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师德行为监督等三项制度的意义

建立师德行为监督等三项制度的意义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生的需求与参与,是我们进行师德建设的内在动力,是推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巨大力量,是我们搞好师德行为监督,及时发现和矫正失德行为的重要依靠。所以,监督与矫正制度在帮助教师提升师德过程中起着保障与督促的作用。

一、建立师德行为监督等三项制度的意义

师德建设的三大制度包括行为监督制度、问题报告制度和矫正制度。这三大制度的确立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

(一)行为监督等三项制度的建立是全社会的要求

我国《教育法》中明确指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的重要程度。作为“教师之魂”的师德,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为此,《教师法》对教师进行了明确的要求,“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曾这样说:“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术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则是人们普遍对教师的评价和期待。

由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十分特殊,他们的言行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教师的师德行为进行监督,对失德问题及时发现并予以矫正,减少和杜绝师德失范行为的发生,保证学生能在一个健康的校园环境中成长。

(二)行为监督等三项制度的建立是广大师生员工的需要

作为教师的工作对象,学生是教师一言一行的直接受众,教师的师德具有外显性,其是否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与发展,教师不遵守师德,直接的受害者是学生。好学上进的学生都希望学术精湛、受人尊重、言传身教的老师为其传道授业,也希望能有一套有效的制度来保障教师队伍的纯洁。

作为知识分子,绝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比较认同,能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教书育人、诲人不倦,自觉维护着作为教师的自豪与尊严,维护着教师的社会声誉,对口是心非,不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损教师声誉的行为也深恶痛绝,也希望能有一套制度来监督和约束教师的师德行为,帮助教师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纯洁教师队伍。

师生的需求与参与,是我们进行师德建设的内在动力,是推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巨大力量,是我们搞好师德行为监督,及时发现和矫正失德行为的重要依靠。

(三)行为监督等三项制度的建立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

具有崇高师德的修养,不是一两天能修成的,这是长期的个人修养形成过程。教师除加强自身修养外,需要有外部的监督和矫正,帮助其进一步认知师德,并不断将师德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求,从而提高师德修养和道德水平,成为学生爱戴、尊重、敬佩的人民教师。所以,监督与矫正制度在帮助教师提升师德过程中起着保障与督促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