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要积极聆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要积极聆听学生的心声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顿认为如果教师使用某种方式使学生觉得教师理解他并愿意接受他,则不仅会使交流畅通,而且会激发儿童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高顿认为积极聆听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技巧。当教师使用积极聆听学生表达的情感时,我们看到,学生殷切的态度回应教师。3.教师积极聆听学生的心声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明了积极聆听的着力点是学生流露出的情感,而非对学生本人、或是所言之人做人身评价。

第四节 教师要积极聆听学生的心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因此,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师生间流畅、有效的沟通是理想教育的应有之意。

专家指出,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接受他人是培育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接受令儿童深思,敞露自己的情感;不接受则使儿童焦虑不安,导致反抗致使交流滞塞、终止。但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如果你接受一个孩子,他会保持老样子,所以要他将来变好的最好办法就是告诉他你对他的行为不能接受。师生间之所以会出现交流不畅正是因为教师通常的反应方式——训斥、命令、探询——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不对的、不应该的、不可接受的。高顿认为如果教师使用某种方式使学生觉得教师理解他并愿意接受他,则不仅会使交流畅通,而且会激发儿童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高顿认为积极聆听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技巧。“聆听在师生沟通中有着奇妙的功效。不加评判,表示理解的听在孩子心目中可能是你送给他的最好礼物。”积极聆听又称主动聆听,指教师不仅要仔细聆听学生的感受,还要对学生的情感做出反应。反应不是评判,而是教师用自己的话对学生表达的意思进行复述的过程,又称译意的过程。常用的句式包括:“你觉得……”、“你认为……”。译意如果正确,师生沟通得以继续;如果不正确,学生会主动更正教师的理解。下面我们通过举例来说明积极聆听与教师通常反应方式的区别:

(情境:学校放学了,过了一会儿,小明来到班主任的办公室)

教师通常的反应方式是这样的:

小明:老师,黑板报办不好了,我不想干了。

老师: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是编辑呀!(责怪)

小明:我从下午一直忙到现在,他们倒好,全都跑了。

老师:他们不好,我会批评他们的,老师知道你是一个尽责的人,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安抚)

小明:(迟疑)但是……

老师:就这样吧!明天你们务必把黑板报出好。(命令)

小明:那好吧。(心里一边抱怨做编辑好烦,一边担心明天那几个挨了批评会不会怪他)

教师积极聆听学生的心声:

小明:老师,黑板报办不好了,我不想做了。

老师:不能及时出好,你觉得很着急。(积极聆听)

小明:对!我从下午一直忙到现在,他们倒好,全跑了。

老师:你做了很多事,你觉得很委屈。(积极聆听)

小明:不是的。我只是觉得大家分工做才会有效率。

老师:你觉得应该把各自的任务明确下来。(积极聆听)

小明:是的。王纬负责划线,刘航负责写粉笔字,我来负责设计版面。

老师:(点头)

小明:可是,大家总是希望别人先动手——要是有一张责任分工表就好了——每个人都知道哪些是自己的任务,反正迟早都得干,大家就会抢着干了。

老师:(赞许)唔!

小明:(兴奋地)我今晚就把表画出来,明天拿给您看好吗?

老师:好的。

通过上述两种反映的对比,我们可以从中看出:

1.教师积极聆听学生的心声能使沟通保持顺畅。在通常的做法中,教师没有正视学生的感受,而是径自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不合时宜的肯定、命令使学生欲言又止,不甘畅谈,致使滞塞甚至终止,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当教师使用积极聆听学生表达的情感时,我们看到,学生殷切的态度回应教师。如果教师误解了,学生也有机会更正教师的想法。如此一来沟通始终保持顺畅。

2.教师积极聆听学生的心声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爱与关怀。在通常的做法中,教师的责怪、命令甚至安抚都使学生觉得自己的感受是不对的,不应该的,是应该改变的。换言之,教师并不接受他。在此一过程中,学生感到沮丧,有强烈的受挫感。积极聆听帮助儿童以直接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一旦学生表达了,且被教师接受了。儿童从中学习到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于是便不会为自己有这样的感受而苦恼。在此一过程中学生感到教师的爱与关怀。

3.教师积极聆听学生的心声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有着重要作用。孩子们和成人一样,在出现问题时,总要为自己辩护,有时会用责怪师长、朋友,抱怨环境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受。但是教师使用积极聆听正视这些感受时,孩子们就会觉得有人了解自己——这使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会积极调动自己的潜能主动解决问题。此一过程中,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能力得到了增强。

总之,积极聆听作为人际交往中一种有效的沟通技巧促使师生关系进入良性循环:教师接受、信任孩子,并相信他们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使得儿童在教师的宽容与理解中慢慢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体——这又反过来增加了教师对孩子的信任。师生关系于是变得和谐融洽。但在使用积极聆听时还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把握时机。教师只有在学生向你倾诉情感的时候积极聆听才会有效。如果学生所问的是知识性的问题,则积极聆听属于无效。

2.对事不对人。西方有句谚语:“小人说人,君子说事。”教师应明了积极聆听的着力点是学生流露出的情感,而非对学生本人、或是所言之人做人身评价。如小毛向教师抱怨说:“民民很坏,我不想和他一起坐了。”教师便不应说:“民民真的很坏”,“民民真是个坏孩子”;而最好说:“你觉得你和民民合不来”,或者“你不喜欢民民那样待你”。

3.要有足够的耐心。积极聆听纵虽然在人际交往中很有效,但也并非一蹴而就的,积极聆听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因此当教师觉得很忙无法对学生进行积极聆听时,要向学生坦诚说明,但要向学生表示愿意另约时间倾听;同时使用积极聆听时教师要向学生反复表明:老师相信他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愿意与他化时间一起解决问题。

4.教师要尊重学生隐私。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学生向教师倾吐的心声,教师一定要为之保密。如果学生知道老师把他们隐私作为同事间的谈资,这势必会损及师生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