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志愿助残,彼此尊重

志愿助残,彼此尊重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岩松表示,志愿者精神不只是维持在有亚运会、亚残运会的日子,而是留存在将来的每一天,做志愿者不是七天就结束了,而是要树立一生的追求,志愿服务,奉献社会,最终自己的收获会更大。岩松多次表示赞成和支持残疾人做志愿者。

笔者在长期从事志愿助残的实践中,结合自己的外事工作专业,留心搜集各类残疾人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经过积累,逐渐整理归纳出一些实践规范,又通过不少残疾人朋友协助,加以完善,形成了适合残疾人,也适合助残人士学习掌握的礼仪规范。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之后,我曾经向北京市残联提出建议,希望在残疾人之中加强学习宣导,不断号召残疾人主动学习,提高素质,得到支持与认可,随后北京市残联发出号召开展了“素质教育工程”,我还在其中担任了宣讲员,专门向残疾朋友宣讲礼仪。2006年,我又被北京奥组委聘为2008年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工作专家团队成员,在与专家们共同工作期间,边学习边积累,逐步完善助残礼仪的内容,打造成一门助残礼仪的培训课程,不仅可以为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等大型残疾人体育赛会提供志愿者培训,也适合助残志愿者日常学习,提高服务效能。下面的这些故事,大多是在参与残疾人活动和服务之中,实实在在遇到的情景,通过这些事例,可以更加生动地对那些服务规范加以理解。

2010年12月5日,第二十五个国际志愿者日那天,亚残运会组委会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我们用一条短信就邀请到了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他利用一天的时间,参加了亚残运会火炬传递,为广州志愿者学院和全国志愿者培训实践基地揭牌,参加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志愿者誓师大会,并且专门慰问了盲人按摩师和残疾人运动员、城市志愿者和正在参加培训的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的赛会志愿者等,期间还被若干家媒体“抢着”采访,他晚饭都来不及吃,就又赶到亚残运会开幕式彩排现场,为电视转播做前期准备。

12月16日,白岩松再次赶到广州,为闭幕式的转播看样片、与编导们磋商一些具体事宜,还要为广州体育大学上千名志愿者做演讲,在广州仅停留一天,但是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本可以休整一下的岩松却抽出时间慰问赛会志愿者,履行担任亚残运会志愿者形象大使的职责。我们没有特意安排,只是邀请他与我们同行,到轮椅击剑和盲人柔道比赛场馆看望志愿者。

下午两点半,我们如约接到岩松,他身穿亚残运会志愿者服装,以一位普通志愿者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先后在广州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两个场馆与数百名志愿者见面。他受欢迎的程度是预料之中的,一次次被热情的志愿者们簇拥着,他来者不拒,满足同学们提出的合影、签名的要求。岩松将一叠印有服务残疾人注意事项的折页分送到志愿者们的手中,并且提示大家:“学习助残技能10分钟,帮助别人一辈子。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这些小册子送给那些没做志愿者的同学或者朋友,让他们了解和支持助残志愿服务。”岩松表示,志愿者精神不只是维持在有亚运会、亚残运会的日子,而是留存在将来的每一天,做志愿者不是七天就结束了,而是要树立一生的追求,志愿服务,奉献社会,最终自己的收获会更大。他用平实的语言鼓励志愿者们,赛会即将结束,这几天是最累、最辛苦的,同时还会有很多委屈,但是,20日以后,大家就会感到一阵空落落的,抓紧时间“享受服务的过程和快乐”。

岩松多次表示赞成和支持残疾人做志愿者。“不管你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谁有能力,谁都能去做志愿者。平等就是最大的尊重。”白岩松说,残疾人不只是会接受别人的帮助,他们其实在很多领域上也帮助了别人,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毅力会感动所有人。

岩松一次次走到站在冷风中坚守岗位的志愿者们面前鼓励他们,还多次对有关领导说,他们穿得太单薄了,这么冷,加些衣服吧,只要露出“绿羊羊”的颜色、有志愿者的标志就行啊!岩松的关切与体贴让志愿者们身心俱感温暖。

