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拒绝分类与丈量

教育拒绝分类与丈量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三好”考核标准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以好公民、好学生、好子女作为评价的一级指标,下设二级考核标准。“新三好”显然比“旧三好”要“与时俱进”些,因此在教育界与社会上面对“新三好”出现了一片鼓掌和喝彩。通过尺子的丈量,所有的学生于是就分成两类——“三好”与“非三好”。

教育拒绝分类与丈量

《中国青年报》2005年3月22日报道:武汉市教育局近日宣布,从今年春季开始在部分学校试行新的中小学思想品德考核标准,以好公民、好学生、好子女的“新三好”考核标准取代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旧三好”考核标准。

“新三好”考核标准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以好公民、好学生、好子女作为评价的一级指标,下设二级考核标准。“好公民”下设爱国情感、社会责任、社会公德、社会实践四个二级指标;“好学生”下设学习习惯、团队精神、行为规范、身心健康四个二级指标;“好子女”下设孝亲敬长、自我服务两个二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各占10分,同时下面有若干评价要素,如“自我服务”中包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按时作息、放学按时回家;不乱花钱,不互相攀比”三项具体内容。“新三好”显然比“旧三好”要“与时俱进”些,因此在教育界与社会上面对“新三好”出现了一片鼓掌和喝彩。但作为一个冷静的教育工作者我不会随之起舞,因为我认为真正的好教育是拒绝分类丈量的。无论“新三好”还是“旧三好”,都是将一把“三好”的尺子放在学生们面前。通过尺子的丈量,所有的学生于是就分成两类——“三好”与“非三好”。这种粗暴的分类根本无视学生作为人的个体独特性、创造性和潜优性,在我看来根本上就不能算是真正好的教育手段和措施。

想起一个这样的故事:假设我们要从以下四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位来造福全世界,你会选择哪一位呢?先运用新三好标准来对他们进行一些对比:

候选人A:笃信巫医和占卜家,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好马提尼酒。

候选人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床、读大学时曾经吸食鸦片、每晚都要喝一夸脱(大约一公升)的白兰地

候选人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保持着素食习惯、从不吸烟,只偶尔来点啤酒、年轻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

候选人D:学校给他的评定不怎么好。在他念过书的学校档案室里找到的旧记分册,他的化学成绩评为3分,而物理、代数和几何成绩也是3分、早在中小学就善于利用女生的好感,从五年级起与女同学接吻、在大学二年级时差一点被除名、是一位摔跤运动的高手。

是不是觉得这些信息已经足够帮助你运用新三好标准决定最佳人选了呢?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个容易的选择,现在让我们来揭晓答案,看看你选了谁——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D.罗斯福;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候选人C叫做阿道夫·希特勒;候选人D是普京。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也没有且不可能有完全完美的东西。世界正是因为差异和遗憾而五彩缤纷!同样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每一个人的智力状况、兴趣爱好、禀赋、成长路径和人生目标等等不尽相同,真正好的教育应该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尽量分别予以满足。对全体而言,可以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比如知识和能力必须达到什么程度,勤奋刻苦必须达到什么程度,达到了就行了,进一步的要求则因人而异。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的人才,而现在我们的教育却是用“三好学生”这个模具来引导和制造许多“标准化的优生”。过去的教育实践教训告诉我们,在现实教育中给教育套上模具带来的往往是戕害与禁锢而不是学生的灵动发展。

教育是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假如没有足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又怎么会有可持续发展的蓬勃生机呢?我认同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小学的教育应当是呵护健康、快乐、正直精神之发育;中学教育应当是提供自我发现时期精神成长之家园;大学教育应当是促进精神之深化和升华!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我们既要关注一马当先也要呵护万马奔腾;既要宽容差异丰富的个性,又要激励和引导全面的发展。

记得有一个教育思考者说过这样一句引起我共鸣的话:“足够的多样性是教育最可贵的财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人,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动态发展。”在我看来,真正的教育要做的不是使用“三好”这块标签来定性,而应是在学生的成长的过程中根据他们的个性来矫正、引导和激励。如果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被证明是科学的,面对学生个性的多元,我们的教育又怎么能使用一元的评价模式来分类和丈量呢?因此我认为:当不管是“新三好”还是“旧三好”退出历史舞台时,教育或许才会有希望!

(本文发表于http://blog.cersp.com/userlog/993/archives/2006/2648.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