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下第一粮仓

天下第一粮仓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榆树市为长春市属县级农业大市,辖2个省级开发区,24个乡镇,4个市区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27万,其中,农业人口为106万。近年来,榆树市粮食年产量始终保持在45亿斤阶段性水平。为此,榆树市加快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进一步打造国家重要的粮食基地,突出发展效益农业,着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天下第一粮仓——榆树市农业发展60年

榆树市为长春市属县级农业大市,辖2个省级开发区,24个乡镇,4个市区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27万,其中,农业人口为106万。区域位置在吉林省北部,长白山与松嫩平原过渡带,处于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上,幅员面积为47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3.7万公顷,盛产玉米、水稻大豆、高粱等。榆树地处北纬44°30'57″—45°15'02″、东经126°01'44″—127°05'09″,属季风、温带半湿润区,四季分明,年均日照2616.1小时,平均积温2840℃,年降水量500—700毫米,无霜期148天左右,适合各种作物的种植和栽培。境内有松花江、拉林河、卡岔河3个主水系,64条大小河流和大小360处泡塘水库,这种地理环境为榆树粮食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榆树历届党委、政府从当地实际出发,把农业确定为重要的主导产业,开展农田基本建设,采取农业增产增效措施,使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榆树人民群众通过远学大寨、近学小乡,发扬苦战奋斗精神,使粮食生产及农业发展步入了全国先进行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促进了农村经济突飞猛进,粮食生产逐年上新台阶,到1983年,榆树粮食产量突破20亿斤大关。1989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交售定购粮先进县和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先进县荣誉,1994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100个粮食总产量最高县市(第一位)的殊荣。进入21世纪,榆树市委、市政府(1990年撤县设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工作的各项指示精神,兑现国家惠农政策措施,强化服务职能,突出效益观念,不断探索和实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措施,引领广大农民向外向型农业发展、向现代农业迈进,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大作文章,2003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img88

天下第一粮仓

近年来,榆树市粮食年产量始终保持在45亿斤阶段性水平。2008年,榆树粮食总产创纪录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56.4亿斤,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2.8倍,粮食总产占全国的1/180、吉林省的1/10、长春市的1/3,商品量和商品率连年居全国县(市)前列。2004年到2008年,榆树市连续5年被国家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标兵”,列全国10个标兵县(市)之首,成为名副其实的粮食生产冠军县。中共中央书记处原书记、中宣部原部长、解放初期的榆树县委副书记邓立群同志听到榆树农业发展的喜人成果后,为榆树写下了“天下第一粮仓”的题词。一业兴带来百业旺,独具特色的产量优势已经初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农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

(一)以抓农业为本,推动粮食生产

1946年,榆树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和东北局1945年12月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精神,在建党建政、恢复生产、支援前线过程中,始终没有放松发展粮食生产。1947年,县委既抓土改运动,又抓生产发动,提出了“贫雇中农一起干,分好土地好生产”等农业生产口号,为支援前线,共上交公粮7665.6万斤。1951年榆树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1951年农业生产计划”的决议,提出在农业生产中,加强领导,抓好粮食的再增产。20世纪70年代前后,榆树成立了农业生产指挥部,开展了卡岔河裁弯取直、水利工程配套、涝洼地改造等有利于农田基本建设的工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榆树县委、县政府及时贯彻中央改革开放精神,逐步突破人民公社集中经营、统一分配的模式,积极支持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责任制,从农村开始进行改革。在县委建立了农村工作委员会;在政府恢复了局长负责制的农业服务管理体系,围绕农业生产增设了牧业、水利、林业、多种经营等农业行政管理体系,加强了对农村改革工作的领导。打破“大锅饭”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一升再升。党的十六大以后,榆树市认真落实中央精神,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把“三农”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连续几年出台了有关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的1号文件。2008年初,榆树市委书记李国强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业大市的大旗不能倒,天下第一粮仓的品牌不能丢”。为此,榆树市加快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进一步打造国家重要的粮食基地,突出发展效益农业,着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在榆树历届领导班子的努力下,榆树人民发扬苦干实干精神,2008年将粮食总产推到历史最高水平,每公顷达到2.2万斤,每年可向国家提供商品粮40亿斤,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img89

粮食总产阶段(时期)比较图

(二)以人为本,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在加强农业生产上,榆树市几十年来形成了一整套宣传典型、引导群众、嘉奖有功者的工作措施和目标责任制。

1948年,榆树召开全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生产的决议”,提出组织起来,劳动互助,多打粮食的要求。随后,县委又作出包括奖励劳动模范的宣传“十大生产政策”的决定。在第二年的英模大会上,奖励劳动英雄8人、劳动模范160人、模范互助组22个。20世纪60年代,苦战奋斗的红旗生产队、小乡生产队成为“农业学大寨”典型。小乡生产队在全县最差的土地上,创造了亩产超过400斤的好收成,带头人齐殿云被省市评为农业劳动模范,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9月16日,邓小平在长春接见吉林省党政领导讲话时曾提到:你们这里也有好的典型,像榆树的小乡,你们自己的典型更可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榆树县委总结了以西山村董贵、城发乡8名党员、陈云莲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

在依靠典型带动的同时,榆树出台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市委1号文件,结合目标责任制下发到全市,提出全市党员干部、广大农村工作者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不断探索农村经济发展道路,构筑现代农业发展格局。2008年,榆树市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划分为6大产业,16项工作目标责任制,把领导干部的奖励、政绩同目标责任相统一。市委、市政府都成立了考核办公室,对连续两年达不到任期责任制的乡镇领导班子进行调整,使全市上下抓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粮食生产有了质的飞跃。

