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不过时的美德

永不过时的美德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纵观古今,凡是通过艰苦奋斗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大都拥有节俭这一种崇高美德。节俭是你一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表现。在微利时代,对于是否节俭的问题,企业面临的只有一种必然的选择,跨国企业巨头们用他们的行为证明节俭是一种永不过时的品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节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成功的资本,一种企业的竞争力。

节俭是人的一种美德。俭以养德是古人的一句名言。如果你以为节俭仅仅是为了积累财富,那还不够全面。节俭不仅能使你的家庭富裕、温馨,还与你的品行息息相关,因为节俭能培养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很难设想,一个挥金如土、贪图享受的“小少爷”或“大小姐”,将来能成为艰苦创业的栋梁之才。

诸葛亮教子的故事给我们极为深刻的启示:

诸葛亮(181—234)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机妙算而闻名。他为子孙的打算,也是算计得比较久远的。他在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说到他的儿子诸葛瞻:“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正器耳。”诸葛亮担心的是: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给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远”。他给外甥的信也说:“志当存高远。”这都表明他希望后代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怎样才能有远大的志向呢?诸葛亮在给儿子的信中指出了两个条件:一个叫静,一个叫俭。他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他认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学习,要学习就要有志气。还要心静,心不静就不能专心治学。生活太舒适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俭朴才是涵养道德的主要条件。他在给外甥的信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自己的远大志向,“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这就是说,要不考虑一时的得失,不贪图生活上的享受,广交师友,不计较个人的恩怨,这样做了,“虽有淹留”也许一时不成功,“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学习之中有乐趣,也一定会有用的。怕的是“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质生活和情欲的影响,失去坚强的信心,那就会“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可见,诸葛亮让子孙生活俭朴,是为了使他们更有出息,其眼光不能不说“超俗”远大!

事实证明,节俭有助于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是一个人事业有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节俭的人,过的是洁白朴素的生活,于人无求,于己无愧,不为物欲所羁绊,就可以把整个身心投入到追求的事业中去。纵观古今,凡是通过艰苦奋斗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大都拥有节俭这一种崇高美德。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它不是“老”、“旧”、“土”、“粗”的东西,而是财富和利润的发动机。任何一家企业要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争取少投入、多产出,只有坚持节约降低成本才能不断取得竞争的优势,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我国还有句古训:成由勤俭,败由奢。换言之,成功由勤俭节约开始,失败因奢侈浪费所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表现。对家庭来说,勤俭得以持家;对国家来说,勤俭得以安国;对企业来说,“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马克思语)。

勤俭节约是企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本。尤其是现代化的企业,提高效益已经不仅仅取决于生产与销售的业绩,通过节能降耗来实现和创造利润也是企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些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跨国企业巨头们节俭方面的报道,他们的“抠门”听起来有点让人不可思议,这些企业家大业大,但在一些方面却有着让人吃惊的“吝啬”表现。

思科总部一间办公室的玻璃窗上,贴着一组从报纸上剪下的三幅漫画。漫画中有两个人物,一个被吊在天花板上接受审问,另一个站在下面大发雷霆。

第一幅,站立者正生气地发问:“不是说好出差伙食费控制在10美元之内吗,为什么超标?”

第二幅,站立者仍在发怒:“早就和你说了,开车时顺便逮只鸽子,到旅馆后用电熨斗把毛烫掉吃下去,省点钱。”

第三幅,被吊者嗫嚅着:“我确实照办了,但电熨斗烫毛的速度太慢。”站立者怒气冲冲地大吼道:“为什么不调到最大挡上?”

漫画注释:被吊者是思科员工,正在发火的是其CFO拉里·卡特。漫画反映的就是思科近乎“抠门”的节俭。

同样,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公司也是有名的“抠门”专家。沃尔玛公司的名称充分体现了公司创始人沃尔顿的节俭习性。美国人习惯上用创业者的姓氏为公司命名。沃尔玛本应叫“沃尔顿玛特”(Walton-Mart,Mart的意思是“商场”),但沃尔顿在为公司定名时把制作霓虹灯、广告牌和电气照明的成本等全都计算了一遍,他认为省掉“ton”三个字母可以节约一笔钱,于是只保留了“WALMART”七个字母——它不仅是公司的名称,也是创业者节俭品德的象征。沃尔玛中国总店的管理者们对老沃尔顿的本意心领神会,他们没有把“WALMART”译成“沃尔玛特”,而是译成了“沃尔玛”。一字之省,足见精神。

在微利时代,对于是否节俭的问题,企业面临的只有一种必然的选择,跨国企业巨头们用他们的行为证明节俭是一种永不过时的品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节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成功的资本,一种企业的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