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个×××的孩子

一个×××的孩子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有一次写“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像“一个刻苦用功的孩子”、“一个讲卫生的孩子”,都难易适当。有的学生偏要追求与众不同,将题目定为“一个异想天开的孩子”,乍看去有新意,写什么内容呢?本来,文章通过中间部分摆出的三方面事实,雯雯是个“有礼貌”的孩子已成定论。

【审题】

这个题目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一个”,告诉我们数量;第二层是“×××”,一个方面的品质,自拟自定。可定为“爱学习”、“爱劳动”、“讲卫生”、“热心肠”等。这一层定下来,全篇中心就有了;第三层是“孩子”,对选写对象有了年龄的限制。“孩子”的时间跨度,从婴幼儿至十四五岁吧,即比自己小的、大些的都可以写。

【要求】

1.通过本次练习,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伙伴们的优点,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2.继续指点学生领悟有关“中心思想”方面的作文知识。适当授以表达方法,提示他们学习以一组内容谋篇的布局要领。

3.巩固已学过的按照提纲作文的能力。中间部分几个小段,有的能写详细些才好,这样全文篇幅也得以展开。

【导学】

从时间上说,这次作文时已进入四年级下半学期阶段。这时,学生中年级的学习之路即将走完,要为升入高年级作准备了。作文知识与方法的传授也应适当提高一档。

记得有位学生曾这样问道:“王老师,‘中心明确’这项作文知识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您能再讲讲表达中心的一些方法吗?”

平日阅读课上,很多用心学习的同学应该已经学到一些常见的表达中心的方法。

一、结合一位四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说说几种表达中心的方法

学生叫舒玉娟,作文成绩优异,主要长处是善于独立选材与表达中心思想。听她谈,再翻翻她的作文本子,我认为以下三点是她取胜夺优的主要招数。

1.构思时确定中心,做到心中有数。作文课,看到黑板上的命题立即动手的人很难写得好。为什么?因为这样匆忙动笔,缺少周密的思考和构思的过程。舒玉娟作文时态度从容,稳扎稳打动笔前这十几分钟,她习惯地要动三番脑筋。这三个环节是:

(1)审题,领会好题意要求。

(2)选材,认真思考写这样的内容要表达什么中心。这一环至关重要。(3)布局,拟出一份简要提纲。

2.紧紧围绕中心选材。确定中心思想的同时,用什么内容来表达它,得下工夫思考。特别是遇到写这类题目,更是要紧紧围绕中心选材。例如有一次写“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是“有礼貌”,已标在题中了。舒玉娟决定写小表妹雯雯。全文包括以下五个段落:

第一段,表妹雯雯刚上一年级,很懂礼貌。

第二段,每天早晨到校,她都主动向传达室老爷爷打招呼:“韩爷爷,您早!”

第三段,家里来客人时她会看来的是什么样人,给人家找出一双合适的拖鞋。

第四段,晚饭后吃水果,她总是挑最大最好的送到奶奶面前。

第五段,家里人都喜欢她,都说她比我这当姐姐的懂事。

中间部分这三个段,“问早”、“找拖鞋”、“送水果”,都是围绕“有礼貌”这个中心选来的。

3.写好结尾,突出中心。我教的班里,学生作文时有个好习惯——写到结尾处放下笔,想两三分钟,看怎样结尾才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思想。这一招学到手相当有用。舒玉娟是班里带头人,这一招用得娴熟。她的学习思路与方法对其他学生有一定启发。

二、导学中的一些问题

1.既然题中有自拟成分,这个词且是中心所在,要提示学生不要调子定得过高,要结合选材实际考虑题目。像“一个刻苦用功的孩子”、“一个讲卫生的孩子”,都难易适当。有的学生偏要追求与众不同,将题目定为“一个异想天开的孩子”,乍看去有新意,写什么内容呢?选材很难。

