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段祺瑞的独裁统治和护法运动

段祺瑞的独裁统治和护法运动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段祺瑞见解散国会、赶走黎元洪的目的已经达到,张勋复辟又遭到全国人民强烈反对,于是趁机率军驱逐张勋。为期12天的张勋复辟失败了。护法运动 段祺瑞重新掌握北京政府实权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宣布要召集由各省督军推派的代表所组成的“临时参议院”,企图实现皖系军阀的独裁统治和武力统一。接着,护法军和段祺瑞军在湖南、四川发生战斗,护法运动开始了。

军阀割据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能在护国运动中掌握领导权,重新恢复起来的共和制徒具形式,继之而起的是中国大地上的军阀割据。

袁世凯北洋军阀的总头子。他在复辟帝制前后,为了扩充势力,将其部下分布于各省。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系、皖系和奉系。

直系军阀:以直隶人冯国璋为首,依靠英、美,控制江苏、江西、湖北三省。

皖系军阀:以安徽人段祺瑞为首,依靠日本,掌握北京政府实权,控制安徽、浙江、福建等省。

奉系军阀:以奉天(辽宁)人张作霖为首,依靠日本,控制东北。

冯国璋

段祺瑞

张作霖

其他一些省也出现大小军阀,如晋系、滇系和桂系等。为了抢夺地盘和政权,军阀之间互相混战,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政局混乱,民生困苦。

张勋复辟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掌握实权。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黎元洪和段祺瑞在对德宣战问题上发生冲突,出现了“府院之争”。“府院之争”形式上是中国两个政客集团、两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实际上却反映了英、美同日本在中国的争斗。

1917年6月,自称清朝忠臣的安徽督军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军进入北京。张勋代表着一股复辟帝制的势力。清朝帝制被推翻后,他和他所统率的军队,脑后都还留着一条发辫,被人们称为“辫子军”。他迫使黎元洪解散国会,同康有为等拥立清朝废帝溥仪复辟帝位。

复辟消息传出后,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见解散国会、赶走黎元洪的目的已经达到,张勋复辟又遭到全国人民强烈反对,于是趁机率军驱逐张勋。为期12天的张勋复辟失败了。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掌握北京政府实权。他下令对德宣战。

护法运动 段祺瑞重新掌握北京政府实权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宣布要召集由各省督军推派的代表所组成的“临时参议院”,企图实现皖系军阀的独裁统治和武力统一。国会和约法,被资产阶级革命派视为共和国的象征,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就是拒绝共和制度。

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号召维护《临时约法》,西南军阀表示拥护,响应护法号召的旧国会议员南下广州,召开非常国会,成立护法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接着,护法军和段祺瑞军在湖南、四川发生战斗,护法运动开始了。

由于护法军政府内部分裂,南北军阀合流,孙中山被排挤,被迫离开广州,护法运动失败了。

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是为了“竟辛亥之功”,挽救民主共和制度,反对军阀专制独裁。然而,孙中山没有革命武装和坚强的革命组织,实权掌握在并不真正赞成孙中山政治主张的西南军阀手里,因此护法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