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模式从儿童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回答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或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一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它要求教学上达到四个统一,即教学与训育统一、解决问题的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和主体与客体统一。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一)传递—接受式

这是以传统课堂教学为基础逐渐演化而来的,被我国中小学教学普遍采用,主要运用于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它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后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其基本程序是:诱导学习动机—复习旧课—感知理解教材一巩固运用知识—检查反馈。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主导,首先,由教师组织、调节和控制整个教学过程。按照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教师通过口头讲解、直观演示、设置情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感知、理解教材,并达到领会的程度。其次,组织学生练习、运用、巩固所学知识。最后,由教师检查或组织学生自我检查,反馈教与学的效果。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有效地掌握大量系统的知识,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点,故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盛行不衰。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自学—辅导式

这是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总结国外程序教学法的基础上,经过“自学辅导实验”后提出的。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其基本程序是:教师提出自学的任务和要求—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启发答疑—练习总结。这种模式试图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主张由以“讲”为主转向以“导”为主,以学生自学为主。首先,学生独自阅读教材,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形成自己的个人观点。其次,教师对讨论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进行启发、解惑、指迷。最后,学生通过完成各类作业、实验操作等,巩固知识。它把传统的“讲—听”单通道输入信息,改变为多感官结合,手脑并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交流,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引导—发现式

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模式从儿童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回答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或创造性思维能力。其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一验证—总结提高。这一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首先,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其次,学生利用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信息材料,对课题进行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假设。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争辩,验证假设;引导学生作出总结,获取原理或概念,并验证核实。运用这种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能动性,让他们在探索中增强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掌握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但是,这种模式比较费时,也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不能处处采用。

(四)情境—陶冶式

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是在教改实验中,将我国教学实践经验与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在课堂上运用听音乐、做游戏、从事操作等多种活动手段,使学生轻松偷快地获得知识,增强记忆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参与活动—总结转化。这一教学模式认为,人的认识是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是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强调个性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理智活动,还要重视情感的陶冶,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使他们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运用这一模式,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采用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演奏等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参与游戏、表演、谈话等各种活动。最后通过教师总结,启发诱导,学生达到领悟,实现情与理的统一。这种模式能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完善人格。但这种模式对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和教师本人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五)示范—模仿式

这是由前西德教育家瓦·根舍因等提出的。他们认为要培养真才实学的人才,必须对内容繁琐的教材进行改革,充实根本的、基础的、本质的内容,主张从日常生活中精选隐含本质或基本因素的典型范例(事例),让学生在教师启发诱导下,透过范例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论,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的能力。范例教学模式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即教师解释典型范例;教师阐明范例的种属关系,分析、概括和综合同类事物;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与范例同类知识的联系和规律,使他们的认识由具体上升为一般。它要求教学上达到四个统一,即教学与训育统一、解决问题的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和主体与客体统一。教师备课做到五个分析,即基本原理的分析、智力作用的分析、未来意义的分析、内容结构的分析和内容特点的分析。学生通过接触和认识范例,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它时,教师要注意精选范例,引导学生弄清“个”的范例与“类”的范例的联系,并处理好各门知识体系编写的教材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