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社会失范

如何理解社会失范

时间:2022-03-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失范”,亦称“脱序”,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首次将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字面意思是“缺少规范”。在他看来,现代社会中的失范是由于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改变尚未完成而造成的。涂尔干还把失范与现代社会的病态相联系。社会越是失范,自杀率就越高。他认为,社会失范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的不平衡。这时社会成员的行为是遵从行为。“创新”是美国社会中人们对因结构而引起的失范性紧张作出的最普遍的反应。
如何理解社会失范_社会学概论

“失范”(anomie),亦称“脱序”,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首次将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字面意思是“缺少规范”。在他看来,现代社会中的失范是由于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改变尚未完成而造成的。社会分工的发展快于这种分工所要求的道德基础,这样,社会的某些方面便受到不适当的控制,从而导致失范。涂尔干还把失范与现代社会的病态相联系。例如,他在《自杀论》一书中认为人们陷入矛盾状态之中时很容易引起自杀。社会越是失范,自杀率就越高。他认为,无论是经济萧条时期还是经济繁荣时期,自杀事件都会有所增加,因为上述两个时期均置人们于一种新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原有的准则和规范失去了作用,生活变得漫无目的,自杀便容易发生。他认为,自己当时所处的时代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时期,旧有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已经崩溃,工业社会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这样,社会就出现了失范状态。失范是病态的。

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进一步发展了失范理论,他把失范看成是“规范的缺席”,即人们对现存的社会规范缺乏广泛的认同,从而使社会规范丧失了控制人们行为的权威和效力。他认为,社会失范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的不平衡。简而言之,当人们能够用社会所肯定的手段以达到社会所认可的目标时,它们是平衡的。比如,美国社会文化规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成功,而成功的标准显然主要是金钱。美国社会不仅规定了这样的目标,也为人们达到这种目标提供手段,例如上学、工作、机会等。这时社会成员的行为是遵从行为。反之,由于社会化教育缺乏,人们不知道社会所肯定的目标是什么,或者有些人群对这种目标不感兴趣,或者人们不重视达到这种目的所应该遵循的手段,这时社会规范的目标与社会所认可的手段发生不平衡,人们就容易发生越轨行为,默顿认为,越轨行为的反应形式主要有:创新、形式主义、隐退主义和反叛四种。

默顿认为个人适应社会有五种方式[1]

(1)遵从型。即接受社会倡导的目标,也采用制度化手段,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如果没有这种方式,任何社会都不能生存。默顿曾将服从分为“关于行动的服从”和“关于态度的服从”。当个人不管主观意向如何,总是按照社会规范去行动,这就是“关于行动的服从”。当个人承认制度性的价值与规范的合法性时,这就是“关于态度的服从”。

(2)“创新”型。即接受社会倡导的目标,而拒绝采用制度化手段。“创新”是美国社会中人们对因结构而引起的失范性紧张作出的最普遍的反应。美国的穷人受到社会化的教育,而去追求同中上层社会完全一样的东西,但穷人实际上很少能得到合法的机会去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在失范性压力下,被迫采用非法手段去减轻失范性紧张。例如,那些为了买一辆新赛车和购置华丽服装而贩卖毒品的下层青年,那些盗用公款的会计,那些为过上奢侈生活而从事应召女郎职业的女大学生,都是“创新”的例子。“创新”往往成为犯罪行为。

(3)形式主义(仪式型)。即采用制度化的手段,但拒绝社会倡导的目标。在人们接受了正统手段但由于所受的社会化教育或由于缺少社会接触的机会从而没有接受正统目标的场合时,“形式主义”就会发生。例如,唯命是从的官僚。

(4)隐退主义(逃避型)。即对社会倡导的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一概加以拒绝。“隐退主义”是社会中真正的“异化者”,包括“精神病患者、长期孤独症者、无赖、流浪汉、游民、流氓、乞丐、老酒鬼和毒品嗜好者的某些活动”。

(5)反叛(抗争型),即接受某些目标与手段,但又拒绝某些目标与手段。例如,试图建立一个全新社会的革命者,或者由于未达到目标而对社会怨恨与不满者。“反叛”这种适应性变化涉及对目标和手段的一种既爱又恨的反应。比如美国各地反政府的无政府主义群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