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外关于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国内外关于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已有的相关研究来看,国外专门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有关“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一般的劳动力就业质量指标的探讨上。在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中,李军锋认为反映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是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优劣程度的主要内容。

一、国外关于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从已有的相关研究来看,国外专门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有关“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一般的劳动力就业质量指标的探讨上。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国外一些学者和国际组织对劳动领域的就业质量指标进行了集中研究,国际劳工组织(ILO)提出了“体面劳动”(Decent Work)指标,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了“工作质量”(Quality of Work)指标,欧洲基金会(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提出了“工作和就业质量”(quality of job and employment)指标,美国一些学者提出了“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Work Life)指标等。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总结如下:

(一)“体面劳动”的指标研究

伴随着国际劳工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行体面劳动理念,众多学者从体面劳动的内涵、维度及衡量指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Richard Anker等学者(2002)将体面劳动的测量指标划分为就业机会、不可接受的工作、适当的收入和生产性工作、体面劳动时间、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工作与生活的结合、公平的工作待遇、安全的工作条件、社会保障、社会对话和工作场所关系、体面劳动的经济和社会背景等11类,设定了劳动力参与率、就业率、失业率、年轻人失业率、与时间相关的不充分就业率、非农就业人口的工资比重、非农业女性就业人口的工资比重等63个测量指标[1]。Florence Bonnet等人(2003)提出了“体面劳动指数=(真实值一最小值)/(最大值一最小值)”的测量模型,以及劳动力市场安全指数、就业安全指数、工作安全指数、劳动安全指数、再生产技能安全指数、收入安全指数、话语权安全指数七个体面劳动测量指标[2]。Dharam Ghai(2003)从权利、就业平等、社会保障和社会对话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体面劳动的测量指标,并将各个方面所涉及的测量指标细分为强迫劳动和童工、工作中的歧视行为、结社自由;就业机会、有报酬就业、工作条件;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发生突发事件时受保护的劳动力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团体交涉、经济民主性、国家干预等[3]

目前,关于体面劳动的指标体系,六维度、十一属性、四十指标之说在西方理论界得到了较为广泛地认同。六个维度分别是:工作机会、在自由的条件下工作、生产性的工作、工作平等、工作安全和工作尊严;根据上述六个维度,又可将其发展为十一个测量属性:就业机会、不可接受的工作、足够的收入和生产性的工作、合理的工作时间、工作的稳定性、就业中的公平待遇、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工作与家庭生活、社会对话与劳动关系、体面劳动的经济和社会因素;上述十一个属性用若干指标来评价,进而产生了劳动参与率、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失业率、收入不足的比例、某些行业的平均收入、超时工作、时间相关的就业不足率等四十个衡量指标。[4]

(二)“工作质量”的指标研究

由于工作质量是一个相对的、多维的概念,大多数学者在研究中采用了多种关键维度。Maury等人(1995)将实际收入、健康保险福利、工会覆盖范围等作为工作质量的测量指标。Ual-lie(2007)聚焦工作内容和任务,从技能训练、自主性和团队合作、参与和义务担当、安全和福利、表达陈述等方面对工作质量进行了测量。

工作质量是欧盟委员会所提倡和追求的就业理念,为了系统、全面地理解工作质量的内涵和目标,明确界定相关政策的标准,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工作质量”的十个基本维度:工作内在质量;技能、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性别平等;健康与工作安全;灵活性与安全性;包容性与劳动力市场进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社会对话和员工参与;多样性与非歧视性;总体工作表现。根据上述十个维度,又产生了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具有中等和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者比例、男女报酬差距、工商事故的综合指标、具有灵活工作安排的劳动者比例、年轻人向积极生活的有效转移等近三十个建议指标。

(三)“工作和就业质量”的指标研究

欧洲基金会提出的“工作和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正广泛地被用来衡量欧盟和加拿大的就业质量,为比较不同地区间的就业质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并且对于评价和促进相关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很有帮助[5]。该评价体系确定了四个关键维度:职业和就业安全、健康与福利、技能培养、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协调性,并对各个维度所涉及的测量指标进行了细分。职业和就业安全维度包含就业状况、收入、社会保护、工人权利四个指标;健康与福利维度包含健康问题、风险承担、工会组织三个指标;技能培养维度的测量指标有任职资格、培训、学习组织、事业发展;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协调性维度的指标主要有工作和休息的时间、社会公共设施情况等。