2.“用一组内容谋篇”,这方面知识应反复讲授,务必使学生学到手,并形成技能技巧。四年级下半学期教会他们这一布局谋篇方法,不经过多次导学是不行的。

3.作文前适当搞些相关活动,对帮助四年级学生拓宽选材思路是有利的。这次题目,写前即可召开小组座谈会,以“他(她)这一点比我强”为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互相交流看法,别人的诸多优点便会收录在脑子里。在这样的基础上,面对本次题目多数学生会感到有话可说。下面的这篇例文,舒玉娟写了自己的小表妹,那便是“独有的”内容了。

4.有的教师习惯在作文前找篇范文给学生读一读,用以开路。这可要注意啦。范文使用不当要翻车的!倘若在导学中读了下面这一篇,不少学生可能会就坡而下,都写“有礼貌的小表妹”,那可不妙了。怎么办呢?范文可以反复分析、讨论,甚至复印发给学生人手一篇都行,只是同时要宣布一条选材纪律:这次作文,只学人家的写法,谁也不准再写“有礼貌的小表妹”!这么一堵,学生反而会打开思路,各选自己的材料写。

【例文】

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我的表妹小雯雯,快七岁了,上一年级啦。她是姑姑的掌上明珠。奶奶对我们俩都喜欢。不过,“雯雯真乖,真懂事,真有礼貌!”这样的话,奶奶是逢人便说,说起来脸上的皱纹都少了一半。

雯雯也的确是个招人喜爱的孩子。

早晨,我们俩一块儿上学。一进校门,迎面的大花坛令人眼花缭乱,香味扑鼻。门房的老韩爷爷弓着腰,正在用喷壶给花浇水。花儿洗了脸,水珠在叶片上转着,真美呀!雯雯走过去,敬了个队礼,喊:“韩爷爷早!”乐得韩爷爷的胡子都飘了起来。

这几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得真快。我家房屋也装修了,地面铺了很讲究的木地板。这一来,拖鞋便多准备了一些。每逢有客人来,问过“您好”后,雯雯总是主动地把拖鞋递过去。不管客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她望上一眼,就知道该递上哪双拖鞋。“多懂事的孩子!”客人们都异口同声地这样夸她。

无论什么季节,每天晚饭后,妈妈都会洗一大盘水果端到电视机旁的小桌上。桃子的色彩鲜艳夺目,切开的哈蜜瓜令人垂涎欲滴。每当这时,我总是以最快的速度伸过手去。雯雯却不是这样,看哪,她左看右挑,选了一块最大的哈蜜瓜放在盘上,送到奶奶面前。

要说发信哪,取报纸哇,买烧饼、切面哪,奶奶用得着我;要说对人有礼貌,奶奶总夸雯雯。她嘴甜,每天“姐姐,姐姐”不停地叫着。看着她那天真的样子,听着家里人夸她的话,我心服。有这样一个小妹妹多好哇!

【评析】

这一篇,跟三年级上半学期时的《她做得对》、《一件小事》比,确是高出了一档。读着这样的作文,给人以流畅、优美的感受。

一、十分切题

这次作文,题目是师生双方敲定的。第二层意思,也就是题眼那个词语,该生定为“有礼貌的”。读过她的作文感到十分切题,她自始至终是围绕题意写的。可见,练习命题作文她完全入了门。

二、内容、中心两分明

前几讲中曾谈到,不少学生念到四年级下半学期,要升高年级了,什么是文章的内容,什么是中心思想,还糊里糊涂。这是作文没学好的表现。

舒玉娟从作文知识的掌握到作文能力的形成,步伐是稳健的。记得这次作文批阅后我曾问她:

“这次作文你要表达一个什么中心?”

“要赞扬‘有礼貌’的好品质。”

“为表达这一中心,你选用的一组内容很合适。如果这一中心不变,你还有可写的内容吗?”

