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故事
镜头:
吕淑娴是个文静的女孩儿,端庄秀气的相貌一直让爸妈引以为豪。妈妈为了防止孩子过分“自恋”,初中时还经常故意打击她,说她鼻子太大,不如妈妈的小巧;眼睛有神双眼皮却太明显,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为此姥姥还一本正经地训斥妈妈,不许她随便贬低可爱的外孙女。
最近,淑娴经常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揪鼻子捏下巴,有时还自言自语埋怨,妈妈好奇地询问时,淑娴一脸的责怪:“都是你,让我长了这么个大蠢鼻子,下巴一点儿也不尖,难看死了!”声称要去韩国整容……
看孩子的表现,已经不是开玩笑了,姥姥坚持说外孙女好看,妈妈噤若寒蝉,再也不敢打击这个“公主”了;爸爸严肃地提醒女儿该把注意力放在正事儿上,多关注自己的学习,提升自己内涵,少因“既成事实”的外貌浪费时间和精力……
观点一:孩子比较关注自己的外貌、长相,对五官(眼皮、鼻梁等)身高、脸型等不满,是孩子对自己求全责备,应该批评纠正。
观点二:人无完人,孩子肯定有某些不足,但这是难以改变的先天“缺陷”,应引导孩子接纳自己。
故事评析
青春期的孩子生长发育迅速,骨骼、外貌、体型都会发生明显变化,此时在意长相是正常现象,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目中一般会有自己的偶像,很希望自己的某些方面与偶像相似。但过于在意长相会增加心理上的不满情绪,影响孩子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孩子人际交往和学习态度。而且当孩子遇到其他挫折时,往往容易不去寻求症结所在,而是归因在长相、身高等这些可视性指标上。这种自怨自艾,而又不易改变的条件,需要成人及时正确引导,及时化解。
大哲学家莱布尼茨讲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世界因百花齐放而缤纷多彩,人群因相貌各异而千姿百态,人都有其独特性,因为相貌的独特和差异才能分清你我他。在不同人的眼里,美人的标准也是不同的。老百姓嘴里有句粗鲁的话,叫“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意思是“你长得再丑我也觉得好看”,中国流传“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美丑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完美,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美丑之分。随着年龄的增长,相貌也会变化,我们的亲人老了、满脸皱纹了,失去了青春的靓丽和风采,但不会影响我们对他们的敬爱和尊重。何况,以现有的医疗技术,还可以(通过整容)人为改变自己的面貌,等长大成人经济独立了,如果对自己的相貌还有不满意,也可以修饰、可以整容,不过这种权力和自由必须建立在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能对自己负责的基础上。
对孩子相关情绪的波动,家长应及时觉察,努力与孩子间建立顺畅的沟通关系,陪伴孩子一起面对。一般情况下,对自己外貌、长相不满是一种宣泄或对自己其他方面的表现不满,甚至某些问题上有自卑情绪,所以在与孩子的深入沟通中,应该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帮助孩子全面客观看问题,把精力用在个人成长上,引导孩子沿着健康成长轨道发展。
智慧锦囊
在遇到高中生不满意自己外貌时,家长不要躲闪,不要否认,不要敷衍,要敢于直面。
1.倾听孩子心声
寻求根源,在沟通中发现孩子内心的真正“不满”。为何有些孩子无暇顾及外貌、衣着,有些孩子却每天纠结这些?孩子的心结在哪里,家长应通过沟通、交流去把握。
2.以平常心对待
不要一味否定、辩论,孩子说那个部位不好,家长偏说好看,似乎孩子的审美观有问题。也不要用打击嘲讽的言辞贬低孩子的容貌和缺陷,而应该找准孩子的兴奋点,当作孩子成长中的平常问题看待,不回避、不小题大做,帮助孩子建立应有的自信心。
3.不要被孩子的结论影响
不要全家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所说的身体部位,更不要责怪家庭成员,而是淡然相对,耐心平静倾听,淡化问题,转移注意力,用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肯定,化解孩子因此产生的自卑感。
4.全面客观分析
合情、合理、合法地与孩子探讨,研究应对策略,把关注点放在解决问题、化解孩子心结上,让孩子看到按照自己标准改变的希望。如可以用明星们美容整形等的消息让孩子明白,如果成人后真的不满意自己的外貌也是可以改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