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字激趣,探究化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情景

四字激趣,探究化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情景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质教育特别要求和强调“激发兴趣”、“强化动机”、“教会学习”、“发展智能”。实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最优化境界。多年来,笔者从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着眼,以“奇、疑、争、用”入手,结合化学学科特征努力创设学生学习化学的最佳心理状态,寻找并建立情知融合点,探索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的途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四字激趣,探究化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情景

素质教育特别要求和强调“激发兴趣”、“强化动机”、“教会学习”、“发展智能”。实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最优化境界。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取向。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中,学习兴趣是一种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可以说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学生在有烦恼与反感,紧张与压力下进行不愉快的学习,其思维是抑制的;相反的在愉快心情下进行主动的学习,就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学习效率能大大提高。因此,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和未来成就有着重大的影响。

多年来,笔者从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着眼,以“奇、疑、争、用”入手,结合化学学科特征努力创设学生学习化学的最佳心理状态,寻找并建立情知融合点,探索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的途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引之以“奇”趣

“奇”,指不照本宣科,教师所授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与变化,使学生感到新奇、刺激、有趣、迷恋,从而激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以引入新课为例,我常常采用直观导入,设问引路、趣闻开头、温故知新等方法。上课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使其充满好奇,产生强烈的“投入欲”。例如盐类水解的教学,一开始我就展示一瓶氢氧化钠和一瓶碳酸钠溶液,故作轻松地说:“今天的内容很简单,只解决一个问题:怎样区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一名学生不假思索地说:“用紫色的石蕊试剂。”我追问他的理由,其他学生七嘴八舌回答:“氢氧化钠是碱而碳酸钠为盐,当然可以用紫色的石蕊指示剂来区别。”但在接下来的把紫色的石蕊试剂滴加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的实验中师生们会发现碳酸钠也呈碱性,于是就让学生产生这样的疑惑:碳酸钠溶液为什么也会呈碱性?这样一上课,学生的愤悱状态就形成,产生了求知和探索规律的强烈愿望,注意力迅速指向教师揭示的核心问题。于是学生伏案读书、仰首思索,同座、邻座之间窃窃私语。最后学生们终于找到了原因:碳酸钠发生水解,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氢氧根离子浓度而表现出碱性。接着学生会开始有进一步的疑惑:其他盐会不会有相似的性质呢?学生这种对知识的需求恰好是教师需要寻找的课堂动因。这时教师要“趁热打铁”、激发动因,鼓励学生多想、多问,进而诱导,使学生掌握盐类水解的实质,启发学生把问题归类,调控点拨,使之升华——盐电离出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度相对大小发生变化,所以一些盐溶液表现出酸碱性。盐类水解一般规律是“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

这种认知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盐类水解的实质和规律,而且从心理上获得了一种满足。这种获得知识的喜悦心理能使学生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导之以“疑”趣

“疑”,指教师要善于捕捉或设计学生的疑点,挖掘教材中可供质疑的内容而提出问题。设计认识冲突或讲述内容使学生产生疑惑、悬念,引起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初中的化学学习中,学生知道了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在高一化学教学中为了更新燃烧这一概念,笔者设计了一个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能使镁条燃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学生感到新奇,产生惊愕,由困惑不解进而引起认知冲突。这样便激起了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分析对比,学生终于能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通常讲的燃烧一般是要有氧气参加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燃烧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等,初中讲的燃烧定义狭窄。此时,及时给学生总结广义的燃烧定义,学生就能顺理成章的更新自己的知识。

三、激之以“争”趣

“争”,通俗说来,它是青少年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反映,也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推进的动力。

我们可以在课前将学生分组或自由组合,或精心设计一些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或在学习研究中发现的有争议问题做进一步深入研究,或进行小组学习竞赛活动,就会引起学生的“争”趣。在争论和组间竞争中,有时师生可以共同讨论,有时教师也可以故意设错立疑,让学生辨正误、讲理由。这样让学生自由大胆发言、争辩,在争辩交锋中拓展思路,完善观点;同时教师适时点拨、适度解疑,使争论中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撞击,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兴趣能进一步激发。

四、晓之以“用”趣

“用”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会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感到他所学的东西能够运用、解释某种现象或解决某一问题时,其兴奋与喜悦是无可比拟的,这会使他们兴趣盎然、不知疲倦,以致产生无穷动力。

例如许多家庭使用石油液化气,普遍存在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既易产生有毒的气体,又易熏黑灶具、浪费能源。在做石蜡的催化裂化的实验时,我指导学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一个特制的类似燃气灶的小装置,通过调节空气的量,让学生认识不正常燃烧产生的飘火、回火、脱火现象及其排除措施,并调至最佳燃烧状态。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合理安全使用石油液化气,有激发了学生研制高效、节能、安全的燃气灶具的创造动机。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学生通过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种有关化学问题,也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的精髓,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化学知识都是有用的,从而能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要着力发掘情感智能因素,提出与教材有关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奇”、“疑”、“争”、“用”等问题情景里激发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作一种“不协调”,造成心理悬念,使学生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通过“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就能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另外,“奇”、“疑”、“争”、“用”也是普雷马克教学原理的运用,它可以用高兴趣活动来强化低兴趣活动,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开每一扇求知的大门,造成一种兴趣、知识、能力同步良性循环的态势,从而由外驱动力化为内驱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在《中小学素质教育》2002年第5期上发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