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公共组织伦理的失范与匡正

公共组织伦理的失范与匡正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9.3 公共组织伦理的失范与匡正公共组织伦理作为社会伦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今天社会转型和伦理转型的社会环境背景下,也呈现出一种失范状态。监督不得力也是使公共组织伦理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组织制度和组织结构通过规范组织成员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来左右组织群体的行为表现,对公共组织成员的道德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9.3 公共组织伦理的失范与匡正

公共组织伦理作为社会伦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今天社会转型和伦理转型的社会环境背景下,也呈现出一种失范状态。

9.3.1公共组织伦理失范的原因

造成公共组织伦理失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一是“伦理道德缺位”。中国社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原来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伦理道德防线被冲破,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使得伦理道德对社会成员及公共组织成员的约束处于一种“缺席”和“乏力”状态,致使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以及封建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社会成员和公共组织成员,导致公共组织成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无私奉献、忠于职守、遵纪守法等道德信念的约束力逐渐弱化,再加上公共组织成员的工资福利待遇难以使其过上“体面”的生活,因而部分公共组织人员失去了忠于职守、勤奋工作的动力,由此淡化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出有损于公众利益的不端行为。

二是制度缺漏。社会转型必然引发社会管理制度的转型。原来适应于旧的计划体制下的社会管理治理制度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下,难以发挥其约束的功效,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治理制度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从而出现“制度缺漏”,导致一部分社会成员和公共组织成员钻制度的空子,谋取个人私利。对违反组织伦理规范的行为没有相应的惩罚制裁,使一些人铤而走险,不但违反伦理道德,而且还触犯法律法规,败坏社会风气。

三是特权思想复燃。在伦理道德缺席和法律法规制度欠缺的情形下,一部分社会成员和公共组织成员的思想在退化,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淡化,再加上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使得一部分掌握“公权”的组织成员特权思想泛滥,产生了蛮横霸道作风,自命不凡,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欺压和愚弄公众,侵犯公共利益,损害了公共组织的形象。

四是监督缺失。不受监督和约束的权力容易导致腐败。在我国,虽然有对权力的多种监督形式,但大多只是流于形式而不能真正得力和到位,特别是手无权力的社会公众相对于拥有特权的公共组织成员来说,完全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没有任何优势来保障其实施监督权。新闻和社会成员的监督到目前为止缺乏一部真正的监督法。监督不得力也是使公共组织伦理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

9.3.2公共组织伦理失范的表现

由于现代公共组织基本上是采取科层组织的运作模式来开展工作,这使得公共组织带有科层组织的显著特性,包括职责权力的科层化、公私分明、专业化、法制化和职业化等。在韦伯看来,科层组织在技术上达到了最高的完善程序,是实施统治和管理的最高管理形式,也是最普遍有效的组织形态。现代公共组织所具有的科层结构虽然不可能完全对应或充分体现韦伯的理念构想,但公共组织在组织设计中以遵循科层组织设计的原理作为其设计的基本原则,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上下级之间的主从关系所构成的金字塔形的“层级节制体系”,包括遵守专业分工、分层负责、正式程序、管理权威等原则,这些可以从分工的专门化、工作程序的标准化、工作指标的正式化、决策权威的集中化等加以观察[25]。这种组织设计,使得大规模的科层组织对组织中的个人的道德影响是消极的,科层组织不仅不能很好地鼓励其组织成员按其道德规范行事,反而常常会设置障碍。这是公共组织伦理道德出现失范的内在缘由。

归结起来,公共组织的伦理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组织制度和组织结构阻碍组织成员个人的伦理判断。

组织制度是公共组织成员个人在其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工作环境。而组织结构则是影响组织运作的关键部分。组织制度和组织结构通过规范组织成员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来左右组织群体的行为表现,对公共组织成员的道德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公共组织的科层化特征之一就是专业分工原则,它是出于提高组织效率和减少组织腐败产生的可能性设计的分工,使每个组织成员都能最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但专业分工有助长分散个人责任的倾向,使得每个组织成员专注于整个组织活动的每一小部分,而难以对这些行动从整体上作道德判断。

科层化的结构特色是决策权威集中化,它强调统一指挥、单一权威的原则。权威集中化是上级对下级不信任的一种反映,容易造成组织上下级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引起法律法规的繁生。法律法规的运用原本是为了确保组织成员的可预测性及准确性,但与严密的监督方式相结合,反而限制了下属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这就导致两种不道德行为的产生:要么是主动放弃自由裁量权,消极抵制上级而直接影响组织任务实现的质量;要么滥用组织裁量权以求自保。