看到我们两人不时地被挤到人群外,岩松总是招呼我们到他身边与同学们合影,还特地告诉志愿者们:这两位老师是北京来的,他们在北京残奥会就为志愿者们讲课,这次特地到广州来做培训,同学们随即说,我们听过他们的课,岩松又说,那你们还不向老师问好!场面非常热烈。

临行前,岩松看到在安检口值班的志愿者,因为不能离开岗位,远远看着他上车,却不得靠近,只得集体挥手致意。岩松随即下车,一路小跑到志愿者面前,与他们一一握手并给予鼓励。

他为众多志愿者签名,留言最多的是:“平等才是最好的尊重。”“同行(háng) 同行(xíng)”,他把自己看作是志愿者们的同行(háng),希望与大家共同坚守志愿承诺,践行志愿精神。

两次陪同岩松慰问志愿者,他的言谈举止,于细微处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事的责任,值得我们学习。

岩松和我们相识有几年时间了,他为人简明,交往中不需要多余的客套。每次走访慰问志愿者时,也就是一个短信约定时间,不要刻意安排什么,总是自然而然,满怀真情与志愿者谈心。面对媒体的采访时,我们印象特别深的是,他对残疾人体育、残疾人、志愿者精神的认识不仅很深刻,而且有独到的见解。他对助残理念的解释、对助残技能的讲解都十分具体、到位,语言还很生动,岩松有这样的理念和意识让长期从事残疾人工作的我们感动,特别是在多次大型活动的现场直播时,岩松都将这些理念融入讲解当中,不遗余力地宣传残疾人事业和人道主义理念。

虽然岩松做社会公益的时间已经很多了,但是我们还是希望他对残疾人事业有更多的投入。祝福岩松,也希望有更多的“岩松”和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社会将更加和谐、精彩。

助 残 提 示

1. 与任何人交往都应该以“律己、敬人”为基本原则,也就是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体现对对方的尊重。

2. 平等、尊重的意识和真诚的态度,是助残的基础,也是成为优秀志愿者的基础。

我们都承认,知名人士的言行对某项事务的传播、推动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培训工作期间,为了宣传助残礼仪,北京奥组委邀请濮存昕、白岩松、徐春妮、杨扬等文体明星,以明星示范助残礼仪的方式,拍摄一部教学片,未曾想到,明星们给现场的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感人的礼仪课。

2008年2月份,北京奥组委举行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培训教学片开拍仪式,按照礼仪安排,邀请到的明星们都在前排就座,并配有话筒发言。期间有残疾人代表发言的安排,一位视力障碍的学生,站起身来由后排摸索着向前,匆忙之中寻找话筒时不得要领,十分慌乱,意料不到的是,各位嘉宾不约而同地站起让座,会场哄然,白岩松高声表示:“我有一个意见,提示主办方注意,以后凡是涉及残疾人的活动,请务必把残疾人朋友安排在最重要、最方便的席位,他们是主角,我们是来帮忙的,不要刻意安排!”他边说边把那位残疾人轻轻地引领到自己的座位上,并和濮存昕退到最后一排悄然坐下。

白岩松此举令在场的人大为感动,也让我们看到一位公众人物对残疾人的态度,不仅为那位残疾人消除了窘迫和紧张,并且又表明了意见,提示了他人,体现对残疾人的尊重,礼仪上表现得也十分周到,为我们展示了“明星的礼仪风采”。

看似活动在礼仪方面安排欠妥,其实呈现了一种流行的社会态度。许多场合下,明星、大腕、领导、贵宾常常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和重点服务的对象,但是有可能忽略了活动的主角和核心,比如以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灾区百姓、贫困大学生等为主题的活动,常常会出现嘉宾、领导、甚至出钱出资的捐助人位置靠前,领导讲话、贵宾发言冗长,主角成为了台下观摩、热烈鼓掌的配角。为什么会出现这类“喧宾夺主”的现象,有的可能出于无意,有的可能还是我们的意识出了问题。曾几何时,中央领导在一些场合听报告,都坐在台下,而模范人物、专家坐在台上,我感觉不仅仅是出于礼仪的安排,而是一种意识的转变。意识才是礼仪的核心。

