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作文教学探究

中学作文教学探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时弊,探究作文教学改革之路,是语文教师肩负的重任。时下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高考升学的压力不可小觑。我们一直提倡“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立意要深刻。我们更多时候对“道”的评价是一个人的道德,是否品德高尚,而现实情况是,作为中学生,他们并不全具有我们所期待的那种成熟,他们的思想里不乏天真幼稚,他们分析问题有其独特视觉和感悟。评价学生作文观点时不

中学作文教学探究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之痛:相当一部分学生厌恶写作,社会与教学的种种弊端造成了学生畏惧作文,谈文色变的不堪状况。针对时弊,探究作文教学改革之路,是语文教师肩负的重任。

作文,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语文高考成功的关键。作为高考作文的命题者和身居教学一线的教育者都在思考作文的命题发展走向,都在精心的考虑着怎样才能更充分的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发挥其创造性,以期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选拔优秀的作文选手。

尽管教育改革者如此颇费心力,但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厌恶写作,写出的文章或容量不足,胡编乱造;或观点模糊,论据欠缺;或感情虚假,生拉硬扯;或选材缺新意,立意不深刻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

首先,学生生活积累不足。时下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高考升学的压力不可小觑。教室——食堂——宿舍,狭窄的空间,相对闭塞的生活环境,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火热多彩的生活,情感之源枯竭。文章缺乏灵气,各科作业的压力,又大大挤占了本来就少的阅读时间,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的学生,条件就更差,读过的名著屈指可数,报刊阅读量明显不足。没有生活的积累,导致作文时,若有观点缺充足论据;有材料了无新意。生活的单薄,思想的贫弱,是写作的致命缺陷。无米之炊,怎不为难?

其次,作文的束缚过多。我们一直提倡“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立意要深刻。而究竟该如何看待这“道”和“立意”?我们更多时候对“道”的评价是一个人的道德,是否品德高尚,而现实情况是,作为中学生,他们并不全具有我们所期待的那种成熟,他们的思想里不乏天真幼稚,他们分析问题有其独特视觉和感悟。如果学生的作文只是一味迎合“思想健康,积极向上”,怕自己的作文肤浅片面,怕自己的作文立意低下,不深刻,长此以往,学生怎不畏惧并生厌恶呢?

另外,作文的评改方式及考试评价影响着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作文评改方式有多种,而最普遍的操作方式还是教师笔批,工作量大,教师不堪重负,若不能及时批改或评语未能切中要点,泛泛而评,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再有,各级组织的统考和高考,由于作文阅卷量大,时间急,科学评价写作能力的愿望很难实现,阅卷体系与分值体系之间存在着矛盾,在学生心中造成的印象是:作文得高分难,只要不偏题,也低不了多少分,不愿多花时间在作文训练上。

导致学生视写作文为畏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学生作品欣赏不够,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摧毁了学生下次写作文的信心;更有甚者将写作文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方式,那就更难让学生对写作文提起胃口了。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青少年更是如此,他们在学习中的一举一动都渴望被老师同学赏识,而充分利用“赏识效应”就可以促进学生写作。“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候习作并不是没有内容可写,往往是缺少一种思路的畅通,兴趣的激发,体验的唤醒。有人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中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作为老师,要善于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有意识地去唤醒学生相关的生活体验,引领他们去发现生活素材,以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这样,学生才会乐于作文。

多年来,作文教学走了很多弯路,有不少误区。我们关注作文的训练,很多老师的做法是进行反复的、机械的训练,使得学生感到作文的枯燥无味;为应付作文考试,部分学生便使出浑身招数应付习作:或移花接木、改头换面,或依赖他人、闭门造车。还有老师让学生抄作文,背作文。

作文指导,应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引领学生去积累习作的素材。

鉴于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尝试用简便实用的方法来指导学生作文,以期学生作文现状的改观。