科层制要求有明确的组织章程和程序。这就决定了公共组织的一切权力都必须来自明确的法律授权,没有法律授权的权力行使被认为均属违法。严格无条件地执行法律规章成为组织成员恪守的职责。这就要求组织成员只能以消极的方式履行义务,只能简单地运用法律标准、规则、程序执行上级或其他更高权威的旨意,不能以“组织”个体的身份实施任何与形式上合法的要求不符的行为。组织成员之所以如此被动地服从上级的旨意,实际上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上级的命令永远是合法的,并且总能正确表达社会的公共利益,组织总体的任何价值判断和主管因素都是多余的。然而,法律法规一旦制定就是既定不能改变的,而现实却始终变化,这就存在法律法规无法跟上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的问题,即使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存在,也不可能对公共组织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做出事无巨细的详尽全面的规范,这就造成了在缺乏规章的情况下组织成员无所适从的难题,从而陷入伦理困境之中。同时,在自由裁量权问题上,用法律法规规章把组织人员的裁量处置权全部一一规定下来,使其没有任何自由的余地,这既不可能也无法办到,而给予组织成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又难以避免不道德行为的产生。

等级制是科层组织又一典型特征。它体现为公共组织的职责权力设置是一种层级结构,即上下级之间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下级对上级具有绝对服从的义务,个人应该无条件地效忠组织。这种关系是不可逆转和单向的。这种单向负责的关系如前所述,是建立在上级永远是正确和权威的预设基础之上。它使上下级各方无法真正完全以平等主体的身份来对组织活动本身的伦理性质进行讨论。实际上是下级时常仅被允许或鼓励去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任务而不去关注其行为本身是否合乎伦理等方面的事情。由此造成上级有可能已经丧失伦理判断的视角而下级还在继续被动执行上级的旨意,这就使组织的伦理问题判断处于一种真空状态。

因此,公共组织带有科层性质的组织制度和组织结构不仅有阻碍组织本身的伦理价值判断的倾向,还有阻碍组织成员个人的伦理价值判断的倾向,从而使公共组织伦理几乎处于一种真空的失范状态之中。

我们可以通过发生在甘肃酒泉市的案例来更清楚地看到这种危害。据《新京报》2006年2月13日报道,甘肃酒泉市一名女孩遇车祸后,右脚伤势严重。限于当地医疗手段,医生建议迅速将女孩送往兰州救治,但当女孩和当地医生欲登机时,却被机场工作人员以“有规定”为由予以拒绝。无奈之下,女孩只好乘车赶往兰州。到达目的地时距离车祸发生已经18个小时,丧失治疗时机,最终女孩的右脚未能保住。事件报道之后,引起许多关心断足女孩命运的公众对机场的工作人员的做法感到不解和愤慨,尽管事后海航表态,“海航事先并未获知具体病况,只是航班起飞前机场医务人员上飞机向我公司该航班机长简要说明情况,但由于飞行机型不符合承运担架旅客的条件,故无法及时做出承运安排”,但大多数社会公众仍然觉得,机场的做法让人难以接受[26]

在我们看来,发生这一悲剧事件与当前的一种社会大背景有关,即科层特点的组织制度和结构阻碍了组织成员个人的伦理价值判断和选择,从而做出违背公共伦理的行为。在市场经济下,一方面,残酷的社会和市场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严格坚守本组织的制度和章程,严格按照组织的要求和规定行事;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又出现那种因坚守组织制度而放弃以同情、关爱、利他等为核心的社会公共伦理的事件。组织制度和结构要求组织成员为他们的组织、职业、饭碗着想,为他们最现实的眼前利益着想,从而做出最利于自己的判断;而公共伦理则劝说人们应该具备基本的人道、同情和关爱他人的品格。显然,前者更具有现实性和吸引力。这样,就造成遵守组织制度与遵守公共伦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而导致违背公共伦理行为的发生。

其次,组织权威造成公共组织与社会公众的对立。

公共组织的科层体制使其从上而下建构了一套下级服从上级的权威,并使这种权威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即合法化。它们通过在组织各等级中通行的规则、章程和制裁措施,得以行使自己的主要权威,即让个人执行特定的任务。

