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理论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研究和宣传。目前,全国高校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5个,硕士点453个,从根本上扭转了一度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萎缩的状况。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前,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人员已达12848人,其中教授1674人,副教授4489人。
统筹协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李卫红

(2009年6月13日)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潜心治学、甘于奉献,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60年来,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大学生头脑,引领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在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大学生、用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为在高校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取得显著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理论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理论工作者立足于中国发展的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勤奋钻研、不断探索,产出了一大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2004年,党中央作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决策。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532位专家中,来自高校系统的有357人,占总数的67%。

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中央决定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广大高校理论工作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全国高校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5个,硕士点453个,从根本上扭转了一度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萎缩的状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支撑。

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明显加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制定了课程设置的2005新方案,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教材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的重点进行建设。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在工程咨询委专家及相关学科专家的认真指导下,经过教材编写组辛勤、刻苦的努力,编写组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了4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写任务。近两年,又对教材进行了反复修订和完善。4本新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针对性,成为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教材出版后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全国任课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分期分批参加了培训;大力推动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式教学、互动性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不断拓展,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五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系统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特别是中青年理论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人员已达12848人,其中教授1674人,副教授4489人。通过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正在茁壮成长,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和有力指导的结果,是高校理论工作者辛勤努力的结果。在取得这些成绩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高校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必须统筹推进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协调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五是必须加强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合力。这些经验是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今后仍然要继续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如何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适应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如何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六个为什么”的学习宣讲,切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统领、基础和带动作用,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提供更加有力的学科支撑;如何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扶持力度,努力多出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如何促进高校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目前,全国高校正在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央对高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到高校视察工作。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基础。必须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高度重视、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理论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合力;必须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逐步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高校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全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一些很好的共识,有力推动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进”工作。去年7月,经中央批准,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召开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刘延东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做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根本目标、总体要求。会议要求各地各高校应着力从教材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教法改革、宏观管理等方面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特别强调在这些工作中,要紧紧围绕教师队伍建设这一根本因素,紧紧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这两个关键。高校建立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的决策,不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关系重大,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将产生重要影响。建立独立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是认真分析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的现状,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个机构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部门,要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开好全校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主要任务;同时这个机构也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工作。今年,教育部把抓好这项工作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的重点,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它绝不是一项单纯的、具体的工作,其影响和带动作用都很大。它要求我们必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全局,用全新的眼光来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从整体性建设的角度加以思考和回答,达成共识。

第一,要统筹协调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使三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要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和首要任务,使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计划,给予有说服力的回答,要注意把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形成教学与科研相长的局面。要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使他们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要把这三个方面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力争使各个方面的建设均取得实效。

第二,要统筹协调好各种建设力量的关系,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合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队伍建设是根本。要注意协调各种建设主体的力量,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创新团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团队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教师团队,并使之形成合力,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骨干必须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必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骨干。教师应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学科建设的骨干。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建新一届学科评议组,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大多数成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或长期以来从事相关教学和研究的专家,这体现了学科发展的明确导向。

第三,要统筹协调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各学科之间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整体推进学科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学科建设是基础。要努力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为骨干,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分领域研究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下六个二级学科的关系,形成学科建设合力,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正确处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关系,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增强、凝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科合力。

第四,要统筹协调好各管理部门的关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建设格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的特点,制定实施相关政策和具体建设措施,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的统筹力度。要明确各个管理层级和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建设,并把机构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提供组织、制度保障。

(《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13期、第1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