的波动大,都容易造成过激行为,从而伤害同学或同伴的自尊,产生不良的后果。如何学会倾听,学会倾听不同意见;学会包容,包容别人的不足,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宝。这也正是当代学生所缺乏的健康生活方式,更是造成学生心灵缺乏“幸福感”的重要原因所在。

(3)“特长学习”是造成学生不幸福的第三要素

从调查表显示,有12.73%的同学和1.74%的同学反映,在特长学习上感到“不太幸福”和“非常不幸福”。分析其原因,这种学习主要来自父母的特长学习硬性要求,而不是属于自己的爱好选择。另外,在学生特长学习满足上,学校因师资、场地和设备因素也未能满足学生的个性要求。这些,无疑都是造成学生学习特长盲目选择、被动跟风的现象,缺少主观的能动性。长久下来,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牵制了持续发展的心理情绪,导致幸福感的心理缺衡。

2.学校幸福教育的现状缺衡原因分析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的幸福感数据及分析显示,造成学生不幸福的因素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因素,但学校教育中的缺衡,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是重智育,轻德育。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尚存有以知识为本、以分数为重的片面教育观。这种教育观,权衡一个学生的才能不是用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教育观,而是以考试的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为了追求高分升学率,学校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书山题海战术考试为手段,换取学生学科考试的高分,忽视了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的人格、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牺牲了学生享受生活、分享创造、探索未来的幸福时光。这是学校教育中学生读书缺乏幸福感的第一杀手。

二是重共性发展,轻个性发展。目前,基础教育的课程尚存着共性学习课程抓得扎扎实实,而面向学生的个性才能的创新课程学习却得不到重视的情况,有的学校甚至不能按照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重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另外,在教学实施与评价中,过分强调标准化,忽略了学生个性的观点价值,尤其是批判精神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致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能力难以发挥,反之滋长了学生“从众”的心态,以共性为荣。可以说,在学生个性成长中,学校还很难找到一套适合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有效发展模式。

三是重刚性教育,轻人文教育。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普遍存在重应考、应竞、应查等项目教育工作,而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设置,教师人格心态的建设,乃至对学生心理健康等人格健全的软环境建设重视不足。在不同程度上,学校教师队伍中,尚存有教师心理、情绪、人格不健全的现象。据我们调查,有60%教师对教学缺乏幸福感。分析其原由,学校过分强调教学质量的统一指标,而对教师的个性教学创造重视不够,教师很难从创新中体会自我价值,把精力耗于统考和统查的刚性考核指标,而对影响学生终身健康成长的人文要素: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化解家校矛盾、如何沟通与倾听、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做人的基本要素却得不到应有的指导和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