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失范行为与教育控制

失范行为与教育控制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提高现实失范行为成本,即分别提高这三项成本。所谓“行为性成本”,即失范者在实施失范行为时所付出的行为代价。通常行为性成本越低,该类失范行为的发生率就越高。预期失范行为成本是指失范行为成为一种不合算的社会行为的程度,通过增加预期失范行为成本,使失范行为的发生率降低。班级规范是对学生失范行为进行控制的最直接方式。教育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青少年各种失范行为的形成受制于多种原因。

第四节 失范行为与教育控制

一、社会控制与教育控制

(一)社会控制的概念

凡利用任何社会或文化的工具,对于个人或集体行为进行约束,使其依附于社会传统的行为模式,以促进社会或群体的调适和发展的,都可以称为社会控制。其最基本的形式是建立在个人对社会规范和角色期待的认同之上,大部分社会控制可以通过社会化,把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内化而变成人们自觉行为的结果。

(二)教育控制的概念

广义上说,教育本身就是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制度和形式,即通过教育的社会化和选择功能进而实现社会控制;狭义上说,依据教育规范实现的对学校成员行为的制约,使之符合教育规范所认定的行为模式。因此,教育控制主要表现为形式化的和不完全形式化的两类。

教育控制的方式主要表现积极与消极两类。教育控制进行的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以把教育法规、纪律、学习规范、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班级风气视为“积极的教育控制”,而各种惩罚、教育法庭、青少年管教机构等可以看成“消极的教育控制”。

二、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

(一)对实际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

对实际失范行为的惩处和改造,主要可以采用“提高失范行为的成本”,即提高失范行为的难度,以使失范者“知难而退”。失范行为成本(X1)的计量,可以借鉴社会学关于犯罪行为成本的计量公式,失范行为成本主要由:行为性成本(B)、物质性成本(M)、心理惩处成本(I)三项因子构成。其公式为:X1=(B+M)I。所以,提高现实失范行为成本,即分别提高这三项成本。

所谓“行为性成本”,即失范者在实施失范行为时所付出的行为代价。以偷盗行为为例,如果偷盗极为方便,则偷盗行为性成本就低,反之就高。通常行为性成本越低,该类失范行为的发生率就越高。所谓“物质性成本”,即可以把失范者的失范行为看成一种特殊的市场交易行为,失范行为的出现是因为其收益要高于“规范行为”,因此提高失范行为的物质性成本也就减少了失范行为。所谓“心理惩处成本”,是指失范行为总是要受到学校主导价值观念的拒斥,所以提高心理惩处(如“恐惧处罚”、“良心惩罚”等)的力度,就可以减少失范行为的发生。

(二)对预期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

预期失范行为成本是指失范行为成为一种不合算的社会行为的程度,通过增加预期失范行为成本,使失范行为的发生率降低。预期失范行为成本(X2)的计量公式,也可以借鉴社会学中预期犯罪成本的计量公式,它由法律惩处(L)、社会惩处(S)和定罪概率(P)三项因子构成。其公式为X2=(L+S)P。

对学生失范行为进行教育控制,需要采取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我们选择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通过班级规范进行控制。班级规范是对学生失范行为进行控制的最直接方式。但是班级规范的确立与具体内容的拟订,必须讲究策略、方法和技术。

2.重建学校德育工作。社会变迁的加剧和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一方面突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增加了学校教育的“教育困惑”。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决不能自动退出,而必须主动面向社会,积极主动地去干预社会,与社会一道共同创设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3.树立新的德育观念。社会转型引致各种社会现象发生巨变。在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领域,传统的观念正在崩溃,长期形成的心理定势分化瓦解,而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树立,人们出现了思想的困惑、观念的冲突和心理的失衡。这种对社会转型的不适应症,尤其反映在青少年身上。他们往往产生精神和心理上的危机,而这种危机很容易导致精神的畸形和心理的病态,并形成各种失范行为。

4.改革和更新德育内容与方法。德育方法的改革表现为:要增加德育课的可操作性,处理好灌输与选择的关系。日本学者君话和田提出的“防止越轨行为的事前教育”课程具有借鉴意义。他认为,过去学校对于越轨问题的教育实际上只是“生活指导”,仅仅属于被动的补救指导教育;为争取教育的主动,并使学生对越轨行为的教育和预防一贯地经常地进行,应进行事前教育,限定课题,把有关防止越轨事件的指导列为学校课程的正式教育单元,这样不仅有利于克服补救指导那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而且有利于端正学生的看法和想法。

5.实施补差教育。实施补差教育,努力减少和避免差生的厌学、辍学和逃学。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做好差生向好生的转化工作,减少和消除差生向越轨犯罪道路上的发展。对差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使他们成人化,训练他们像成人那样自己思考做决定,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6.建立立体德育网络。教育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青少年各种失范行为的形成受制于多种原因。因此德育工作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学校德育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其中,建立一个学校、家庭、社区的立体德育网络,是一个重要举措。2000年上海市“学习型社区”建设,便是一个具有借鉴意义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