那天在助残技能的录制过程中,白岩松和奥运冠军高红、娄云、钱红等学习推轮椅的方法和相关礼仪。老师向他们介绍,与乘坐轮椅的残疾人谈话,时间超过一分钟,最好采用蹲姿。杨金波老师还为明星们演示了标准的、符合礼仪规范的蹲姿。随后,我们来到演示现场,德胜街道一位残疾人志愿者小吴,恰好坐在轮椅上模拟受助者。白岩松、濮存昕、高红、娄云、钱红,还有很多记者来到现场,先是示范推轮椅,各位明星挺直腰板、专心致志学习体会推轮椅,完全达到教材要求;然后白岩松看见小吴坐在轮椅上,突然停下来,蹲在他面前与他聊天,演示与坐轮椅残疾人沟通交流的礼仪。小吴看到大名鼎鼎的白岩松就这么近距离蹲在面前,惊喜意外之余,感觉实在不好意思!为了表示尊重,吴不由自主地赶紧跳下轮椅,也蹲着与白老师对话(他是个子矮小的残障者)。白老师先是一愣,进而笑言:“坐在轮椅上的朋友居然站起来,康复了!”大家都跟着笑了起来。

著名演员濮存昕,奥运冠军杨扬、杨凌、王丽萍,以及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徐春妮等在拍摄现场认真地学习引领视力残疾人行走、落座、就餐等技能。每个细节他们都学得认真、用得自如,教学片拍得非常顺利,并在以后的社会宣传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濮存昕曾多次应邀到志愿者培训现场鼓舞志愿者。有一次,他从外地拍戏回京,一下飞机就不顾疲劳、连午饭都来不及吃就赶到培训现场。这些文体明星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一心要为残奥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白岩松说:“奥运会我是应邀参加,而残奥会我是‘硬要’参加!”从礼仪角度讲,他们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言必信、行必果”的承诺,全力支持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是“有礼之士”,从更高层次讲,他们履行了社会义务,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礼仪明星”。

赛会之后,白岩松给笔者发来短信说:“残奥会结束了,我们的活儿才真正开始,加油!”这充分体现他对残疾人事务的真诚关注与支持,令人感动!

一位坐轮椅的朋友,曾经向我谈起她的一次“被服务”的经历:她去某大学参加一个会议,会议室在二楼、恰好这里没有电梯,需要绕道上电梯。为会议服务的志愿者们看到她要上楼,一位姑娘大声招呼来七八个小伙子,不由分说抬起轮椅,直送到二楼,放下轮椅之后,孩子们在欢呼声中散去。事过之后,朋友对我说:“我知道志愿者们是在表达他们的热情,但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十多个人急速向你奔来,我忽然成为大厅之中的焦点,特别有压力,被人抬轿子一般送上二楼,心里并不舒服……”

我们的志愿者,日常碰到残疾人朋友,多数会出手相助,很多时候还会以如火的热情前去帮扶,甚至残疾人一再婉拒,也“不听分辩”,停不下手。中国残联有一位老领导,多年前曾经带队去国外参加残奥会,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外国轮椅运动员自己划着轮椅上坡时,显得比较吃力,出于好心就顺手推了一把,原以为会收到一副笑容,一句感谢,结果那位小伙子转过脸来,非常不客气地“NO、NO、NO ——”地连声拒绝……

可能不少志愿者都会遇到诚心助人却遭到拒绝的尴尬,一些志愿者非常不解,可能还会埋怨残疾人是不是不通人情。

其实,如果我们换位思考,在被帮扶之前,一个微笑,一句询问,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感情联系,比出手帮助更加重要;其次,需不需要帮助应该是由“受助方”决定的,不应该是出手相助者主观认定的;第三,我们助人的方法是否恰当,技能是否足够,也值得考量。志愿者助人,不仅要满足对方的需要,更要尊重对方的尊严。那种直截了当、过度热情的辅助,会被一些残疾人感到彰显了助人者的热情和能力,体现了助人者的价值,强化了残疾人的“弱者”感受,即便日常生活之中,那种居高临下,施舍、同情式的帮助,也会使人不安,还会引导一种错误的理念,在彰显助人者的“高尚道德情怀”的时候,其实也在深化社会的不平等,形成人的“强弱”之分。