首先,在教学课文时,相机启发,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我认为,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式的启发教育比较有效。学生在中学阶段会接触到许多佳作,如《诗经》、《边城》、《聊斋志异》、《海燕》等等。阅读时,教师有意识让学生了解创作出这些佳作的作者的成长经历,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消减不会作文的顾虑。这些作者有的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没受过正规教育,没有学过写作,但他们却给人们留下了具有久远魅力的作品。原因何在?是生活教会了他们。无一例外,他们都有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对人生的积极感悟。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就向人们昭示了他与社会亲密接触的各个侧面;沈从文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闯北京等坎坷经历,就是他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只要我们细心品味生活,放飞心灵,呵护真情,怎么会害怕写作呢?学生的情绪是比较容易调动起来的,有了“可以写”“不怕写”的念头,再适时布置题目让他们也“写得出”。如,学了郁达夫《故都的秋》,不妨布置一篇《故乡的秋》,各地秋天都有其特点,还有心境不同,笔下的景也各有特色。学了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什么就不能仿写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呢?时代不同,爱的方式也会显出其各自的特色。让学生动起来能摘到果实,有了自信力,才能产生内驱力;写后发现了差距,随之有了竞争力,内驱力不断得到强化,离“写得好”就不远了。这也为学生创新写作,写出佳作打下了基础。

其次,充分利用课本、读本资源,要求学生勤做读书笔记并整理归类。

有不少同学由于积累材料少,作文内容空洞,其实,课本、读本是丰富的宝藏,它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课本、读本内容皆是精选出来的范文。一篇优秀文章,往往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个性风格等各个方面。品读、整理这些佳作就等于在同这些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这对丰富自己的思想,学会深入思考社会、思考人生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指导写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翻开课本、读本,有四十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五十举进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反差;有孔子、庄子“自古圣贤皆寂寞”的情怀;有屈原、司马迁“天地苍茫一根骨”的浩气;有柳永、李清照“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有苏东坡“大江东去”的壮怀;有欧·亨利人性之美,有鲁迅对“国民性”的反思等等。通过回归课本、读本,不断借鉴和吸纳,积极感悟,提高品位,最终可达到丰富底蕴的目标。课本、读本应成为吸收人文精神的一大源流。这对边远山区条件差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另外,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鼓励学生抒发真感情。

中学生思想活跃,解读社会的好奇心强积极性高,人有高低美丑之分,社会也有其善恶之态。评价学生作文观点时不要“一刀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答案不止一个。尽量少些束缚,让学生能畅所欲言,充满激情的真话才是最有价值的。当然,对个别观点偏激的作文,要作正确引导,但不宜板着面孔教训人。

再者,让学生每周抽空看一些作文经典材料集。

由于课业负担重,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学生可用于阅读名著的时间非常有限,为丰富作文材料,选看一些质量高的“作文经典素材”,对阅读面窄,写议论文时论据不足的学生不失为一种亡羊补牢的办法。

最后,作文评改注重效率。

教师一手“包办”,全批全改,太累;放手让学生互评,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难免会失控、盲目。找到教师笔批、面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互批的最佳契合点,批改及时,能保护、促进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以鼓励为主,但切忌不痛不痒,泛泛而评。针对性要强,通过指导,要让学生明了自己写作的优势点,同时,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及突破方法。力争使每次作文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刘锡庆教授曾说过:“作文教学可以教的是知识,是方法,是技巧,而这些虽有益,但对作文来说并不起关键作用,起作用的倒是诸般能力:观察、体验、思考、表达、语言等。它们综合起来,形成一种运用文字媒介,熟练地进行‘表情达意’的那种写作能力。再说,像才情、禀赋、灵气等等,就更加没法教了。”诚然,作文的确很难教,但只要教师指导得法,把道理说透,引导学生注重贴近生活,关注生活,在生活中感悟,放飞心灵,在心灵中展现个性,流露真情,那么作文苦也就会变为作文乐。

作者:唐勇,重庆市大足田家炳中学教务处主任,高中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刘金星.回眸高考作文30年.中国教育报,2007-08-22.

2.但昭彬.中国高考作文——向左走,向右走?中国教育报,2008-04-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