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生的“逆反心理”家长如何应对

高中生的“逆反心理”家长如何应对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逆反”其实是两方面的力量角逐,遇到和孩子的矛盾家长要学会“热问题,冷处理”。这个时期有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被青少年称为“傲娇”。高中生自尊心较强,有被成人理解、尊重的渴望,他们用貌似桀骜不驯的方式面对成人,很大程度上是想赢得认可和关注,并不是像有些父母或观点认为的那样强烈逆反。

成长故事

镜头:

2013年暑假,高二学生孙然因为上网时间长短与母亲争吵,并离家出走两天未归。祖父母为此狠狠骂了儿子儿媳,认为对孩子过于严厉,忽视了保护孩子脆弱的心灵,在孩子未归前一直气呼呼地不听解释,就感觉孙子委屈了,被他的父母气走了。兴师动众找回孩子后,父母和儿子的疙瘩一时化解不开,无论父母如何主动示好,儿子总是视而不见,做好饭叫出来象征性吃几口就回自己房间,然后关在房间里谁也不搭理……

后来父母求助于心理咨询师,这一矛盾方得以化解。

(咨询过程中,孩子与家长有以下对话)

爷爷:我怎么感觉他们看孩子哪里都不顺眼呢?每次孩子玩儿一会儿都要不愉快?请你诊断一下,到底谁有问题?

父母:当时就是催促他别上网了,也是为他好,谁知这孩子就发火了,他居然敢冲父母发火?就因为这点微不足道的小事,难道上网对吗?家长管孩子有错吗?莫名其妙的,老师你给看看,他是不是精神出了什么问题。

孩子:他们整天就知道唠叨,像警察一样盯着别人,好像上网就是做坏事儿,老师,你应该知道的就算是未成年人也有隐私的,而且通过网络可以学到许多知识,他们就是古董,就是家长制,比如说擅自帮我决定什么事情。我对此好苦恼,他们才有问题,老师你能不能帮我解决一下?

观点一:孩子逆反期容易惹是生非,需要严加管教,及时批评教育。

观点二:青春期“逆反”是正常现象,是成长过程中应有的过程,应该给孩子一定自由,注意尊重孩子,以平等方式和孩子相处。

故事评析

“逆反”其实是两方面的力量角逐,遇到和孩子的矛盾家长要学会“热问题,冷处理”。家庭教育靠的是亲情,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是自然温馨的温暖,在非原则问题上“家,不是个说理的地方”,家庭教育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融入。因为生理的变化、知识的积累以及环境和面临的人生选择的压力等,都会引起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变化。这个时期有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被青少年称为“傲娇”。“傲娇”的具体含义主要是内心想法与外在表达的不一致,孩子们内心的想法往往会被下意识地压制在表象下面,表面上装作满不在乎死不悔改,但是内心却早已软化,可以称之为“心服口不服”,实际上,这种心理状态对沟通和理解是一种不可低估的障碍。高中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他们在家长眼中仍是还未长大的孩子,今天的孩子身边围着多位家长,父辈祖辈各显其能,总想着凡事都为孩子打点周全。孩子想独立,家长要包办。当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冲突双方都想尽办法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结果就是一番冲突之后,其中一方被迫妥协,但在心里仍暗自较劲。其实有时青少年的叛逆并不是故意与家长对着干,只是想用行动证明自己可以独立。家长的人生阅历丰富,虑事周全,总感觉自己会给孩子指出最正确的道路。但是,因为戴着“家长”的标签,因为有时忽略换位思考,很容易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失败的权利,让孩子失去了“探索”的乐趣。再伟大的家长也不能替孩子生活一辈子,放手让他们试着独立,或许会创造出一片新天地。也许在摸索之后,孩子会踏出比长辈预想的更光明的征程,孩子最反感的就是在“爱”的光环下令人难以逃离的束缚。他们对此无能为力,因为害怕失去这份爱,所以只能默默忍受,但它确确实实在孩子的心灵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从对话不难看出,两代人各执一词,谁也没有走进对方心里去。第一,父母对于孩子缺乏理解,没有认识到以父母名义侵犯孩子尊严的言行是一种伤害。第二,父母没有想和孩子沟通,认真聆听孩子观点的欲望,而是片面认为是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对立情绪的发展。

孩子表述中透露出,父母在此之前已经不是第一次做类似的事情了,那么这次事件其实是积累的不满井喷式爆发,而此前的不满孩子压抑着没有释放,或许在内心已经封闭了和家长沟通的渠道。而祖辈对父辈的指责、谩骂,在这个家庭中也应常见,对家庭和亲子关系等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忽略孩子的情绪,不要随心所欲无视孩子的存在和尊严,而要在心平气和的条件下,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去接近青少年时期蓬勃旺盛的自尊心,如果无意间触碰了孩子的自尊,切不可使用过激的手段,特别是当问题发生时切忌狡辩,或用家长的身份强压孩子,那样做只能激化矛盾。父辈和祖辈在孩子教育上要注意保持和谐一致,尽量避免相互间的抵触和矛盾。

智慧锦囊

1.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努力创造一种朋友式的亲密关系,并真诚邀请孩子参与家庭管理。出现矛盾时不要正面冲撞,家长首先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让自己的消极情绪影响孩子。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采取因势利导、平等沟通、尊重理解的态度,彻底放弃刻板、求全责备、空洞说教。

2.接纳、欣赏孩子的成长,保护孩子的独立意识

接受孩子成长中独立、自我意识的过程,认可、肯定孩子言行合理的成分。这个时期的孩子和成人较少沟通,即使同龄人也不再像小学、初中那么无话不谈,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有时他们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他们非常渴望从儿童时期那种父母的保护、依赖、监护中解脱出来,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要求在家庭和社会活动中有平等和独立的地位,喜欢把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日记、日志等形式表达,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对人对事的看法用自己认为安全的方式倾吐。部分这个年龄的孩子,言行表现和自己的主观愿望有时恰恰相反,为了表示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便对任何事务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对待,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表达对平等和自我的追求,并希望成人认同自己的观点。所以接纳、认同、尊重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

3.要捍卫家长的权威

尊重孩子、不端着家长的架子,并不是无原则的纵容,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正确的态度是以负责的精神关注孩子成长,让孩子在道德、纪律、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展示自我。在发现自己过失时,要勇于承认错误。在发现孩子有过激言行时及时、客观指出,循循善诱引导。

4.宽严结合、张弛有度

不随意责备指点,原则问题不让步,而对孩子没有明显隐患,对社会没有危害的细枝末节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同时,在对待孩子态度上,家长之间要多沟通,意见尽量一致,防止相互之间出现分歧。

5.注意寻找导致关系紧张的原因

高中生自尊心较强,有被成人理解、尊重的渴望,他们用貌似桀骜不驯的方式面对成人,很大程度上是想赢得认可和关注,并不是像有些父母或观点认为的那样强烈逆反。同时对于某件小事莫名其妙的愤怒发火,看似小题大做,实质上发火的原因可能是此前造成的隔阂或误会,引起“战火”的事件可能只是“导火索”,是“导火索”事件触发了孩子不被尊重的相似的感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