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生之间应相互接纳与尊重

师生之间应相互接纳与尊重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师对学生尊重和信任的程度,在于他对人性的界定。一个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与这个学生的不良行为是两个不同的区域,教师尊重与接纳的是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学生所做的一些行为可以不接纳,不赞同。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并不等于教师不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尊重和接纳学生是指教师即使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但仍然给予学生一个自由表达自己的空间;即使学生还没有进步,但仍然给予学生鼓励进步的力量。

第三节 师生之间应相互接纳与尊重

一、接纳、尊重学生与教师人性

接纳和尊重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品质:教师相信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相信他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帮助学生相信他的老师即使对他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不认同,而且它们必须要被改变,但是,他在老师的眼中仍然是一个有潜力和价值的人。“自己即使有缺点和不足,但是老师仍然喜欢我,仍然接纳我”,老师不要求学生先变得完美,先改正错误,然后才接受他,而是始终无条件地相信学生自己有朝好的方面去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这是接纳较完整的品质。事实上,许多学生在他们成长以后,常常会说是老师起初对他们无条件的接纳,才让他们对自己产生信心,产生改变自己的力量和动力。他们是在这种正面心态下才有真正的进步的。老师对学生尊重和信任的程度,在于他对人性的界定。

二、尊重与接纳学生的内涵

1.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并不等于赞同学生的不良行为

一个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与这个学生的不良行为是两个不同的区域,教师尊重与接纳的是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学生所做的一些行为可以不接纳,不赞同。

2.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并不等于教师不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

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并不等于教师不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尊重和接纳学生是指教师即使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但仍然给予学生一个自由表达自己的空间;即使学生还没有进步,但仍然给予学生鼓励进步的力量。

3.尊重和接纳学生也意味着让学生在表达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时,不轻易下判断,不对学生随便地做出“好”或“坏”的判断,只是先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去无我地聆听,给予学生充分的宽容去表达和自我觉察。

4.教师对学生不轻易下判断,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去表达自我的同时,在内心深处始终对学生未来的良性成长持积极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