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记忆力认知能力恢复训练

记忆力认知能力恢复训练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说一个人聪明,常常和他的记忆力分不开。好的记忆力对于青少年来说尤其重要。人的一生中,记忆的最佳年龄通常在青年时代。如果以18~29岁的记忆力为100,那么,10~17岁为95,30~39岁为92,40~69岁为83,70~89岁则显降至55。一年中,春秋两季是记忆的最佳季节。

第3节:提高记忆力

毛泽东能背诵几百首唐诗和许多篇韩愈的散文;

周恩来,与人只要见过一面,许多年后,还能认出并叫出名字;

3.提高记忆力促人进步

记忆是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桥梁,亦是人借以认识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的有目的性的过程。

我们说一个人聪明,常常和他的记忆力分不开。一个人的记忆力不好,他的学习和生活就会被局限,不认人、不识物、不懂事。一个记忆力差的人,知识贫乏、头脑空空,能指望他去搞创造吗?要创造,首先需要知识,需要把记忆的知识融会贯通,否则,不可能产生灵感,产生发明创造。

有了好的记忆力,人们才能很好地保存过去的反映,使当前反映在以前反映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使人能积累和扩大、完善或修正原有的经验,使其对行动更具指导价值;有了好的记忆,先后经验才能联系起来,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统一的过程。

好的记忆力对于青少年来说尤其重要。青少年需要依靠记忆来吸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没有对学过的知识的积累,就很难学懂新的知识。青少年所学的知识是系统的、逐步渐进的,如果没有对前面学过的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要理解新知识,是非常困难的。

人的大脑是一个很难装满的知识仓库,大多数人的记忆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只要认真培养和训练,充分发掘自己的记忆潜力,记忆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三、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1.提高记忆力的一般规律

发现规律是驾驭规律的前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运动,记忆同生命一样,本质上是不稳定的,其变化难以捉摸,但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每个人的记忆素质都与众不同

有限的人群调查结果表明,记忆能人极其罕见——不超过千分之几,记忆平常者占绝大多数,记忆低劣者同样罕见——不超过千分之几。

每个人的记忆素质中有强项也有弱项。

有的人的强项是视觉记忆,如唐朝吴道子应唐明皇之召考察四川嘉陵江的景致,回京复旨时,唐明皇要看他的画稿,他说:“我没有勾画稿子,都记在心里了。”随后,他仅用一天时间就把嘉陵江三百余里的风景活现在画稿上了。

有的人的强项是听觉记忆,如唐太宗有一次让宫女罗黑黑隔帷偷听一位西域琵琶名手演奏名曲,随即让她复弹,她竟能演奏得几乎分毫不差,使得那琵琶名手大为震惊。

有的人移动身体会记忆得更好些,动觉记忆就是他的强项……

最佳记忆时间因人而异

人的一生中,记忆的最佳年龄通常在青年时代。如果以18~29岁的记忆力为100,那么,10~17岁为95,30~39岁为92,40~69岁为83,70~89岁则显降至55。

一年中,春秋两季是记忆的最佳季节。春秋的凉爽气候比盛夏的酷热更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春天是人类思维记忆最理想的季节。

一天中的最佳记忆时间因人而异,主要有:

百灵鸟型:白天,脑细胞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记忆效率在某一时间段特别高。如艾青的最佳写作时间是上午8~9点钟。

猫头鹰型:习惯于夜战,一到夜间,脑细胞就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记忆效率在某一时间段特别高。如法国作家福楼拜有挑灯写作彻夜不眠的习惯,以致通夜亮着的灯光竟然成了塞纳河上的航标。

亦此亦彼型:在起床后和(或)临睡前的一段时间记忆,效率最高,思维也最敏捷。美国小说家司格特说过,觉醒和起床之间的半小时才是非常有助于他发挥创造性的黄金时刻。

混合型:兼有百灵鸟型和猫头鹰型的最佳记忆时间段。经过一夜睡眠,大脑疲劳的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对事物的反应、联想都很敏捷,思维能力转强;夜间安静,注意力易于集中,思维迅捷。

“记”在“忆”先,“认知”容易“回忆”难

一个孤立的记忆活动是按照识记——保持——认知或回忆的程序进行的。“记”是认知或回忆的先决条件。没有对知识与经验的识记,认知或回忆就不会发生。

虽然认知和回忆都是在首次识记知识(或经验或物品等)于脑中保持一段时间后结构痕迹的重新活跃,却存在着“认知”容易“回忆”难的规律——凡能回忆起来的都能准确无误地认知,而能认知的却不一定能准确无误地全部回忆起来。经验也表明,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信息远不如认知的多。

识记后保持的时间有短有长

知识、经验、事件、物品等被人的感觉器官接收并转录为信(讯)息输入大脑后,根据记忆时间的长短,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种。

记忆的信息按规律遗忘

(1)遗忘“先快后慢”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为期一个月的自身实验(采用机械记忆法,熟记13个由两个辅音与一个元音构成的无意义音节,用节省法计算出不同时间间隔的遗忘率),首次发现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他将其转录为遗忘曲线,于1885年公布于世。

(2)中间比两头容易遗忘

学者们将在记忆过程中,有些后识记的信息对先识记信息的重复认知和回忆起的干扰作用,称作后摄抑制或向前干扰;有些先识记的信息对后识记信息的重复认知和回忆起的干扰作用,称作前摄抑制或顺向抑制或向后干扰。

心理学家对产生这一规律的机理做了如下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