我的一位朋友腿有残疾,在从二楼的会议室到一楼的时候总会选择乘坐电梯,而同行的其他人大都嫌电梯来得慢,走楼梯直接下楼了,只有个别人陪她乘坐电梯。有一次聊天时,这位朋友深情地说道:“我选择乘坐电梯是因为这样对我比较方便些,其实我也可以走楼梯,但那样毕竟比较吃力。我非常感谢那些每次陪同我乘坐电梯的人,他们让我感觉到我与大家没有什么不同。”为残疾人朋友提供服务,热情周到只是外在形式,核心还是要让接受服务的残疾人朋友感受到温馨和舒心,感受到服务者发自内心的平等和尊重,感受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保全和维护。这样的服务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

一位礼仪专家曾经提示我们,礼仪说到底就是四个字“律己、敬人”。就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严于律己、善待他人,与周围的人保持友善、良好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要发自内心,对人真诚相待,推己及人,多替别人着想。如果没有对他人的真诚、尊重和关怀,一切“形式”上的礼仪都将失去真正的意义。

我们不但要学会助残的基本技能和技巧,还要让自己所提供的服务,从心理上被残疾人喜悦地接受和认可,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志愿者本人也受到残疾人的欢迎。所以,助人的核心是尊重,在服务残疾人时,无论你掌握多么专业的技能、技术、技巧,都不如内在、诚挚、自然的真情尊重有效。只有对他人饱含情意,服务才得体。

志愿者助残服务需要把握好一看、二问、三听、四助四个步骤:在观察、询问,并得到同意和指点的前提下,再做出服务和帮助,才是得体的。

在助残志愿服务中,坦诚的目光交流也是一种好的交流方式。目光坦诚的基础是内心的真诚,许多肢体残疾人或是肢体不完整,或是因残障行动很艰难,一些脑瘫的残疾人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体态、语言和行为方式都非常特殊,志愿者可能从来没有遇见过,但是在自己的意识里,一定要树立对方在人格上应该与我们是平等的。我们特别强调,希望健全人和残疾人交往、交流时,要以坦诚的心态,避免同情的目光、怜悯的眼神。

一是要用真诚的目光看待,千万不要一看见残疾人就显示出惊讶或好奇的样子,甚至被意外的身体形态“惊呆”,显出拘谨甚至害怕的样子;

二是微笑面对,不要长时间盯着对方残疾的肢体、畸形的部位,给人以“压力”。

三是不要上下端详打量肢体残疾人,似乎在寻找还有哪里“残疾”,无意间给对方制造出压迫感,拉开了与服务对象的感情距离,对志愿服务制造出了隔阂与困难。

四是由衷地欣赏他们身上展示出的优秀品质和才华,用残疾人的顽强精神激励自己,以积极接纳的态度,这样才有可能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进而才有可能做到帮助得法。

初次见面,除了要特别注意回避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的词语和内容,一般也不要主动涉及肢残原因、治病经历等这类直接涉及残疾的话题,也不要随意的发出“遗憾哪”“可惜啊”这样的表达。

没有征得同意,不要触碰他们的辅具(拐杖、轮椅、盲杖等),不要未经同意就与肢残人一起合影,尤其要避免对残障部位做特写拍摄。

助 残 提 示

1. 观念正确、态度合理、举止恰当是志愿者助残的基础。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以消除各种各样的障碍为目的,真诚地为残疾人提供参与社会生活的便利。

2. 相信志愿者助残都是满怀善意,但是绝不能(无意间)彰显了自己的助残“善举”,夸大了残疾人的障碍和不便。

3. 最好以“我”开头,征求对方一下意愿:“请问我可以帮你吗?”“我能为您做点什么?”简单的一句话足可以折射出对他人的尊重。

4. “向物不向人”是最佳的服务方式,创造良好的环境,无需人与人之间的出手相助。在残疾人不经意间,志愿者已经清理好道路,打开了大门和电梯。这是我们所提倡的:“环境对残疾人最少的限制,才是最大的支持。”

5. 确有必要身体接触,志愿者也会尽量以残疾人为主动方,借助志愿者完成自己的行为动作,比如盲人拉住志愿者的臂膀行走,肢残人上台阶,志愿者恰好给出小臂做支撑。

6. 志愿者永远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助残技能和技术,在服务时做到“不知道,就询问”。

