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效作业与练习策略

有效作业与练习策略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施有效作业,首先要求教师坚持以生为本,确立与现代教学和新课程理念相符合的现代作业观。有效作业观是师生对作业效率与效益的自觉意识和追求意向。在接受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学习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理念和要求。只有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适合各自“最近发展区”的作业和练习,才能构成问题情境,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为了保持每日作业总量的适当,必须注意协调各学科的作业量。

三、有效作业与练习策略

(一)坚持以生为本,确立现代作业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实施有效作业,首先要求教师坚持以生为本,确立与现代教学和新课程理念相符合的现代作业观。

1.有效作业观

有效作业观是师生对作业效率与效益的自觉意识和追求意向。确立有效作业观,首先要有强烈的作业质量和效率观念,通过对作业系统化的科学设计和作业方法策略的优化,达到作业质量和效率的最佳状态,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其次,要有整体和长远的作业效益意识,重视今天的作业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效益,强调给予学生的是对其一生最有价值的东西。

2.作业的多维目标与功能观

教师必须改变以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为目的的单维作业目标和功能观,使学生的作业过程成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体实现的生命成长过程,实现从以知识为本位的单维作业目标功能观向以发展为本位的多维目标功能观的转移。

3.差异作业观

教师要确立差异作业的观念,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差异精心设计差异性和选择性的作业,在作业的内容、形式、数量和难度上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和空间,实施难易适度的个性化差异作业,让学生在完成差异性和选择性的作业中因材施教,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善、自由的发展。

4.创新学习作业观

在接受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学习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理念和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创新学习的作业观,在作业中改变单纯进行接受性、巩固性练习的现象,在作业设计和布置时注重作业内容、过程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生成性、过程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其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实践操作和引导探索活动,通过创新性作业引导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学习,提高学生发现、吸收新信息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5.学生主体观

学生是作业的主体,不仅意味着学生是教师布置的作业的完成人,更强调学生对作业的自我设计、规划和布置,强调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应体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在作业的各个环节和阶段进行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补救,从而实现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优化作业设计和布置,提高作业质量

实施有效作业,必须在现代作业观的指导下,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优化作业设计,科学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质量,从而产生“负担轻收获大”的作业效应。

1.精选作业内容,突出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

实施有效作业,教师必须在选题、编题上下工夫,不断提高自己作业的选择和编制技能;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作业的范围、要求和时机,跳进“题海”精选作业内容,确保作业富有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业效果。①目的明确。作业的选择必须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实际,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有的放矢地布置。每次作业都应力求做到目的明确,使学生练有所得。②具有典型性。精选作业内容,必须突出典型性,从大量的练习内容中挑选出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布置给学生。这样的练习,量少质高,以一当十,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③具有启发性。题目无法穷尽,题型千变万化。只有具有启发性的作业才能帮助学生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提高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④具有系统性。作业设计必须系统地考虑学期、单元和课时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切忌心血来潮、随意点题。让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可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2.实施分层作业,调控作业难度,促进差异发展

设计和布置作业,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作业,有针对性地调控作业难度,使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从而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促进学生差异发展。①由易到难,注意知识层次。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相扣,拾级而上,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作业与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式作业与练习,以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拓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作业与练习,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技能的转化。②针对学生差异,设置分层作业。只有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适合各自“最近发展区”的作业和练习,才能构成问题情境,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③设置台阶,放缓坡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习题进行分解或给予具体的提示,系统地规划分步骤的练习,在学生对若干个具体问题作答后,再进行一次整合。这种难度分解的作业,可以使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逐级而上,一方面提高他们完成作业的效率,减轻疲劳程度,另一方面又使他们在负荷适当的情况下达到作业目的,完成教学要求。