二、国内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起步较晚,专门从“评价体系”的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研究的文献资料并不多见,相关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对“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的探讨上。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在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中,李军锋(2003)认为反映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是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优劣程度的主要内容。叶金珠(2005)将就业质量具体化为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两类,客观评价指标包括就业情况和工作收入,主观评价指标包括工作满意度和才能发挥程度。秦建国(2007)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前的主客观前提指标、就业岗位质量指标、就业满意度指标和就业宏观表现指标四部分。周少斌(2008)认为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薪酬、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稳定性、专业对口度、岗位适应度和发展前景、福利和社会保障状况以及劳资关系等。韦勇(2009)以工作环境、专业对口、薪酬收入、社会保障、稳定性、职业发展、心理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标。此外,李军锋(2003)、陈俊傲等(2004)、杨河清(2007)、谭璐和陈志波(2009)、史淑桃(2010)等也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尝试构建了就业质量指标体系。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研究

在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研究中,刘素华(2005)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聘用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四方面构成,并相应地赋予23%、24%、30%、23%的权重比例;柯羽(2007)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就业率、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社会认可度等五方面构成,并相应赋予20%、28%、15%、31%、6%的权重比例;杨其勇,张杰(2013)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个人满意、家庭满意、社会满意、学校满意和用人单位满意等“五个满意”构成,各指标向度的权重比例依次为:30%、5%、5%、30%、30%。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整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涉及诸多要素,而且因研究者的研究背景、目的和角度不同,用来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数也有所差异。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确立了工作条件、就业政策与体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三个一级指标,各个层面中的二、三及指标的选择理由和具体解释如下:

(一)第一个层面:工作条件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反映的是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从定义可知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客观状况是就业质量的核心评价内容。在这一层面中,借鉴国际劳工组织对体面劳动的和欧盟理事会对就业质量确定的测量指标,结合中国国情,从就业机会,劳动报酬,工作稳定性,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劳资关系和谐性,工作安全性,就业中的公平,个人发展,有意义的工作十个方面来评价。

(1)就业机会:就业机会指的是大学毕业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获得工作,能够有就业机会进行就业是谈论就业质量的前提。在此,我们用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不足率和毕业生供需比率来衡量就业机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即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有多大部分获得了工作能够就业,于就业机会而言,就业率是最普遍被用来衡量就业机会的指标,对于就业质量来说,只有在数量的基础上谈质量才有意义。同时,在就业的劳动者中,存在一部分“就业不足”的劳动者,虽然他们获得了工作,但是由于工作时数没有达到公认的正常工作时数,仍然不同于真正的就业,从而我们用就业不足率来可以反映工作的可得性。考虑到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性,我们加入了毕业生供需比来更完整的表现就业机会。毕业生供需比率是直接反映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和需求对比情况,能够最直观的表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三个三级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包括全职或半职工作,以及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需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100%。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不足率=就业不足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需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100%。

毕业生供需比率=需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人数*100%。

(2)工作稳定性: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生活质量好坏与否和工作的稳定性有很大关联,稳定的工作有利于建立人脉,磨炼心志,不论是对大学毕业生目前的生活状态还是对未来的个人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定的工作既是现阶段大学毕业生高就业质量的体现,又是其未来高质量就业的保障。一般认为,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三年的时间可以稳定在一个公司学习积累,就可以实际地了解自身与企业的匹配性,无论是对企业还是毕业生的发展都是最佳的合同期限,从而我们认为三年的劳动合同期限可以用来表示工作的稳定性。同时,在已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有一部分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是合同不满一年,这一部分的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是非常不稳定的,为了宏观评价某一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我们用与就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期限少于三年的大学毕业生比例,大学毕业生临时就业率作为评价工作稳定性的二级指标。其中,大学毕业生临时就业率指的则是工作被划分为临时性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比例。

(3)工作时间:合理的工作时间是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益,各国的劳动法律都对劳动者的标准工作时间进行了规定,我国的标准工作时间为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每周至少一天休息日。虽然在法律上对劳动者的休息权予以保障,但由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而雇主又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劳动者往往会超时工作,尤其是知识性的劳动群体的大学毕业生是超时工作的主要人群。工作时间是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指标,也是劳动者就业质量的重要体现。

为了评价大学毕业生劳动时间的合理性,本文用超时工作比率来表示在大学毕业生超时工作这一现象的普遍程度,用周平均劳动时间表现大学毕业生超时工作的严重程度。其中:

超时工作比率=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已就业大学毕业生人数*100%。

(4)社会保障:作为高就业质量重要体现,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中国,社会保障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部分是社会保险,一种面向劳动者建立的强制性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在为劳动者提供社会安全感的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而,通常针对于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指的就是社会保险。社会保障是劳动者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当劳动力再生产碰到困难或障碍时,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解决劳动者在职业伤害、失业、疾病医疗、养老等方面的诸多后顾之忧,并调和劳资矛盾,是高质量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我国社会保险的种类和分类,我们用养老保险覆盖率、工伤保险覆盖率、医疗保险覆盖率、生育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来评价社会保障这一指标。以养老保险覆盖率为例,计算公式为:养老保险覆盖率=享受养老保险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已就业大学毕业生总人数*100%。

