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触摸你的心跳

触摸你的心跳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千百年了,那首《枫桥夜泊》一直以才子落第的惆怅响彻不同人的耳畔,更因着张晓风那篇《不朽的失眠》而更加不朽。将目光移向从下文,此时月落在夜半。最恨自是“江枫渔火对愁眠”。短短七个字,争议近千年。焦点在于“江枫”是指“江边蔼蔼的红枫”还是指相对的“江村桥”和“枫桥”。但“眠”的主语是“江枫”和“渔火”。二桥相对而眠,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是温情脉脉的展现。

脚板触摸枫桥青石的一刹那,脑海中忽闪出这样一句话:张继,我脚步的节拍可应和了你的心跳?——题记

千百年了,那首《枫桥夜泊》一直以才子落第的惆怅响彻不同人的耳畔,更因着张晓风那篇《不朽的失眠》而更加不朽。可谁知道,历史在和人们开玩笑的同时,也会在不同的场合告知人们玩笑终究是玩笑。这首诗的作者张继,在唐天宝12年,也就是公元753年登进士科第,而根据现有的史料,我们只能确知诗人于至得元年到至得二年,也就是公元756年到757年在吴越也就是今绍兴和苏州一带盘桓。(傅璇琮先生在《唐代诗人丛考·张继考》说张继在吴越之时认识的皇甫冉,时间是肃宗末和代宗初年,大概是公元762年前后,更说明此时他早已做官,何况762年10月张继被录用为员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这就是说,他能够夜泊枫桥的时候,已经是中了进士3至4年之后了,落第之愁何处来啊?

而在张继进士及第的两年之后的天宝14年11月,一场浩劫似秋风扫落叶一样,将盛唐景象清除殆尽,这就是历时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这个时候的作者恰恰流落江南。诗人虽然飘零江南,但北方的战乱仍然萦绕于胸怀,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流露出了这种心态。他在《酬李书纪校书越城秋夜见赠》诗中就如此写道“寒城警刁斗,孤愤抱龙泉。凤辇栖枝下,鲸波斗洛川。量空海陵粟,赐乏水衡钱。”“鲸波斗洛川”是指唐军队和叛军在河南一带鏖战,“孤愤抱龙泉”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爱国忧民的悲愤情态,最后两句则反映了战乱发生后该地经济的一派萧条景象。可以看出,“安史之乱”同样也给江南人民带来了苦难。所以,我们似乎可以推测,这首诗在写自己的伤时忧国之愁。作者在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10月,政府军收复长安、洛阳之后即弃笔从戎。这一事实是可以作为作者伤时忧国的明证的。

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句简单话就给后人留下了两处难解之语。将目光移向从下文,此时月落在夜半。而“乌啼”何解呢?“乌鸦的习性,在日落之后黎明之前是不啼叫的。”不仅乌鸦如此,大多数鸟类都是如此,除非有大的刺激才会鸣叫。如果让这只或者这群乌鸦在张继的诗里有大的刺激,诗恐怕就不诗了,你我神经也会受到刺激。“‘据寒山寺住持说,乌啼桥建于隋大业七年,毁于清同治年间’。因此断定,诗中‘月落乌啼’,说的是‘月亮向乌啼桥那方向落下去了’。”我以为,此言得之。还有一说“乌啼”指的是苏州的“乌啼山”,而此山在苏州西部古镇光福的群山之中,光福与枫桥所在有几十公里的路程,如选它作为“月落”之地,恐怕张继自己都难以想象,何况又不是为了诗歌的对仗而讲究(诗歌前两句是不对仗的)。

大诗人李白尚说“疑是地上霜”,张先生却能“霜满天”。霜在地上是基本常识,怎么会“霜满天”呢?月落乌啼桥,满天的应该是星斗闪烁,惨白的星光,映照在作者的心头,不啻是繁霜满地,繁霜满心头。月亮是思乡之物,也是心灵的慰藉之体,当这份慰藉落去之后,星光就成了霜雪,此时的冷上加冷,效果也丝毫不逊于“乌鸦啼叫”,为什么偏要晚上本来不叫的乌鸦,来刺激我们的神经呢?

