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学校科研程序及步骤

高等学校科研程序及步骤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对经过审核的科技成果,分理论性研究成果和应用性研究成果两类分别进行评审或鉴定。学校对经过鉴定的成果,连同完整的科技材料及时上报主管部或局,各部或局从学校上报的成果中,选择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以上和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成果按隶属关系逐级报省(市)科委及教育部进行重要成果登记。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作用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高等学校科研程序及步骤

从事科研活动一般程序为科研准备阶段、科学实施阶段、科研成果评审、报奖和推广应用阶段。

一、科研准备阶段

(一)科研选题

科研选题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科研选题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科研项目能否立项,而且关系到科研成果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以及科研经费的投资效益。

从事科研的教师,必须熟悉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方向,并遵循国家公布的科研项目指南,从中选取科研题目,或者以合同的方式,承担以解决社会机构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目的的研究课题。

1.科研选题的导向

科研选题主要有以下三种导向:基础选题研究主要以科学发展为导向,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选题主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基础性应用研究选题则需要紧密结合市场导向和科学发展导向。

2.科研选题的方法

(1)问题法。指通过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中寻找新问题,并同相关的学科相结合,提出项目意向,策划项目。

(2)移植法。指将一门或几门学科的研究方法移植到另一门学科中,或者把这门学科的理论、思想、概念和方法运用到另一门学科,成为研究另一门学科的有效手段,策划出新的科研项目。

(3)追踪法。指不断地追踪学科发展过程,掌握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动态,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在学科的诞生阶段,主要侧重于策划理论性项目;在学科的发展阶段,主要侧重于基础性项目;在学科发展的成熟阶段,重点是应用开发项目。

(4)交叉法。在不同的学科边缘和学科交叉地带寻找新的课题,策划出跨学科的项目,组织人员联合攻关,从而取得重大科研成果。

3.科研选题的步骤

(1)研究人员必须仔细阅读有关项目申报通知材料,掌握申报范围、条件、要求等。

(2)通过大量阅读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弄清楚所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否已有人研究过,有关的最新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3)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项目意向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相关因素,围绕项目意向收集资料和信息,实事求是地估价和评判自身的研究能力,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及所在地区、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从新的角度和高度提出具有创造性的科研项目。

(二)申请课题

有了好的选题,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或者参加投标,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一个完好的项目设计,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申报项目的命题

研究人员在确定选题范围的基础上,构思出一个好的题目,是做好项目设计的重要一步。项目题目是项目的灵魂、核心、主题,是项目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题目要求简明扼要、用词准确,易于理解。

2.组建项目组

在组建项目组时,既要考虑避免“孤军奋战”的现象,又要克服“人员挂名”的现象。提倡把跨学科、跨专业或者同学科、同专业的老中青研究力量联合起来申报项目,并最好选择某一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或者学科带头人作为项目负责人。

3.合作单位的选择

项目申报者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有合作单位。比如理工农医类应用研究科研项目的申报,若有实质性的合作单位(如厂矿企业单位等),则往往会增加申报项目的命中率。因为科研主管部门十分注重项目研制成果的应用推广问题,如果有较好的合作单位,项目成果被应用推广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同时,对于那些规模、知名度、科研力量等方面比较薄弱的学校来说,有意识地寻找一些知名高校或者有实力的研究机构作为合作单位联合申报项目,不仅会增加项目获批的概率,而且可以在研究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有利于增强研究实力,提高科研水平。

4.科研项目基础

申报者必须尽可能地提供与项目研究有关部门的资料,尽可能地让评审专家相信项目组成员的研究能力。

5.项目立论的依据

项目的提出要有科学根据。申报者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把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现状、水平、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申请者对此的思考进行综合和分析来证明有必要对该项目进行研究。对该项目已有的研究成果,要求作出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的评价,千万不能因为要突出项目研究的价值,而不负责任地贬低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需要表明项目研究既是对前人、他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和深化,又要有所创新、有所超越。

6.项目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的论述

研究内容就是研究项目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取得的成果、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研究方法指实施项目的办法,包括理论分析、实验论证、操作程序等一套完整的计划方案。研究手段是对研究所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在论述研究内容、方法与手段时要做到重点突出、明确、具体、有条理。

7.项目意见的填写

项目意见包括项目研究的专家推荐意见和领导部门意见。专家推荐意见是申报项目领域较有权威的专家学者客观评价该项目及申请人员的能力水平的依据,专家不能以一句“具有重大意义,本人愿意推荐”敷衍了事,而要具体分析该项目研究的可行性;领导部门意见也不能只填写“同意申报”,而要对申报项目和申报人员作出正确的评价,客观反映申报项目各方面的条件,表示单位将给予充分的支持。

此外,项目设计的文字表述要尽可能通畅、规范,打印材料的用纸、格式及份数等要符合申报的要求,力求在外在形式上尽量保证项目设计的美观、大方,给项目申报者以良好的视觉印象。

二、科学实施阶段

科学实施阶段指就获准的项目进行研究工作,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阶段。它主要包括收集资料、实验测试、理论概括和反复论证等工作。对于理工农医类研究来说,这一阶段可分为设计、进行实验、寻找一般规律、检验和完善假设、关系式、参数、原理等步骤;而对于文科来说,则要在系统地阅读前人的有关著述和专业文献的基础上,了解该研究的前沿概况,并作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广泛收集资料。

三、研究成果评审、报奖和推广应用

(一)科研成果的审核

高校的科研成果通常可分为以下六类。

1.理论性成果,指阐明自然现象、特性或规律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的科技成果

2.应用性成果,指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具有一定创造性、先进性和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

3.发展性成果,指有明确的实用目的,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并有广泛应用特性的科技成果

4.阶段性成果,指在重大科技项目研究进程中取得有相对独立应用价值或学术意义的科技成果

5.教学研究成果,指在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内容、实验技术、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成果

6.科学专著和较高水平的教科书

(二)研究成果的评审和鉴定

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对经过审核的科技成果,分理论性研究成果和应用性研究成果两类分别进行评审或鉴定。鉴定会通过鉴定后,要填写“技术鉴定证书”。

(三)研究成果的登记、申报和报奖

学校对经过鉴定的成果,连同完整的科技材料及时上报主管部或局,各部或局从学校上报的成果中,选择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以上和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成果按隶属关系逐级报省(市)科委及教育部进行重要成果登记。

凡属于发明的科技成果及重大理论性的研究成果,在上报成果的同时,可以向国家科委申请发明奖与自然科学奖。其他应用技术的成果,在鉴定后的一年内,取得较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可向省(市)或中央部(委)申请技术进步奖等奖励。

(四)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高校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所取得的应用性成果推广到国民经济的有关部门、行业,使之在建设中发挥作用。二是将所有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理论成果推广于本学科教学中,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教材更新;有的可写成专著,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

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作用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动高校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

(1)加大国家对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创新孵化服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大学科技园等孵化机构为创新产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创造社会资金与高校师生科技技术相结合、共同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平台。

(2)推动高校成立技术转让机构。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促进专利申请工作。运用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各种方式推进高校所开发技术的扩散应用。允许高校遵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自主制订有关鼓励技术发明、转让的规定,以调动高校师生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高校师生兼职创业,处理好相关的知识产权、股权分配等问题,处理好兼职创业与正常教学科研的关系。

(3)进一步规范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对现有的校办企业,通过授予国家资产管理权等方式,理顺产权关系。高校投资经营活动应主要围绕转化学校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尽量不要投资经营非科技型企业。

(4)推动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对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合提出申请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由高校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参与联合投入的,允许企业优先获得成果转化和使用权。鼓励高校与国内外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