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简评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简评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源自人本主义的心理学。人本主义强调对整体的把握,把人的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学生是完整的人,教学的功能在于为人的创造潜能或自我实现创设最佳的条件。从现实情况看,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还没有深入的实践研究,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学生个性的健全成长。

四、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简评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源自人本主义的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突显了个人潜力和内驱力这样一些新的概念,由此形成了体系化的思想,对当代教学理论及其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第一,形成“学生整体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教学指导思想。人本主义强调对整体的把握,把人的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学生是完整的人,教学的功能在于为人的创造潜能或自我实现创设最佳的条件。第二,承认人的差异与个人尊严。人本主义把个人发展的最高境界视为自我实现,并且要求每个人坦然面对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个人存在,珍视并真诚地与他人相处。第三,强调学生的内在动机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技能与自身利益与兴趣之间的联系,从而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的活动,体现出学生内在动机的价值所在。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人本主义教学要求教师不应当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要求学生,而应当根据学生的愿望来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主体地位昭然若现。第四,教师的促进者作用体现在教师提供一种良好的促进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对学生遇到的困惑给予移情性理解和无条件关心,学生会沉浸于宽容与安全的气氛当中,体验到学习过程的愉悦,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理解,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不是让教学停留在知识技能的水平上,而是通过教学过程将知识技能等客观内容作为认知结构改组与思维跃进的条件,学习不是简单地积累知识的过程,而是心理的结构分化与改组的过程,是通过心理场的结构改组来改变行为的过程,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促使个性的建设性变化。从现实情况看,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还没有深入的实践研究,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学生个性的健全成长。它虽然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把学习和评价的选择权、决策权都还给了学生,但是当学生面临知识技能学习的时候,容易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教学活动的失范,进而产生不利的教学后果,反而失去了学生“自主”的本意,也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