7. 与残疾朋友初识,交流时尽量“忽略”残疾,不主动询问对方致残原因,不主动谈及致残原因和残疾问题;不过多注视残疾部位,不过分关注残疾的“不便”。面对残疾人,没有必要过分小心,过分客气,过分注意他们的不同,处处体现过分呵护与关照。要保持平常心态,既不“疏远冷漠”,也不“过度热情”,更不是“越俎代庖”,一厢情愿地“代劳”。

8. “有求必应”:如果残疾人求助,无论是否可以帮忙,都要给予及时回应。回应并不是所有的请求都一一满足,志愿者只能在法律法规、社会道德和个人专业能力之内,以及本次志愿服务的限定范围内为残疾人提供帮助,超出范围的请求,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思考是否接受请求。遇到力不胜任,专业能力不足时,要恰当地表达,转介相关人士协助。

我们常常会用“正常人”反衬“残疾人”,似乎有了“残疾”,人就不正常了?

20多年前,在一次境外残疾人访问团接待活动中,我受到了一次观念上的冲击。

那次接待,专门安排了一场联欢活动,北京残疾人的节目十分精彩,也展现了严谨稳重的风格。来访的残疾人朋友报幕之后并不着急登台,在音乐起时,才从各自的座位上依次启动,随着节奏,口中唱着山歌从各个方位来到台前,翩翩起舞,全场情不自禁地和着节拍鼓掌,热闹非凡。歌声伴随着残疾人朋友的舞蹈,逐渐将全场带入高潮,音乐戛然而止,人们欢腾一片,情绪还处在兴奋之中。此时也到了演出结束之时,一位领导感慨致辞,说道:“你们的演出太出色了,没有想到居然设计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出场,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正常人’的设计节目也许都不如你们……”在他言犹未尽之时,来访的一位残疾人举起手,大声地说:“报告,我们也是正常人!”发言的领导也很有分寸,立即收住话锋,表达歉意,表明自己只是表达夸赞,绝无他意,现场的尴尬气氛得以化解。

我除了感慨这位残疾人朋友的大胆直率,即便是很讲究礼节、礼貌的场合,也如此敢于表达自己心中真实的感受,直接提点他人。对于他提出的观念,我猛然一惊,残疾人也是正常人!这颠覆了我过去的认知。

残疾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正常了?我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人类社会早期,人只能以繁重的体力劳动求得生存与发展,强壮的身体构成生产力的主体,因为社会生活资料贫乏,没有多余的资源可以供应不能创造价值的人们,谁身体强健就被推崇,人类社会一直沿袭生物界的“适者生存”的法则,身体羸弱、功能不完整、影响创造生产资料的人,都被认为是“废人”,在残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或者被淘汰。社会一直被那些身体健全,身强力壮的所谓“正常人”主导着,由于人们长期不能正确认识和解释残疾发生的原因,有时甚至将残疾看成是“恶疾”,是“天意”,是不祥的象征,是前世作孽的因果报应。残疾人因为生理状况而被视为不正常,甚至看作家庭和社会的累赘。时至今日,尽管创造生产资料不一定依靠身体的强健,但是社会的所有设计都以“正常人”的标准和习惯安排,社会环境总是适应身体健全人的需要,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生活的麻烦和困难随处可遇。以人们的思维惯性会认为不能适应现存环境的人就是“不正常”,一些健全人因为出现临时性的伤病,马上就会感到生活的不方便。

随着社会文明和进步,人们对“残疾”的认识也在改变,发现身体残缺并不影响人对社会做出贡献。孙膑两腿皆残,写出了《孙膑兵法》;贝多芬双耳失聪,创作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海伦•凯勒既看不见又听不到,只能靠触觉与外界交流,却写出了一部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坐着轮椅领导美国人民克服经济危机,进行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著名科学家、《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全身瘫痪,却走在物理学研究的最前沿。

有人说他们成功是因为幸运,如果离开了帮助他们的人,没有适当的教育、科学的进步、客观的环境、周围人们的帮助等必要条件,他们也可能就是平凡普通,或者生活在困境之中的人。那么反过来,一个身体健全的人,离开社会支持,得不到平等的发展机会,是不是也会无所作为,甚至成为社会的负担?

