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博士后制度运行模式取向

中国博士后制度运行模式取向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提供相当正式的博士后管理制度,用来确定培养博士后机构和组织的资格,并对博士后本人提供相当正式的称谓。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工作手段由行政审批、博士后人员管理和效果评估三个基本部分构成。中国博士后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政府自上而下的主导下建立并推行的。这是中国博士后制度在短短十几年内取得快速发展、迅速形成规模的重要原因。

(一)中国博士后制度运行模式取向

中国提供相当正式的博士后管理制度,用来确定培养博士后机构和组织的资格,并对博士后本人提供相当正式的称谓。也就是说,中国政府为博士后制度提供信用,以确保博士后的正式性。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工作手段由行政审批、博士后人员管理和效果评估三个基本部分构成。

(1)行政审批制度。博士后审批制度负责创设参与博士后工作的主体资格。因此,各类资格审查是最主要的具体工作。其中,主要包括省市博士后管理机构授权审批、博士后设站单位资格审批、国家博士后资助名额审批、博士后人员进出站审批和博士后公寓建设资金审批五个主要部分。

(2)博士后人员管理制度。全国博管会办公室要求博士后设站单位指定部门、指定人员负责博士后工作。对具备一定招收规模的单位还要求设立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对博士后人员的在站工作期限、出国工作时间、户口迁落、工资标准、子女上学、配偶生活补助以及退站处理等方面国家也都制定了统一的政策规定。

国家要求博士后设站单位对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的研究工作要进行阶段性考核,对博士后人员工作期满申请出站要进行出站评审,并对其工作成绩给予等级评定。博士后人员在出站前还要求提交按统一格式书写的博士后研究报告

博士后人员申请博士后科学基金和中国优秀博士后奖必须由博士后设站单位统一组织并报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3)博士后工作评估制度。对博士后设站单位进行评估,是目前国家对博士后工作实施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1975年5月,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首次在全国组织博士后工作评估。1999年1月,人事部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内成立博士后评估与服务处,职责之一是负责对设站单位的博士后工作进行评估。该处对博士后评估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在个别地区进行了试评估,但这次评估工作也由于一些原因而中断。

在总结前两次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根据当前国家改革的要求和中国博士后工作发展的现实,准备于明年在全国规范并正式启动组织第二次博士后评估工作。目前已设计出了一套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拟在今年先选择四个省市进行试点工作。根据评估结果,对获优秀的单位给予增加国家资助名额和优先设站的奖励,对评估结果不合格的单位给予减少国家资助名额或取消设站资格的处罚。

从上述情况可看出,这几次评估从设计评估指标、确定评估方案到具体实施都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的。

中国博士后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政府自上而下的主导下建立并推行的。邓小平同志以及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博士后事业发展。人事、科技、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领导和著名科学家共同组成的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进行宏观决策。政府主管部门统筹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各地区、各部门配合实施。这是中国博士后制度在短短十几年内取得快速发展、迅速形成规模的重要原因。设站单位和专业以及招收规模都是根据国家经济、科技、教育以及国防事业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的。在初期,经费资助以国家财政为主导。中国政府为博士后提供了相当高比例的经费。在中国建立博士后制度的初期,几乎所有经费都是由中央财政拨款提供。在后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部分资金也是来自于财政拨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博士后制度的投资模式也逐渐多元化。除了政府对博士后事业投资外,还有自筹经费、企业博士后、项目博士后等投资方式。政府投资主要包括国家资助和归国留学资助两种模式。从招收数量和出站数量来看,目前国家投入的资金已不占主导地位。从中国博士后资金的历史贡献率来讲,自筹性质的博士后无论在招收比例和出站比率上都已经超过50%;国家对博士后的贡献率在33%左右,已下降为次要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