(5)劳资关系和谐性:劳动关系不仅影响生产的效率,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因而和谐的劳动关系是高就业质量的表现,劳动关系从而也应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劳动关系既体现了道德与法律的尺度,而且会影响其他的就业质量指标,主要可以从劳动合同是否依法签订和履行、劳资双方的地位是否平等、劳动者能否参与关乎自身利益的决策、劳动者是否有表达意见的渠道、劳动者的权益是否得到了保障、是否有各种歧视以及工会组织是否能发挥作用。在此,我们用工会参与率(即加入就业单位工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比率)、集体谈判工资覆盖率、员工参与率(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大学毕业生比例)、劳动纠纷发生率来评价劳资关系的和谐性。在劳动关系中,工会为了平衡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而产生的,工会的职能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而,劳动者是否加入工会,是否能通过集体谈判来确定工资,是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的地位的重要体现。员工是否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劳动纠纷发生的频率则可以直接体现劳资双方关系的和谐性。

男女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比率=女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男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100%。

(6)劳动报酬:薪酬满足的是基本的生活需要,工作报酬是衡量就业质量核心的指标,这既是大学毕业生对社会贡献能力的反映,又是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认可程度的一种反映,还是大学毕业生自身价值的体现。广义上的报酬既包括直接的货币报酬又包括间接的货币报酬,即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都在报酬范畴之内,而依据中国的国情,我们把社会保障作为劳动者的权益的体现单独评价,劳动报酬这一指标主要从工资和福利来衡量,用收入的可获得性,大学毕业生具体的收入情况,报酬的内部一致性,和大学毕业生整体的收入不足的情况来表示劳动报酬状况。其中,报酬的获得是我们谈论报酬的前提,而收入状况不仅反映就业质量更直接决定大学毕业生的生活质量,报酬的内部一致性反映的是大学毕业生收入的合理性和公平程度,收入不足的情况反映的是整个就业群体中收入的内部差异状况。收入的可获得性用报酬按时发放率来衡量,月收入情况用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的平均值(这里的月收入指的是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现金收入)来表示,报酬的内部一致性由于量化困难,我们用薪酬满意度来替代,整体的收入不足情况用收入不足率(收入低于人均月收入的比率)来表示。

(7)工作安全性:虽然劳动可以促进人类发展,但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职业有害因素,会影响劳动者的健康,引起各种职业的有关疾病甚至直接影响生命安危。而依据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人是追求安全的有机体,人的器官和智能都是寻求安全的工具。劳动者追求安全工作环境与工作环境中可能造成危害的矛盾使得工作的安全性作为就业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安全性不仅包括生理安全也包括心理的舒适度,虽然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环境相对而言是较好的,但是他们也面临着所有就业群体中最大的工作压力,这不仅导致生理上的还会导致精神上的健康安全隐患。在此,我们用发生工伤事故的频率(即工伤事故发生率)和引发职业疾病的(职业病发生率)来考量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的物理安全性,用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水平来表示工作中的心理舒适度和心理安全感,即心理安全性。

(8)就业中的公平: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相同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因为非经济的个人特征而在收入、提升、就业、职业选择等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称为就业歧视。在国内,就业歧视主要表现为户籍歧视、疾病歧视和性别歧视。就业歧视是影响劳动力市场公平的最主要因素,涉及到劳动者权益,没有就业公平,就谈不上就业质量的高低。而对一个地区的劳动者的就业质量而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性别歧视是最为凸显的,大学毕业生正值婚龄、育龄,企业除去经济利益和人工成本考虑,不愿选择女性求职者。因此,我们主要考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公平中性别歧视情况,用男女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的大小和就业收入高低的对比来表示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程度,即用就业中的男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比,男女大学毕业生月收入比率来评价这一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男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比=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男大学毕业生就业率。

(9)个人发展: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等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人就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大学毕业生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相对较为容易实现的,但作为一个知识性的劳动群体,相对其他劳动群体而言,他们有着更多的使命感并渴望着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个人的发展。因而,劳动、就业作为大学毕业生个体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就业单位为其个人发展提供的机会和可能不仅仅是目前高就业质量的表现,更是大学毕业生长期的高质量就业的保证。在个人的发展方面,主要从就业单位可提供的发展机会(即晋升机会)和就业单位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即培训机会)来衡量。其中,晋升机会是一种对劳动者工作成绩的一种肯定方式和劳动者体现个人价值的一种重要途径,晋升机会应该运用动态模式考察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跟踪调查。为了操作的可行性,我们用提供职业生涯通道就业单位的比率来表示;而培训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技能存量,从而有助于劳动者的个人发展,在此,我们用培训率(培训率=参加培训的总人数/毕业生总人数)来衡量。

