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意生活,不给思维设限

创意生活,不给思维设限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大这种鼓励创新和独立思考的教学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工作和事业是很有帮助的。很多人抱怨思维受阻、灵感枯竭,拿不出好的创意,其实思维没有界限,界限都是人在心里给自己设的。北大是广博的,她包容着师生们鲜明的个性,更允许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生活中的我们总是循规蹈矩,缺少创新,通常都是自己给自己设限。

没有知识上的门户开放,不可能有真正的心灵扩展,而没有真正的心灵扩展,也就不可能有进步。

——辜鸿铭(曾在北京大学任教,学者,翻译家)

法国古典作家罗什富科说:“妨碍人们进步的,往往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人的思维方式如果长时间地按照一个方向去思考,那么就容易产生很多弊端,也会造成很多局限性,也就是所谓的自我设限。其实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很广,青少年从小应该加强这种创意性思维的训练,以免被固有的呆板的思维模式所限制。

在北京大学,无论是祖师爷辈的老师,是师爷、师父辈的老师,还是刚刚转为老师的师兄师姐辈的老师,他们都特别喜欢和鼓动学生“反对”自己的观点。他们经常在课堂上或课堂下对同学们说:“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动脑筋,要善于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去分析问题,要学会发现新的材料、新的问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提出新的观点或看法。”

北大这种鼓励创新和独立思考的教学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工作和事业是很有帮助的。很多人抱怨思维受阻、灵感枯竭,拿不出好的创意,其实思维没有界限,界限都是人在心里给自己设的。北大是广博的,她包容着师生们鲜明的个性,更允许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考古学家邹衡学生时代第一次参加学术讨论会时,看到老师们针对马克思主义体系的问题各抒己见,甚至针锋相对,争得面红耳赤。对于看惯了千篇一律、万事一致的邹衡来说,这无疑点燃了他脑海中久被禁锢的思想火花。他深深地记得,不止一位老师说过:“考试的时候,你们把我讲的内容全部复述出来,最多也只能得‘良’,我要的是你们自己的思想。”

这种学术上的创新不仅开拓了他的思维,而且对他之后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都是一个启迪、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

创意是一种意念、是一种心情。创意出来的东西具备很多特点,它能让人感觉到一股盎然的新意,能够使人产生心灵上的触动。创意是一种学习,是一种积累,也是头脑接受大量的刺激从而碰撞出来的某种结果。青少年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来满足头脑对于知识的需求,这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新的想法产生。

生活中的我们总是循规蹈矩,缺少创新,通常都是自己给自己设限。所谓“思维一转天地宽”,当思路受阻时,不妨丢弃经验,用一个门外汉一个旁观者的眼光重新看问题。当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时,你会发现原来一切都这么简单,简单到只需做一个动作,那就是跳出来。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学习这种创意性的思维和跳跃性的思维,不让行为意识被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