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学校德育的特点与趋势

当前学校德育的特点与趋势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学校德育工作要与社会改革的客观需要相适应,关注社会改革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关注改革给社会成员,特别是学生带来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关注学生对社会改革的情感和态度,因势利导,既要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同时也要注意学校德育的超前性,以先进的思想观念建构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做到以先进的思想培养人,以优秀的品质陶冶人,以合理的规范约束人,以科学的方法训练人。

二、当前学校德育的特点与趋势

1.我国现阶段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目标的理想化、片面化——高、大、全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目标一直存在着理想化和片面政治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一是目标过高,没有考虑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现阶段全体国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试图把学生的思想道德一下子提高到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培养成为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者,突出共性,淡化个性,而忽视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和现实性。二是目标片面化,强调政治性,忽视了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致使有的学生基础道德观念淡薄,缺乏做人的基本道德行为;忽视了对个人幸福的追求

(2)德育内容的滞后性、运动化——假、大、空现象

学校德育强调绝对社会本位的思想,把对社会先进分子的理想要求当成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素质进行教育,要求过高。如“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社会道德理想,是可以的,但把它当成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是缺乏社会基础的。相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倡导一系列具有现代意识的价值观念,如新型的金钱观、健康的消费观以及科学的竞争意识、公平意识等价值范畴,却难以在学校德育内容中找到相关内容,这使得学校德缺乏与时代要求的适应性,从而失去其应有的生命价值。

更为显著的是学校德育内容常常随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运动化的倾向,使得严肃的德育内容缺乏整体性和体系化,违背了学校德育的基本规律,结果使德育要求片面政治化,德育效果短期化,德育效率表面化。

(3)德育过程的简单化、形式化——形式主义倾向

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和一个有机整体。而现实中,学校德育过程被简单化为一种知识传授,教师在课堂上讲考点,学生在课堂上记考点,考试时背考点,将一种道德养成教育简单化为一种知识教学,学生掌握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由于缺乏实践,不能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导致“知而不信”;道德信念又不足以外化,表现为“言而不行”。形式主义泛滥。

(4)德育方式的单一化、封闭化——教条主义倾向

现行我国学校德育主要采取的是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预设的行为训练、传统的集体影响和舆论制约,以及严格的奖惩评价等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它们曾经而且还会有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的不断变化,这些方法的片面性也日益凸现,它们忽视了学生的潜在能动作用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但许多学校还仍然坚持用“管”和“灌”的方式取代“放”与“导”的方式,从而使学校德育方式呈现单一化、封闭化特点。[1]

2.新时期我国学校德育的特点

我国现阶段学校德育是在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当代世界德育先进理论,经过几十年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德育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为:

(1)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社会适应性

学校德育首先必须立足现实,植根于现实社会中,引导学生从适应社会现实需要出发,根据社会发展的未来需要构建自己的道德素质。因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首先,学校德育要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实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尽可能避免成人化。其次学校道德要立足于学生的思想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第三,学校德育工作要与社会改革的客观需要相适应,关注社会改革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关注改革给社会成员,特别是学生带来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关注学生对社会改革的情感和态度,因势利导,既要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同时也要注意学校德育的超前性,以先进的思想观念建构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做到以先进的思想培养人,以优秀的品质陶冶人,以合理的规范约束人,以科学的方法训练人。

(2)注重民族传统,关注世界交流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任何民族都希望自己的后代能继承和发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优良传统,特别是通过学校德育中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的交流已变得快捷而便利。因此,学校德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关注学生的现代意识、国际意识和创新精神,关注时代精神的同时,一方面,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精华,陶冶学生情操。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关注思想文化相互交流和多元多彩多变的现代世界,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教育情境,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民族意识、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3)以人为本,规范性与主体性的有机统一

传统的学校德育以三大主导模式进行:教导、榜样、规约。它们在教会学生顺从是极其有效的。但21世纪的学校德育是一种“教会选择的道德教育”[2]我们不能单纯重视从外部施加说教和约束,而应该是以人为本,把学生看成德育的主体,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学校德育成为满足社会需要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完满结合。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民主作风和反思意识,从“教会顺从”转向“教会选择”;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规范教育”。通过规范教育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使他们接受社会生活必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

(4)回归生活,实现道德理性与道德主体生活的整合

理论“灌输”学校德育方式,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时期,曾经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价值取向的转变,这一方式逐渐显示出不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校德育生活化,主张德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将道德理性教育与学生的社会生活、与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进来,重视引导学生认识和解决社会实践中的认识,在实践体验、在实践中成长,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的知、情、意、行统一和协调发展。[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