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劳动力边际产品递减规律在教育分析中的运用

劳动力边际产品递减规律在教育分析中的运用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固定资产存量不发生变化的短期内,企业增加或减少一个雇员所带来的产出水平的变化,就是劳动力的边际产品。该企业的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会引起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曲线从MPL向MPL'移动,该企业会增加雇员直到该企业达到市场出清的均衡劳动力需求量L0'为止。新生劳动力教育程度的提高,引起新生劳动力边际产品的提高,这给企业提高新生劳动力增加了压力。被解雇的低学历成年劳动力,成为继续教育的新对象。

二、劳动力边际产品递减规律在教育分析中的运用

固定资产存量的变动带有周期性,一个企业不可能天天建厂房、卖机器。在固定资产存量不发生变化的短期内,企业增加或减少一个雇员所带来的产出水平的变化,就是劳动力的边际产品(MPL)。由于固定资产存量没有发生变化,企业新增加一个雇员所能使用的固定资产份额,会随着雇用量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小,因此,劳动力的边际产品在短期内呈现递减规律。与此相对应的是资产或资本的边际产品(MPk),即在劳动力数量一定情况下,企业增加或减少一个资产所带来的产出水平的变化。

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会按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支付劳动报酬(W),于是,劳动报酬就是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与产品价格的乘积,即:

img347

于是:

img348

如图9-3所示,当该企业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为(W/P)0时,它会停止增加雇员,L0为该企业达到市场出清的均衡劳动力需求量,(W/P)0为该企业达到市场出清的均衡工资水平。该企业的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会引起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曲线从MPL向MPL'移动,该企业会增加雇员直到该企业达到市场出清的均衡劳动力需求量L0'为止。

img349

图9-3 均衡劳动力需求量

工资体现教育的个人货币收益。在个人教育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劳动者所受教育的个人货币收益会随其工资的增加而增加。在图9-4中,MCE是以个人教育成本CE为纵轴、个人教育程度为横轴的个人的教育边际货币成本曲线,MRE是以个人的教育货币收益RE为纵轴、个人的教育程度为横轴的个人的教育边际货币收益曲线。个人的教育成本主要表现为个人购买学校单位教育服务(通常为一年)所支付的费用。假定政府和社会的单位教育支出水平和家庭的单位教育支出水平等其他条件不变,那么,个人的教育成本越低,个人就越倾向于提高自己的教育程度,反之,个人的教育成本越高,个人就越倾向于降低自己的教育程度。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教育程度可理解为个人的教育货币成本的负斜率函数。假定企业按劳动力的边际产品向劳动者支付工资,那么,劳动者的教育程度越高,他的劳动能力越强,他在生产中提供的边际产品就越多。这意味着,在个人的教育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个人的教育货币收益越高,个人就越倾向于提高自己的教育程度,反之,个人的教育货币收益越低,个人就越倾向于降低自己的教育程度,所以,个人的教育程度又可理解为个人的教育货币收益的正斜率函数。

假设个人只面向上述一个企业就业,他最大化自己教育收益的条件,是使由该企业达到市场出清的均衡工资水平(W/P)0所决定的个人的教育边际货币收益MRE,等于个人的教育边际货币成本MCE,即在图9-4中,他会选择E0的教育程度,这样,(CE)0和(RE)0分别是与均衡工资水平相对应的个人的教育均衡货币成本和个人的教育均衡货币收益,E0是个人的教育均衡程度。在个人的教育程度达到的E0点上,个人的教育货币收益等于个人的教育货币成本,个人的教育边际货币收益等于个人的教育边际货币成本,所以,在这里,个人的教育货币成本曲线是与个人的教育边际货币成本曲线重合的,同样,个人的教育货币收益曲线是与个人的教育边际货币收益曲线重合的。

img350

图9-4 个人的教育边际货币成本和收益曲线

假定教育的其他条件和均衡工资水平等条件不变,政府为提高国民素质而提高其单位教育支出水平,促使个人边际教育成本曲线向右移动,即从MCE移到MCE',从教育的货币收益角度看,也就是促使个人边际教育收益曲线向右移动,即从MRE移到MRE',个人的教育均衡程度也从E0提高到E0'。这会对劳动力需求量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引起生产规模扩张和劳动力需求量增加的效应。政府单位教育支出水平的提高,引起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产品需求的增加。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必须增加雇员,引起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曲线从MPL移到MPL',均衡劳动力需求量也从L0提高到L0'。由于新生劳动力的教育边际货币成本没有随他们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上升,所以,选择在原有均衡工资水平上就业,对于新生劳动力而言是合算的。二是引起高学历新生劳动力对低学历成年劳动力的替代效应。新生劳动力教育程度的提高,引起新生劳动力边际产品的提高,这给企业提高新生劳动力增加了压力。在市场出清的总工资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企业会倾向于用高学历新生劳动力替代低学历成年劳动力,在增加雇员的同时使得高学历新生劳动力的工资有所提高,生产会在一个劳动力边际产品更高水平上进行。被解雇的低学历成年劳动力,成为继续教育的新对象。政府提高其单位教育支出水平,将有利于激励被解雇的低学历成年劳动力接受新的继续教育。教育与劳动力需求的这种互动,为成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这种替代可能发生在高等学校毕业生与中学毕业生之间。如果中学毕业生工资上升,用人单位将考虑用高等学校毕业生替代中学毕业生,假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资并不因此而上升,那么,其他条件相同,这种替代效应较大;反之,假定这种替代效应引起高等学校毕业生工资的上升,用人单位会用高等学校毕业生替代中学毕业生的积极性下降,这种替代效应引起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量的上升幅度会小一些。同样,如果高等学校毕业生工资上升,中学毕业生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替代效应就会发生。其他类高等学校毕业生替代某一类高等学校毕业生越容易,这一类高等学校毕业生需求的工资弹性就越高;反之,其他类高等学校毕业生替代某一类高等学校毕业生越困难,这一类高等学校毕业生需求的工资弹性就越低。一般来说,其他工科类高等学校毕业生替代某一工科高等学校毕业生较难,其他理科类高等学校毕业生替代某一理科高等学校毕业生较容易,其他文科类高等学校毕业生替代某一文科高等学校毕业生较容易,而其他理工科类高等学校毕业生替代某一文理科高等学校毕业生较容易。

这一讨论可以延伸到对社会的劳动力总需求的分析。社会的劳动力总需求曲线是各企事业单位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加总。社会达到市场出清的总工资水平,在理论上是各企事业单位达到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加总的平均值,由此决定的劳动力需求量是社会的均衡劳动力总需求量。根据上述分析,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其单位教育支出水平来打破这种均衡,促使社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推动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量在一个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高学历新生劳动力对低学历成年劳动力的替代效应仍会发生,低学历成年劳动力仍然是继续教育的新对象。政府提高其单位教育支出水平,也会为他们成为继续教育的新对象创造有利条件。这表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和社会的单位教育支出水平的提高趋势,是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