最恨自是“江枫渔火对愁眠”。短短七个字,争议近千年。焦点在于“江枫”是指“江边蔼蔼的红枫”还是指相对的“江村桥”和“枫桥”。曾有专家轻易否定后者,原因是很多地名都是因此诗而后取,例如“愁眠山”。“愁眠山”的名字的确是因此诗而取,但“江村桥”的名字却并非如此,它“建于唐代”,是早有其名的。其实,这不应该成为争议的所在,因为一个“江”字就可以锁定了选项。此诗写于唐朝,有古汉语知识的人都知道,“江”在古汉语中是特指“长江”的,正如“河”特指“黄河一样”。长江流经苏州吗?没有。在寒山寺和枫桥的附近,只有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在滚滚滔滔,至今仍是航运的大动脉。既然苏州无江,那么“江枫”又何指“江边蔼蔼的红枫”呢?所以,“江枫”也只能是“江村桥”和“枫桥”的合称。何况清人王瑞履在其《重论文斋笔录》中也提到:“江南临水多植乌桕,秋叶饱霜,鲜红可爱,诗人(指张继)不知枫叶生山,性最恶湿,不能种之江畔也。此诗‘江枫’二字,亦未免误认耳。”既然枫树恶湿,怎么会有蔼蔼的红枫呢?诚然,今天我们再去枫桥,确是可以发现一株枫树的,仅此一株,而且很小。显然,这是后人为了迎合这首诗的误读而栽上去的。

当“江枫”落脚为“江村桥”和“枫桥”的时候,让我追寻的心胸豁然开朗。自古及今,二桥近在咫尺,且相互张望。这样就自然照应了“对”字。“愁眠”二字,从小学的老教师,到大学的年轻教授都告诉我们是“愁而不眠”。“眠”成了“不眠”,这本身就是一个莫大的悖论,而这样一个悖论却让我们解释得冠冕堂皇——因为“愁”。哪怕是再愁,“眠”就是眠了,“不眠”就是不眠,难道还有“睡着的睡不着”的说法吗?诚然,这里“愁”的是作者。作为一个伤时忧国的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流落江南的异乡游子,他能不愁吗?但“眠”的主语是“江枫”和“渔火”。对着作者的愁,这些桥啊渔火的竟然能安然入睡,于作者来说,这是一种无视的愠怒和无奈的悲哀。无论作者有多么惆怅,它们是不知愁的;愁的是作者,不眠的也是作者。二桥相对而眠,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是温情脉脉的展现。河面的渔火点点,亦似二桥,它们之间的温情脉脉,恰恰是对作者的“愁”的映衬和侧面升华。“春山不解愁滋味,风来犹能歌且舞”,江枫渔火不是知音,孤独惆怅之情油然而增强。舒婷说“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因为“爱人的肩头”是温暖的依靠。如果在你百般惆怅之际,看到别人温柔地靠在爱人的肩头,你的惆怅之情如何,那么此刻张继的惆怅就如何。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如诗歌的标题,采用的是倒装手法。惆怅满腹的漂泊者,在客船上听到夜半的钟声传来,忍不住会循音索在——原来是寒山寺传来的钟声啊。上句的静而惆怅与此刻的动而寻索,构成动静结合之美。这是诗歌的创造艺术,更是作者情感的精神索向。当一个人惆怅到极点的时候,他有一种强烈的精神渴望,哪怕是“痛哭一晚”的渴望。此时钟声传来,不是在作者惆怅的胸怀上撒盐,而是在孤寂中的一点慰藉,是在“春山不解愁滋味”后的一点欣喜,是在国家动乱时局不稳之际的一种精神张望。因为钟声传来的地方是寒山寺,是有佛祖存在的地方。唐末高仲武评张继的诗,说他的诗歌“颇有禅味”。一个能写出“禅味”诗歌的诗人,多少是有这方面的修为和向往的,例如王维等。所以,我们猜测此刻的张继,是不是想在佛祖那里得到精神的慰藉和惆怅的解脱呢?或许是吧。

国势己难救,己心无知人,舟中空余恨,钟声觅知音。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沉静心灵的时候,而在这样一个夜半,张继,却经历着痛苦的精神煎熬与挣扎。

张继,此刻,我触摸到你的心跳了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