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起步作文教学讲评现状

当前起步作文教学讲评现状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冲击,导致当前小学生习作评价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使语文教师对于习作评价的心态非常矛盾、复杂。学生无法根据意见进行修改。调查中对教师的评价语言最感兴趣的比例占绝对优势。但是,调查证明,学生最终还是喜欢看老师的评价结果,其他评价主体只能起辅助作用。3.学生的习作情绪没有良性循环。这样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再次写作。

一、反思当前起步作文教学评价误区

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冲击,导致当前小学生习作评价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使语文教师对于习作评价的心态非常矛盾、复杂。

误区一:不尊重学生原意。老师唯恐学生的习作能力不能提高,批改过于细致。在文中圈圈点点,标题、错别字、病句,修改得面目全非。强加老师的主观意愿,再加上眉批、尾批、旁批、等第。往往一节课只能改三四篇习作。劳神费力,结果学生还不领情,老师就埋怨学生学习态度有问题。

误区二:惜墨如金的评价。老师只在文中偶尔画几条波浪线,再打个等第,学生拿到本子一看,发现没什么可看的,无可奈何地又合上本子。不知好在哪里,也不知不好在哪里。学生无法根据意见进行修改。

误区三:缺乏个性的评语。有些老师的评语“放之四海而皆准”,没有针对性。有些老师对于学生有个性的语言不能接受,学生的真实感受不敢表达,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甚至是揣摩老师的心理而说假话、空话,学生的写作个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误区四:缺乏原则的赏识。以为只要对学生的习作大加赏识,不管习作能力如何,都会进步的。诸如:“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写得真好!”一味赏识,评价对实际的习作没有什么针对性,造成有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误以为孩子的作文很不错,从而沾沾自喜。

二、对于学生起步作文讲评成效的调查及分析

为了更好地找出提高习作评价成效的对策,我们找到了一份对一至二年级学生的调查,其统计结果如下[1]

学生习作评价成效调查情况统计表

调查结果统计出来后,我们可以非常客观地看出,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1.学生对教师的评语最感兴趣。调查证明,学生的心理已悄悄地发生变化,他们对教师在文中圈圈点点修改的地方不感兴趣,但也不像我们以往想的那样:学生只对教师的评价等第感兴趣。调查中对教师的评价语言最感兴趣的比例占绝对优势

2.老师的评价在学生的心中仍有绝对的权威地位。虽然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调查证明,学生最终还是喜欢看老师的评价结果,其他评价主体只能起辅助作用。

3.学生的习作情绪没有良性循环。从表中的第二项和第五项内容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有一定的自评能力,但是,因为“每次作文老师打的等第与你想的”:大多数一样占60.9%,大多数低一些占13.2%,两项共占74.1%,这部分学生中,那些习作能力较差的同学在看到老师评价过后的习作后,与自己期望的相同或较低,导致第五项“你从老师评价过后的作文中获得过成功的喜悦吗?”结果是58.7%的学生心中偶尔才会有成功的喜悦的体验。这样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再次写作。

4.学生大多数能按老师的要求修改习作。尽管习作对每个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但是老师评价习作后,他们绝大多数还是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