(10)有意义的工作:工作不仅能满足大学毕业生对经济物质层次的需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其心理层次的需求,大学毕业生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才能持久激发其在日后工作中的动力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此,我们用劳动者的就业满意度、就业单位满意度和专业对口率来评价。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就业单位满意度,是劳动者和就业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态的一种主观评价。就业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大学毕业生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方式,这两种价值是否得到实现,既需要大学毕业生进行自我判断,又需要社会进行评价,在此仅选用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来进行表示。

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是指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是否属于所学专业的领域,这里的对口并不是要求所学专业与职业完全一致,只要在工作中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就可称为专业对口。对口就业可以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是宏观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专业对口的工作可以使大学毕业生在专业上更新理论知识,从而更有利于自身专业优势的发挥。

(二)第二个层面:就业政策体制

此层面主要从宏观就业政策和就业体制来评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的。包括就业服务,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其中就业制度包括劳动力的择业自由度,劳动力的流动自由度,工资的决定自由度,用人单位的用工自由度;就业服务包括建立就业信息系统的投入,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投入,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投入。

(1)就业制度:作为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机制,就业制度如何发挥作用直接影响着就业质量的高低。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包分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上没有自己的选择权,虽然在国家“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下,大学毕业生的失业问题不存在了,但是这种就业制度管得过死,分配方式单一,对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都缺乏激励,用人单位不能依据岗位和组织需求择优录取劳动者,大学毕业生也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导致就业质量低下。

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尤其在就业市场上,国家放开了就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管制,“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市场化就业机制形成了,这对人才的合理利用,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就业质量。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最好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让资源具有自主的流动性,可以到达最需要的地方。在劳动力市场上也是如此,一个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就是表现在劳动者和雇主的自主权和自由度。从而在就业制度下,设置了劳动者的择业自由度,劳动者的流动自由度,工资的决定自由度,用人单位的用工自由度四个三级指标。虽然本书是考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但在对就业体制进行评价时,一些方面国家并未针对大学毕业生做出专门的规定和指示,因此,我们将用国家针对城镇劳动力的就业方面的政策和规定来代替。

(2)就业服务: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干预劳动力市场,并能有效调节和改善供求的直接手段,是就业制度和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能在于通过劳动力市场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帮助用人单位用人和劳动者就业。在目前“双向择业,自主就业”的市场化的就业制度下,就业服务发挥着解决信息不对称,减少摩擦性失业的重要作用。及时准确地收集、发布、检索和交流人才供求信息的权威机构和通道,建立系统完整的就业网络体系,促进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的发展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前提。因而,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劳动力自主择业和自由流动的重要保障,是反映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环境的重要指标,对一个地区的就业质量有重要影响。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发布和传递越来越依赖网络,借助于网络的作用,建立一个完善的就业信息系统可以尽可能减少在劳动力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劳动力中介和服务机构不仅仅能够积极引导劳动力供求双方实现均衡,更可以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水准,促进劳动者的就业。

(3)就业政策: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国家不仅仅通过就业制度和就业服务还通过制定具体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来调节大学毕业生的供求,从而大学毕业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导大学毕业生在国家期望的地区、行业实现最佳配置,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例如,国家通过制定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搭建创业平台,搭建创业培训平台,完善创业服务平台,搭建创业融资平台,以小额担保贷款为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缺乏的问题。

(三)第三个层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该层面描述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经济背景。虽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直接体现该地区劳动者的就业质量,但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区域就业环境,与区域劳动者的就业质量高度的正相关。在这一层面,本文从国内生产总值(GDP)、产业结构比例、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五个方面来评价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此层面的二级指标都是可量化的,从而不再设置三级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通用指标,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它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四个部分组成。

但是GDP作为一个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数量增长的指标,只能够反映出经济发展中量的方面,即经济增长。而经济发展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的经济增长,即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增加而出现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甚至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变化。为了能够相对完整全面地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我们还通过产业结构比例、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表示。

(2)产业结构比例指的是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对产业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进行划分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促进各产业部门的协调发展,使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就业,改善就业质量。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生的初次就业,无论是择业过程还是就业质量都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的影响。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社会背景、特定的经济发展状态下制定的。在不同的时期,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上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这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3)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仅仅改变了生产方式,还使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就业结构也随着产业结构变动逐步升级,由从事直接生产者为主向从事知识生产与传播为主转变,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成为主导就业领域,依靠智能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就业者成为劳动大军中的主流。

(4)人均消费水平(消费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月、年)平均每人占有和享受的物质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它是一个国家整个经济活动成果的最终体现,也是反映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计算公式为:人均消费水平(年)=居民个人消费总额/年均人口总数。

(5)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家庭副业生产支出-记账补贴-个人所得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