“有。雯雯‘有礼貌’的事还多着呢。我还可以选写……”

从这里看得出,她对内容、中心两个概念心里是一清二楚的。

三、布局谋篇,闪光点颇多

应该说,用一组内容谋篇,这种“中间部分分点写”的方法不是一下子可以掌握的,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本文中,舒玉娟选定“问韩爷爷早”、“为客人拿拖鞋”和“给奶奶送上哈蜜瓜”三个镜头,很合适。可见,她在运用这张谋篇“蓝图”方面已经有一定的掌控能力。

再有,文章的首、尾段也见功夫。

一般来说,开头段文字不多,任务却要把基本情况交代明了。这就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写法。本文开头段内容含量多:小雯雯,快七岁了,一年级学生。她是“我”的表妹,姑姑的掌上明珠。奶奶呢,对我们俩都喜欢。由于雯雯特有礼貌,奶奶常常夸奖她。把这些情况一摆,我们读过这开头段,心里自然有了底数,再往下读顺畅自如。

结尾段小结得法。本来,文章通过中间部分摆出的三方面事实,雯雯是个“有礼貌”的孩子已成定论。结尾段为了打实这一点,她又加大了力度。

1.继续进行对比。文中的“我”毕竟比雯雯大几岁。所以,“发信哪,取报纸哇,买烧饼、切面哪,奶奶用得着我。”可见,自己在家表现也不错。这样,实事求是,可信。各有各的优点。这样写能更真实地突出雯雯“有礼貌”。

2.她对雯雯受表扬,心服。雯雯小嘴是那么甜,每天“姐姐,姐姐”不停地叫着。这便得出结论:有这样一个小妹妹多好哇!

四、观察能力提高得快

要想学好作文,必须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这是尽人皆知的。舒玉娟这篇作文写得好,与她平日用心练习观察分不开。请看这两例:

1.给客人递拖鞋。房屋装修了,地面铺了很讲究的木地板。客人来了,若有人穿着带钉的皮鞋,木地板吃不消,这就得准备拖鞋。本来,把鞋放在入门处,让客人自己去换也行。舒玉娟发现,雯雯“总是主动地把拖鞋递过去”,而且,“不管客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她望上一眼,就知道该递上哪双拖鞋”。由于观察得细微,她把这懂礼貌的小妹妹写得如此可爱。

2.给奶奶递水果。晚饭后,妈妈把一大盘水果端到电视机旁的小桌上。桃子什么样子,哈蜜瓜什么气味,她都观察到了。观察中她还进行了对比:

自己——总是以最快的速度伸过手去。

雯雯——左看右挑,选了一块最大的哈密瓜,放在盘上,送到奶奶面前。

这里,观察与描写的功夫令人称赞。

五、语言流畅、生动

本文这方面的优势相当突出。试举三例:

1.关联词语用得好。书面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有个从单句到复句的过程。复句的练习千变万化。在特殊复句中,许多关联词语起着重要作用。如:

每逢……总是……——每逢有客人来,问过“您好”后,雯雯总是主动地把拖鞋递过去。

不管……就……——不管客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她望上一眼,就知道该递上哪双拖鞋。

无论……都……——无论什么季节,每天晚饭后,妈妈都会洗一大盘水果,端到电视机旁的小桌上。

每当……总是……——每当这时,我总是以最快的速度伸过手去。

2.成语用得又多又好。本文中成语用得不少,着实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如“掌上明珠”、“眼花缭乱”、“异口同声”、“鲜艳夺目”、“垂涎欲滴”等,都用得恰到好处。“异口同声”,同学们都会;“掌上明珠”,就不是课内所学了。这说明她掌握的词汇是丰富的。

3.夸张句用得好。舒玉娟语文课学得认真,对一些修辞方法领会得快,并知道在作文时学用。例如:

这样的话,奶奶逢人便说,说起来脸上的皱纹都少了一半。

……乐得韩爷爷的胡子都飘了起来。

六、她在学着修改自己的作文

修改自己的作文是作文能力的一部分。舒玉娟已试着这样做。本来,不打底稿了,直接往本子上写,有些改动是必不可少的。舒玉娟写的速度不快,卷面相当整洁。这次作文,我见她有两处明显改动:

门房的韩爷爷正在给花浇水。

修改时,她加上“弓着腰”、“用喷壶”,这就细致具体了。

看着她那样子……

修改时,她加上“天真的”,准确。

作文完成后知道读读改改,是个认真学习写作文的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