组织权威的体现是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服从和忠诚。它要求组织成员能够辨明自己对上级应该履行什么样的责任以及绝对服从上级的旨意。组织权威虽然给组织成员带来一种归属感、安全感和依赖感,也使个人慢慢与组织同化,成为组织的一部分,将成员个人的伦理自主性吸纳为对组织集体目标的忠诚,将组织利益与成员个人利益捆绑在一起。但组织权威会给组织成员带来两种冲突选择:一是自己对上级的例行义务与组织权威之间的冲突;二是自己对上级的例行义务与自己作为公民的受托人之间的冲突[27]。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如何表现对组织的忠诚就成了公共组织成员面临的一个伦理困境。更多的压力来自组织内部,如果有人试图实施伦理自主性,将公众的利益置于组织利益之上的就会被视为对组织的威胁,并会遭受严厉的处罚。杰拉尔德·E.蔡登指出:“内部的社会化和同侪的压力保证了公共组织官员的不端行为,或至少使他们对不端行为表示默认,那些揭露内部丑行的人被认为是叛徒,必须当众受辱。”[28]这样,那些揭发组织内部丑行的人从组织那里获得的归属感便遭破坏,而个人这种归属感的需求若得不到满足,则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它,要么违背自己意愿牺牲公众利益而被迫向组织和上级妥协,要么干脆另投其他的组织。但这种成本和代价对于组织成员个人来说是巨大的。莱西指出,人们很快就会学会了在组织中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安分守己,完成分内的工作,以及慢慢地沿着等级制度往上爬。这就为公共组织成员的不道德行为提供可能,直接造成公共组织与社会公众的对立,组织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对立。

再次,组织价值与组织价值观掩盖和压倒个人价值和个人价值观。

价值,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其所具有的一般规定、性质和性能,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客体所具有的促进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性质和能力。组织价值作为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所具有的一般规定、性质和性能,是组织作为具体事物属性的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组织价值是通过组织系统内部诸多资源的组合、共生作用所表现出来的被市场和社会所认可的综合能力,包括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组织价值对于组织自身及其组织成员来说,具有正面的作用,也具有负面的影响,其本身是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的统一体。就其正面作用来看,组织价值具有形塑组织成员价值、思想和行为的作用,它通过组织成员的意识、行为、观念等体现出来,对于组织成员来说,组织价值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要求组织成员必须按照组织价值来行事,从而展现组织的风貌,扩大组织的影响力,树立和强化组织的权威;然而,组织价值和组织权威一旦在组织及其组织成员中建立起来,就有可能强迫组织成员努力实现,从而有可能取代组织成员的个人价值,使组织成员的个人价值被掩盖和埋没,使组织价值高高处于个人价值之上;同样,组织价值观也将高于个人价值观。其结果必然导致组织中的个人再也不能在社会接受和允许的价值范围内发挥作用,只能被动地遵从组织的价值框架行事。

这将与组织成员追求主动、创造、负责、自主等人格的发展背道而驰,必然使成员的人格被压抑和限制。组织成员人格遭受长期压抑之后,就会出现人格和心理情感的扭曲和异化,从而导致组织成员消极顺从、阳奉阴违、自我疏离、心理逃避、盲目随众等病态人格和行为的产生。所以,司各特和哈特指出,组织本身并不鼓励价值问题的提出,因为这样会引发一些有关现代组织价值令人棘手问题的发生,一些有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规范同时也是禁止道德考虑的根源。

总之,组织制度、组织结构、组织权威和组织价值作为组织的组成部分,对组织及其成员既有正面的作用,也产生负面的影响。其内在的矛盾对立不仅是组织伦理失范的根源,也是其表现。因此,要对组织伦理进行匡正,就必须从这几方面进行思考。

9.3.3公共组织伦理失范的匡正

依据上面的分析,我们清楚,要对公共组织伦理的失范状态进行匡正,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针对组织制度及组织结构的内在逻辑特性所引发的组织伦理失范问题,就应该从加强公共组织的人性化内涵和削弱公共组织的制度或结构性要素出发,重新对公共组织体系、制度、结构、伦理和规范进行设计,重视公共组织的改革,建立新的公共组织服务体系,增强公共组织的独立性,加强对政府公共组织成员的监督,设立一个对公共组织是否遵守伦理道德规范的伦理道德评价和监督机构,使有违反公共组织伦理道德要求倾向的公共组织能够得到这些评价监督机构的及时提醒和反馈,以此保持公共组织行为的伦理性。

