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化学新课程探究

高中化学新课程探究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程下的新教材,对培育人才的综合度更大,层次和内涵更广,时代性和未来性更强。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在高一仅简单介绍了电化学原理以及基础的有机化学知识,到高二下学期,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有较大提高后再进行拓展延伸,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再比如,新教材知识体系打破了原有的教学体系,在同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在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这对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度”的把握无疑也是个考验。

高中化学新课程探究

左登峰

三年前,江西省开始试用高中新教材,自己有幸全面接触了解它,对比老教材,对新教材知识体系的特点有了一些认识。本文就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教材高一年级为必修1和必修2;高二年级为选修2《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有机化学基础》;高三年级为选修6《实验化学》,新教材按物质分类把化学知识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能力有了更全面的要求。要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还有一类是时代感很强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新课程下的新教材,对培育人才的综合度更大,层次和内涵更广,时代性和未来性更强。为此,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除了精心编排基础知识和习题之外,还设有一定量的“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等栏目,同时还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表格,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教材最显著的变化是不再追求化学本身的完备性和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把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基本理念。这对习惯于旧教材教学的我们无疑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教育理念的转换方面。新教材贯彻了现代教学的基本理论,编排形式和老教材相比也有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老教材的模块学习到新教材中按物质分类转换

老教材按照元素周期表系统地学习元素的性质,比如最开始的碱金属,学习典型的金属,即第一主族的性质,然后是典型的非金属——卤素,学习它们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从而引申出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再通过学习镁铝的性质以及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的性质来验证元素周期表,按照知识进行分类,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器皿,学生被课本牵着走。新教材的编排是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方式编排,首先介绍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基本的化学学习工具——物质的量,再介绍物质的分类,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中介绍了胶体及其性质,纯净物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方法分类学习金属的性质和非金属的性质,体现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教材在编写中让学生体会到逐渐认识事物的快乐过程。除此之外,新教材还根据学生的认知年龄层次,将知识点逐步深化,比如在必修1中,仅简单介绍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而难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则放到了高二的选修4中结合化学平衡来讲述,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在高一仅简单介绍了电化学原理以及基础的有机化学知识,到高二下学期,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有较大提高后再进行拓展延伸,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二、从注重书本知识的结论向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经验和能力转变

传统的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结论或“标准答案”,新教材和教学大纲则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旨在培养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正如德国教育家所说:过去以教材为世界,今天以世界为教材。这是当今教育理念的重大突破。我们在对新教材的使用中努力探讨把教学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展示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其联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其掌握规律,训练思维、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新教材中有着大量的插图,添加了“讨论”、“科学视野”等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了解与知识相关的拓展知识,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化学新课程以实验为基础,在大量的探究实验中得出要掌握的化学知识,从实验出发,众多的科学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到如何去研究物质,如何去发现物质,对于学生创新性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

总之,新教材中增加的内容很多,比如:物质的分类方法、化学反应的焓变,熵变、化学平衡常数、溶解平衡、新的化学实验仪器,方法等等,这些新的知识点,都必须让学生了然于胸;新教材中有些说法不同,比如在有机聚合物中,加聚反应的写法不变,但缩聚反应则与老教材中的写法不同;在新教材中,要求标出末端的基团,这就导致在新的写法中缩聚产物的结构式要改变,特别要注意的是产生的水对应减少1mol。这些都要求我们认真对待。

当然,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有收获也有困惑。课前,精心备课,查阅大量资料,预设情景;课堂上,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兴趣盎然;但课后却不得不面对传统的配套作业,大量的练习还是以老教材的习题为主。对于新教材中未列出的知识,我们一筹莫展,不知道是不是该讲。讲得过多,补充太多,势必又让我们回到老路上去。有时会感觉课堂教学脱离“现实”。如果缺乏定量的反馈手段,就会造成新教学理念难以贯彻。再比如,新教材知识体系打破了原有的教学体系,在同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在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这对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度”的把握无疑也是个考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遇到的困难很多,但课改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现在遇到的困难,必将成为我们教学的宝贵经验。现在做得不够好,这或许是因为我们自身新教学观念领会不足,没有完成新的教学角色的转变。新课程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遵循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认识论来进行,促进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课堂等一系列关系将发生调整和转变。取而代之的是平等,互助和合作。我们应该坚持学习,进一步改变教学观念,转换角色,丰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利用好学科资源和学科优势,灵活机动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体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