3.调控总量,优化结构,突出适量性

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坚持量适质高、结构优化的原则。①优化作业结构。首先要从宏观上调整主干学科与非主干学科在作业配置上的比例,合理设置和安排音体美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要从微观上协调各种作业的关系,从教学目标和学科知识的要求出发,综合运用多种作业形式,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全面提高。②数量适中。第一,各科协调,总量调控。为了保持每日作业总量的适当,必须注意协调各学科的作业量。教师和学校领导要相互配合,沟通协调,根据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教学要求,结合不同学科作业疲劳价的组合状况,对不同学科的作业量作出统筹兼顾的安排。同时,要考虑不同类型学生对相同作业的实际感受和所需时间,使不同学生在作业时间上保持大体均衡。第二,突出重点,灵活增减。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突出重点,灵活增减,合理分配平时学习与期末复习阶段的课外作业量。

4.丰富作业形式,突出多样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一要求反映到作业设计和布置中来,就是要赋予作业以多维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作业体现出多样性、自主性、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让学生在充满智力挑战的愉悦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①多样性。作业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有标准答案的练习不是作业的唯一形态,要恰当地采用口头练习、表演练习、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发挥每种作业的独特作用。作业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专题性或研究性的长期性作业;可以是个人作业,也可以是小组或全班的合作性作业;可以是单科作业,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作业;可以是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可以是知识巩固性作业,也可以是应用性或实践性作业。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特色作业”。②实践性。根据作业的性质和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可以把作业划分为理论知识性作业和实践操作性作业。这两类作业各有优势和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运用。鉴于我国传统作业中存在的重书本轻实践的实际情况,新课程提出了加强实践性、活动性作业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必须摒弃仅仅注重解决书面问题的弊端,让作业从书本回到生活,将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之中,加强作业的实践性。③开放性。作业设计要冲破课本和课堂内容的樊篱,作业内容源于课本但不拘泥于教材,既有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有走出课堂的拓展,向社会和生活开放,设计一些能让学生自主发挥、各抒己见的作业,为学生营造一种敢想敢说的氛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5.确立作业规范,实行制度化管理

为了优化作业设计与布置,学校和教师还应根据国家有关作业的规定和学校实际,在认真总结有关作业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科学有效、易于操作的作业规范,实行制度化管理。首先,学校要制定全校性的作业规范,包括作业的总体要求、类型、数量、难度、频率和完成时间,教师设计、布置和批改作业的程序与方法,各科教师协调作业的方法,作业的奖励与惩罚,等等。再次,要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告诉家长学校和教师关于学生作业的规范,以及学校对家长在帮助或支持学生完成作业时的期望以及家长帮助或支持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等。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规范,如根据学生实际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要求进行调整。这种“制度化”作业与“例外”相结合的作业管理方式有利于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改进作业批改,提高反馈矫正和评价的有效性

作业批改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发现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指导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实施有效作业,必须改进作业批改,提高作业反馈矫正和评价的有效性。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运用多种批改方式

作业批改的方式很多,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和作业的具体内容等情况,把堂上订正与堂下批改、学生自批自改与教师批改、重点批改和全面批改以及教师面批面改、学生小组批改或互批互改、师生研批等批改方法结合起来,灵活地、综合地运用多种批改方式。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批改方式,对于批改中发现的错误,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认真做好析错、治错、改错和防错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作业批改中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方面,许多学校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有效的方法,例如,有些教师在要求全体学生完成全部作业的基础上,还每次让少数学生重点做一道题,要求有分析过程,有推理和结论,作为样板作业。教师只重点面批样板作业,如果样板作业做得不符合要求,教师当面指出问题,然后再重做,将这些样板作业张贴出去,其他学生可对照样板作业查问题、找答案,不能掌握和理解的习题就由样板作业者充当小先生进行讲解。教师只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学生轮流做样板作业,人人都要接受面批,人人都可充当小先生。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作业态度和负责精神,提高了作业反馈矫正的质量和效率,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增加了教师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的时间。