其次,要支持和鼓励公共组织成员的伦理道德行为。对组织成员主张组织伦理道德的行为要给予支持和鼓励,不仅要从制度上给予安排,还应该从实际行动上给予支持;对公共组织不支持和打击组织成员主张伦理道德的行为的举动给予提醒、批评、警告,甚至是相应的惩罚,营造和形成一个宣扬组织伦理、规范组织伦理和实践组织伦理的社会氛围和风气。

再次,反思传统观念,革新政府组织本位思想,推动公民本位思想和社会民主思想的发展,平衡组织权威与公众权威之间的关系,促成公共组织与社会公众的平等与协调。如前所述,组织权威如果过强,就会使组织权威凌驾在社会公众权威之上,从而侵害社会公众利益,造成公共组织与社会公众的对立与冲突。因此,要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就应该从革新公共组织观念,特别是政府组织的传统观念,坚决摒弃政府组织的本位思想,树立完全的公民本位观念;同时,既要肯定人性中道德人的一面,也要承认人性中经济人的一面,这就需要既要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加强伦理道德的示范榜样功效,又要尽快出台伦理道德法案,加强伦理道德的制度约束,形成内部与外部约束的合力,促成公共组织成员良好人格的尽快形成。在制度约束方面,尽量做到制度创新与形势发展同步,使人无空子可钻,不敢贸然触犯各种规范。

最后,加强组织伦理文化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组织伦理文化不仅是组织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由组织伦理物质文化、组织伦理行为文化、组织伦理制度文化和组织伦理精神文化等四个方面组成,具有规范、导向、凝聚、激励、调试和辐射的功能。加强组织伦理文化建设,能更有效地发挥组织伦理文化的功能,同时,也能更有效地提升组织伦理的价值。

本章小结

伦理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主要产生于人类为了维持其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而引发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准则。公共组织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不仅要受到诸如法律制度等硬控制手段的制约,同时还应该受到诸如伦理道德等软控制手段的约束。社会转型和伦理转型急需公共组织伦理发挥作用。这是因为公共组织伦理不仅对整个社会能够起到规范约束、评价引导、聚心维系和衡量选择的作用,还在于它同样会对社会伦理、经济伦理、个人伦理和国际伦理发生作用。然而,我国公共组织及其伦理建设的薄弱性和不完善性难以使公共组织成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中流砥柱。特别是公共组织伦理的失范状态不仅阻碍组织成员个人的伦理判断,造成公共组织与社会公众的对立,还掩盖和压倒个人价值和个人价值观。因此,加强公共组织伦理建设迫在眉睫。要真正实现公共组织维护公共利益的伦理价值目标,就应该从加强公共组织制度体制建设和伦理约束建设两方面考虑。

关键术语

公共组织  伦理  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  功能

建设  紧迫性  必要性  途径  方法  目标  内容

失范  匡正  对策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公共组织伦理的内涵?

2.公共组织伦理的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3.用实例来理解政府组织伦理的功能和作用。

4.用实例来理解非政府组织伦理的功能和作用。

5.结合实例说明加强公共组织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6.结合实例说明加强公共组织伦理建设的紧迫性。

7.你对公共组织伦理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有什么见解?

8.公共组织伦理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

9.公共组织伦理的失范表现在哪些方面?

10.匡正公共组织伦理失范的对策是什么?

案例分析

山西黑砖窑事件——市场经济下的公共组织伦理缺失

曾轰动一时的山西黑砖窑事件随着时间的流逝,似乎已不再成为人们谈论的主题。然而,它留给我们的印象和记忆却仍是“触目惊心”。黑砖窑老板丧失人性的贪婪本性和地方政府在事件披露前的无作为现象,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究竟是什么使这些缺失社会良心的黑砖窑老板能在朗朗乾坤下丧心病狂地剥削、毒打和压榨这些脆弱的农民工兄弟?在笔者看来,利益驱动和公共组织伦理的极度缺失是此类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事件概述:2006年初,32名外地农民工来到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镇曹生村一个黑砖场打工。这家砖场是由该村村支书的儿子开设的,农民工们每天面对的是打手们冰冷的铁棍以及狼犬的血盆大口。2007年5月底,洪洞县公安局展开“飞虹亮剑”大清查行动,终于破获这一大案;广胜寺派出所发现曹生村砖场存在没有手续、非法用工等问题,现场解救出被限制自由后强迫劳动的外地农民工31人;工头衡庭汉的儿子衡名阳和陕西打手刘东升被当场抓获;衡庭汉和其他4名打手在逃。6月6日上午,殴打致人死亡的砖场打手赵延兵被警方抓获并押回洪洞。

(资料来源:李廷祯.山西黑砖场工人过着“奴隶”生活[J].山西新闻网,2007-06-07.)