人道主义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一切生命包括残缺的生命都是有尊严的”。残疾人也是人类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一种表现。如果社会将人的价值以身体是否健全、是否拥有财富作为标准,以性别、肤色或者族群人数多寡来判断衡量,这个社会是不文明的。如果我们一看到残疾人,只关注到他们的缺损、不足和限制,看不到残疾人的价值和长处,认为他们是低能的、可怜的、需要我们关怀救助的,说明我们的意识很滞后。

国际卫生组织曾经提出,人一生之中,都必然会有一段时间处于“残疾”的状态,比如出生之后的几年时间,或者正值盛年却因病、因伤受到限制,而或年老体衰听力、视力和行动能力都大为减弱,如果离开亲友帮助,以及社会支持不足,他们的生活将非常困难,难道他们就不是正常人了?

如果社会能够提供恰当、充分的资源,能够提供所有人所需要的社会环境,比如盲道、坡道、电梯、助听设备、手语盲文普及,使得乘坐轮椅的人、视力障碍的人、听力言语损失的人,在社会之中“畅行无阻”,沟通交流没有障碍,社会还有“残疾”的人吗?所以说,人的正常与不正常,不是因为身体存在缺陷,而是社会环境的结果,这个环境首先是人们思想意识的“环境”。

某市公交车设置了上下轮椅车的装置,消息发布,一位残疾人兴高采烈出门,第一次单独乘轮椅登上公交车,上车后固定轮椅需要一定时间,停车时间较长,司机要离开驾驶座位,帮助固定轮椅,期间,一些乘客开始喃喃抱怨,残疾人在四处投来目光的压力下,感到浑身不自在,怀着万分歉疚的心情下车,从此再也不敢乘公交车了。环境是人们营造的,而“意识”和“态度”更是决定环境的因素,如果社会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即便有适宜的环境,在偏见、歧视或者不屑的态度之下,何谈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

多年前,一位领导曾经说过,不是我们不人道,而是我们不知道。果然,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之后,我们发现中国的残疾人数量高达数千万人,多数生活十分艰难,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不仅使得残疾人生活改善,参与社会的能力增强,特别是社会观念和看待残疾人的态度在发生改变。曾经一段时期“残废”一词盛行在社会之间,改革开放之后,社会文明程度大大提升,人们开始用“残疾”取代了“残废”。“瞎子”“聋子”等用词逐渐淡出,如今人们广泛使用“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等等,今后可能还要随着人们对“残疾”认识的深化而改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联合国“国际伤残人年”“国际伤残人十年”“亚太残疾人十年”等活动的推进,国际社会对“残疾人”的描述产生了变化,目前比较常用的是:Person(or People)with Disability(PWD),person(or people)first 体现人本原则。

我们一般使用“健全人”和残疾人相对应;健听人与聋人(听力残疾人、障碍者)相对应;明眼人与盲人(视力残疾人、障碍者)相对应;用“障碍”或者“限制”形容残疾,比如说视力障碍或者视力限制;用“支持”逐渐替代“扶残”,更加显得平等。

“残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残疾,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残疾人,更极端的说法是,如果社会态度不良,每个人都是残疾人,如果社会文明进步,每个人都不是残疾人。

在爱丁堡召开大会期间,张海迪当选康复国际主席,国内外纷纷报道此事,期间记者采访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盲协名誉主席李志军,他说:“国际社会正在倡导‘残疾正常化’,这是最新理念。”

助 残 提 示

1. 书面语中,应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的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2. 初次见面要注意称呼的口气和语调,要亲切、彬彬有礼。

3. 约定俗成的称谓仍在使用:聋校、盲校、盲人按摩师、盲人足球、盲杖……

4. 从称谓上看社会的文明进步尤为显现。今天,几乎已经没有人用“瞎子”“聋子”“跛子”“瘸子”“瘫子”等词汇,拿残疾人开玩笑马上就会受到公众的斥责。

5. 服务境外残疾人时,要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国籍、民族、宗教等各种社会文化背景,一般可以按照国际习惯在直呼其名时冠之以“先生”“女士”“太太”“小姐”,或者使用本人告知你的昵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