2.及时反馈与矫正

教师只有认真批改作业,通过讲评等形式把正误信息、评定等级及鼓励性、建设性的评语及时反馈给学生,对作业中的优点、巧妙方法等及时加以总结、表扬和推广,对作业中错误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及时矫正和消除错误,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作业批改中的及时反馈与矫正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及时收齐并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把正误信息及个别化、建设性、鼓励性的评语反馈给学生。实践表明,目前有些学校实行的A、B两套作业本轮流使用制度,延长了学生作业反馈的周期,不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掌握学情,也不利于学生拾遗补缺,及时订正。第二,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并作针对性、有重点的讲评。对于学生不完成或不能完成作业的问题,教师应仔细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第三,纠正错误作业时,要让学生做相同类型的其他作业或者对原作业题进行适当变更,要注意举一反三。

3.正确使用批改符号,全面反馈批改信息

教师批改作业,不能仅仅简单地运用“对”、“错”符号来作出评价,还应对学生作进一步的学习指导。因为学生获得简单的“×”信息反馈,难以全面反馈信息,往往仅仅知道自己做错了,但不知道为什么错?错在哪里?这就不利于他们改正作业中的错误。而且“×”过多,还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态度,甚至丧失学习信心。为了全面反馈作业批改信息,教师应正确使用师生间达成共识的多种批改符号和个性化的评价语言。通过丰富多样、约定俗成的批改符号,学生便可从教师的批改中及时获得自己知识是否理解掌握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自己作业中的错误并加以矫正。

4.重视批语的交流和情感激励作用

批语是师生交流和情感激励的平台。作业批改中,写好批语,可以弥补“对”、“错”判断方法的不足,从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有利于沟通师生情感,从原来简单的判断走向师生对话和情感激励,使作业批改成为师生人文交互促进的有效机制。要写好批语,应做到实事求是,一视同仁,突出重点,少而精当,少责怪多鼓励,少笼统多具体,善于发现作业中的“闪光点”,在语气上少用命令式、独断式,多用商讨式、启发式,富有激励作用。这方面,有些学校采用的“爱心卡”评价法是一个成功的实践。所谓“爱心卡”评价,是教师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各式漂亮的小卡片,对学生在一个阶段的作业或其他表现情况作个性化的激励性评价,其实质是教师与学生对话交流的过程。“爱心卡”中教师的个性化评语有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的肯定,对其不足的指导,对其智慧的赞赏,与其心灵的共鸣,这些都为孩子日后的成长起到了人格奠基的作用。

5.做好作业档案,总结教学经验

作业档案是指师生为了教、学和研究而保存的作业及其有关材料。每次作业结束,教师应及时总结,做好作业档案,并指导学生建立和有效利用个人“错解档案”。就教师而言,作业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作业中易犯的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各类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质量和时间,作业中的巧妙解法或有独创性的内容,从众多资料中筛选编制而成的某一作业专题资料,报纸杂志中具有研究借鉴价值的有关作业经验,甚至可以逐步建立作业资料索引,等等。对于作业档案,教师要定期归纳整理和分析研究,从中总结教学经验,把学生典型的作业错误与矫治策略汇集成“病历卡”与诊治方案,使作业档案达到内容适宜、立档规范、检索方便,以便为改进今后教学服务。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建立和有效利用个人作业的“错解档案”,记录错解作业的题目、错解、错因和正确的解法。“错解档案”建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适时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并利用“错解档案”进行补救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定期抽查学生的“错解档案”,并根据各人情况写上一些鼓励性的批语,必要时,可针对“错解档案”中的错误再次进行测试,给学生一个改正的机会,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错解档案”既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大量信息,是教师今后备课、上课、辅导的宝贵资料。

6.重视对学生作业过程的指导和管理

质量较高的作业设计好后,其价值还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作业过程,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到作业的目的。因此,要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对学生作业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为了做好对学生作业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要帮助学生提高对作业价值的理解,确立自己的学业目标,使学生的作业态度由被动的“要我做”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做”。②要教给学生合适的、完成作业所需要的自我调节策略和学习方法,包括认知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并加强对作业的反馈,促进学生对作业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监控、反思和自我矫正,形成自我监控的学习习惯。③加强作业时间的计划和管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④为学生提供有关作业的各种帮助和辅助性资料,搞好家校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作业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