事件分析:

①公共组织伦理失范在山西黑砖窑事件上集中体现出来。

山西黑砖窑事件的发生折射出我国公共组织伦理的严重缺失,这种缺失体现在我国基层组织在劳动用工和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存在明显脱节,以及政府监管不到位等严重问题。长期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村地区的小作坊、小煤窑、小工厂等劳动用工问题基本处于失察和失控的状态,公安机关对农村流动人口的管理存在漏洞,工商部门对存在的无证砖窑没有及时发现并制止,主要是由于基层政府农村地区社会管理的缺位和一些干部、公职人员的失职以及个别人的腐败行为,使一些农村地区非法经营,使得拐骗民工、使用童工、使用智障人员等犯罪行为得以存在,更重要的是,该事件暴露出我国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没有真正代表和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法律尊严。

②黑砖窑事件是政府组织伦理缺失导致公共利益维护功能难以实现的一个结果。

山西黑砖窑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现代政府组织的伦理缺失。政府组织官员在金钱驱动下丧失基本的职业道德,政府官员和执法者成了利益链条的一个环节。事件主要是因为媒体报道,才引起中央政府的关注,地方政府才闻风而动,基层政权的有效运转需重新定位。山西黑砖窑体现了近年来基层镇政权的失位,乡镇本身是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一些乡镇政府或多或少地存在财政困难,某些基层政府或消极怠工或利用非法手段创收,造成某些地方农村社会的不稳定。

③从制度和德行两方面加强公共组织伦理建设,是杜绝此类事件发生的对症之方。

要杜绝像山西黑砖窑事件等此类事件的发生,就要从制度和德行两方面着手加强公共组织伦理建设。从制度方面来看,就是要加强政府组织制度建设,明确政府组织公共职责和职能,完善对政府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奖惩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就是要重视公共组织的德行效能,综合发挥政府组织伦理和非政府组织伦理的功能,重新塑造组织形象和培育健康的组织行为。

总之,山西黑砖窑事件告诫我们,加强公共组织伦理,特别是政府组织伦理建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资料来源:杜宏程.浅析现代行政制度的伦理缺失——由山西黑砖窑事件引发的思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2): 106-107.)

请思考:

1.山西黑砖窑事件的发生折射了什么?

2.如何从伦理角度思考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补充阅读书目

1.高力.公共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建华主编.公共伦理案例与分析[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3.李建华等.公共治理与公共伦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4.罗国杰主编.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6.孙正聿.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吴锦良.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10.朱立言,谢明主编.公共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注释】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57.

[2]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2.

[3]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1.

[4]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

[5]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1994:16-17.

[6]罗国杰主编.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

[7]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

[8]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9]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10][英]沃拉斯著.政治中的人性[M].李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6.

[11]安云凤.非政府组织及其伦理功能[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5):60-66.

[12]李建敏,殷楠.《中国非政府组织:为政府分忧做政府的好伙伴》[J].《瞭望》周刊,2005年7月6日。

[13]孙闻,崔清新.中国非政府组织正在走向前台[J].新华网,2008-12-03。

[14]吴玉良.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公共行政伦理价值[J].中州学刊,2008(2):133-136.

[15]王家峰.公共利益:公共伦理的价值基础[J].伦理学研究,2006(3):80-83.

[16]李萍.论公共伦理价值[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104-109.

[17]张玉华.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7):26-31.

[18]张玉华.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7):26-31.

[19]张治忠.建构公共行政伦理的路径分析[J].文史博览,2005(6):43-44.

[20]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38.

[21]詹世友,张逸云.公共道德转变与公共伦理的建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40-42.

[22]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38.

[23]罗国杰主编.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46.

[24]罗国杰主编.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46.

[25]陈静.公共组织的伦理困境[J].行政论坛,2006(5):41-43.

[26]秋窗.当社会公共伦理遭遇职业伦理[J].工人日报,2006-02-17.

[27]纪明奇.公共组织中的伦理困境及其价值回归[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5):19-21.

[28]杰拉尔德·E.蔡登.建立官僚腐败一般理论[A].王沪宁.腐败与反腐败——当代国内腐败问题研究[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