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起步作文教学理论研究

国外起步作文教学理论研究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倡小学生写观察作文,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作文教学理论的重要内容。生活作文理论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将学生的语言培养和人格塑造融合为一体,作为其最终的目标。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生活作文”理论作出贡献的代表人物是小川太郎。小川提出“生活和教育的结合”原则,将生活作文定位于生活和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真实表达、实事求是的态度,并通过生活作文进行人道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一、格雷夫斯儿童早期作文理论[1]

唐纳德·格雷夫斯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教育学教授,他是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家,他专门从事中小学写作教学的研究,善于做扎实细致的调查工作和实验工作,敢于向传统的写作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挑战,特别是对儿童早期作文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下面对他提倡的儿童早期作文理论作简单的介绍。

1.写作先于阅读。在一般人看来,孩子们会读、会写一定数量的字、词之后,才有可能开始学习写作;一、二年级的孩子通常是不可以学写作的。可是,格雷夫斯的看法则不然,他认为孩子不是先学阅读再学写作,而恰恰相反,是先学写作,再学阅读的。他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把文章比做密码,把写文章比做编密码,而把阅读比做破密码。他说,对于孩子来说,“文章是一种有魔力的密码,他们很想学会这种密码。”“在孩子看来,编密码要比破密码容易。而且,如果你知道怎样编造,那么你也就知道怎样拆开。显然,写作是能够促进阅读的。”

2.孩子早期写作需要从绘画开始。格雷夫斯说:“一幅画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写话的线索。在口语里,线索是简单的;而在书面语言中,你就不得不把这个线索交代清楚。”格雷夫斯生动地描述了他们观察儿童画画时的情景,他说:“孩子们画画的时候,我们看着,悄悄地在他们中间走动,把孩子的画拿来看看,问孩子:‘你准备画点什么?’所有的孩子都是同一个回答:‘等一等你就知道了。’这话的意思是说:‘我还没有画呢,等一等吧,等我把线索弄清楚了,我就能画出来了。’”由此可见,孩子们在作文课上画点图画并不是什么不听老师的话,而是儿童早期写作所必不可少的一项辅助活动。

3.从自我中心到自我批评。格雷夫斯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验,总结出儿童学习写作过程的一个共同规律,这就是从自我中心到自我批评。儿童在写作的最初阶段,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对于写作毫无畏惧之心,不管人家看不看得懂,都认为自己是在写东西,是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格雷夫斯对儿童写作的这个特点非常重视,认为儿童的这种自信、自得其乐是儿童学习写作的积极性的源泉,也是保护这种积极性的“盔甲”。

二、赞科夫作文教学理论[2]

赞科夫用了20年时间进行“教学与发展关系”的研究,他的基本思想就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科夫说:“所谓一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根据自己的实验教学基本思想,赞科夫认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个人特点及完整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因此,他认为必须对传统的作文教学进行根本的改革。

赞科夫认为:从一年级起就让学生写小作文。传统教学认为,在一、二年级儿童只能造句,练口头表达,为三年级写作文做好准备。因此教师往往在语文课上先读一篇短文或者故事,然后叫儿童口头复述。赞科夫认为,这样做,就是让儿童用自己的嘴巴说别人的思想,可以称为“心口不一”,因为思想是别人的,不是儿童自己头脑产生的。他说,儿童入学前就会讲故事了,讲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事物,在内容上是他们自己的东西。他要把自己喜爱的故事、自己的见闻、自己的意见讲给别人听,并且尽量设法让别人听懂他的意思,这就是他的口头“作文”,是“心口一致”的。所以他积极性很高,用手势,用半通不通的句子,用表情,总之,用一切办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既然儿童有了这种需要,就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书面表达。因此赞科夫认为:①从一年级起就可以让学生写小作文;②不要写别人的思想,而要写儿童自己的思想。

三、苏霍姆林斯基作文教学理论[3]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杰出的教育家。在他35年的教育生涯中,写过40多部著作,600多篇论文,1 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文艺作品,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教育遗产,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其教育教学思想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这里简要介绍苏霍姆林斯基作文教学的思想。

1.作文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应该以智育为主要任务,而智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智力。他十分重视作文教学在智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把作文看成是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手段,而且看成是发展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提倡小学生写观察作文,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作文教学理论的重要内容。而苏霍姆林斯基引导学生观察的目的“要把周围现实的画面印入儿童的意识里去,我努力使儿童的思维过程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来进行,让他们在观察周围世界的时候确定各种现象的原因和后果,比较各种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他又说:“表象——不管它们是多么鲜明,并不是目的本身和教学的最终目的。智育是从有理论思维的地方开始的。”

2.把观察作文看作作文教学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观察作文能够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而这三者,正是科学语文教学的“三根支柱”。因此,他主张一开始不让学生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而是写观察作文,进行“实物写生”,并规定儿童在小学阶段要进行300次观察。

四、日本生活作文理论[4]

“生活作文”理论萌发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它根植于日本本土教育,它以大量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了既是现实的,又具有思想深度的作文教育理论。所谓“生活作文”就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文章表达活动),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生活作文理论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将学生的语言培养和人格塑造融合为一体,作为其最终的目标。以后,这种理论又扩展到社会科等其他学科,成为学科教学和生活指导的重要方法之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生活作文”理论作出贡献的代表人物是小川太郎。小川提出“生活和教育的结合”原则,将生活作文定位于生活和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真实表达、实事求是的态度,并通过生活作文进行人道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小川认为生活作文教育的方法就是让儿童不受任何外在观念的控制、影响,实事求是地、坦诚地观察生活事实,给予儿童主体的观察、思考的自由。让儿童形成和确立自由的认识主体,以此为基础发展对现实的认识。通过生活作文,使儿童能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头脑想,重视自身形成的看法,拥有直接、坦率地表达的自由。小川的认识自由论是同儿童表达能力的形成联系在一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