二、兴修水利,建立高产稳产农田

(一)治理一江两河,兴修水利

解放初期,榆树县成立水利专管机构,组织农民进行水利基本建设。20世纪50年代,修筑了全长229公里的松花江、拉林河、卡岔河和大荒沟堤防,抗御了外洪,使72万亩耕地免遭洪涝灾害。60年代,先后修建大小水利工程2000多项。到1970年,为变水害为水利,变单一排涝为引水灌田,榆树建立了松榆、松前、延青和卡中灌区,涉及全县30个公社,总灌田面积近60万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榆树县着力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通过对“一江两河”的治理,到80年代,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的标准。境内5座中型水库先后得到除险加固,解除了下游一万公顷农田的水患,每年灌溉面积可达1.5万公顷。90年代,相继完成了松花江和拉林河堤防土方工程、维修和加固松花江堤防工程,使防洪能力和灌溉能力大为增强,沿岸2.1万公顷农田和7.2万人受益。同时还建起了排涝站、打抗旱机电井,保护耕地22万公顷,建成10万公顷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高效农田,建设改造电灌站20多个,修干支渠320公里,为粮食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榆树市不断拓宽农业增收渠道,在改善基础设施,打破靠天吃饭思想,巩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同时,着力研究解决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因素。2008年,由市委书记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一江两河调研,形成了“引松入榆”调研报告,得到了全国人大办公厅、水利部、松辽委和吉林省水利厅的高度评价,该项研究已被列入吉林省11个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库。

(二)改造中低产田,以稻治涝

榆树市的农业发展是伴随着治理低洼易涝地而稳步发展的,而农业经济的腾飞则是在以稻治涝中得以发展和进步的。据《榆树县志》记载,过去全县有洼地126万亩,占粮豆面积的33.9%,主要集中在“一江两河”形成的五大涝区里,还有低洼易涝地面积近88万亩。1948年,榆树县引进农业技术人才,成立青山农场,开发水田,修筑拦河坝、总干渠、渠首进水闸等工程,种水稻6000亩,迈出了以稻治涝的第一步。1963年和1973年,国家投资建成延和电灌站、延青灌区,实现了自流灌溉,“以稻治涝,改造中低产田”,使涝洼地增产成为可能。在改造方法上,通过引导农民打小井种稻,推广大岗乡“岗地抓金、洼地抓银、浅水养鱼、鸡鸭成群”的成功经验,到1988年,全县共打小井9380眼,种水稻近11万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30%,使水稻产量有了突破性的飞跃。近年来,榆树市推广小流域治理、标准粮田、生态环境治理、灌区管网硬化和旱田水浇等工程,带动了水田建设和灌区改造,水田面积由1983年的11.6万亩发展到2008年的105万亩,水稻产量由8800万斤增加到14亿斤。

三、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粮食生产不断上新台阶

榆树市农业发展与不断壮大得益于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扩大,机械作业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改变了马拉犁杖、牛挽车的生产历史,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提高了可耕作面积,而且使大批劳动力从农田中解放出来,改造荒山、荒水、荒坡,外出务工,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效益农业,反哺现代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整体增收。

(一)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过去,榆树县为组织春耕生产,不仅年年下派许多工作组到各大区去,还投入了大量的劳动力包括中小学生来进行春季播种。1953年,第十一区何家村农业拖拉机站成为全国最早试办的11个拖拉机站之一,榆树县委、县政府敏锐地看到使用农机的好处,积极支持和推广,又推选弓棚镇为国家试点单位。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榆树县开始步入全国农业机械化重点县的行列,1963年被国家计委定为13个农业机械化试点县之一。他们不断总结发展农业机械化经验,在制度上推广好做法。如把使用农机进行土地耕翻作为一项规定固定下来,从1985年开始先后提出了“二三四轮翻制、连年隔年翻、灭茬在当年”等农机耕作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近年来,他们不断完善创新农机轮翻制度,实行“不翻即灭、不灭即翻,全面消灭白茬地”、三年轮翻制和三年轮作制,对提高地力、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提高抗灾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在大中小型机具结构调整上,稳定增加大型机具保有量。到20世纪90年代,榆树市已购置履带式拖拉机603台及一定量的配套机具。如弓棚镇农机装备共有大小型农用拖拉机1290台,各种配套农机具6720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5.1万千瓦,处在全省一流水平。全镇1.6万公顷耕地,除收获环节外,在秋翻、春播、夏锄、中耕等各环节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平均年产粮食都在3亿斤左右。现在,开拖拉机,走富裕路,奔小康是弓棚镇农民的真实写照。1998年5月2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来吉林视察时,对榆树弓棚镇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既解放劳动力,又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给予高度评价:“机械化是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必由之路。弓棚镇过去是全国农业机械化的先进典型,今天仍然走在全国农业机械化的前列。”

近几年来,全市又新增小型拖拉机7000台、单体播种机等小型机具8000台。在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结构调整上,加快配套步伐。全市从事农田作业农机具配套比由1990年的1:1.8调整为目前的1:3;全市农机总动力由改革开放前的18.2万千瓦增加到53.6万千瓦;拖拉机由1283台发展到2.2万台,是改革开放前的近10倍;配套农机具由5335台发展到6.6万台,是改革开放前的13倍,还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民购置了一批大中型农机,使全市农机化发展步入历史最好时期。2004年,榆树市制定了《关于启动实施榆树市百万亩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方案》,提出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下,抓农业机械化的决心不变;在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基础上,抓农业机械化的劲头不变;在农村农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抓农业机械化的方向不变。按照方案的总体要求,采取多种措施来实现增产增收、解放劳动力的目的。一是按照农机服务市场化、服务组织实体化、服务实体企业化、企业群体产业化的思路,依据各乡镇的土质、地势及经济基础条件,把全市30个乡镇划分为3个机械化作业区,重点巩固发展以大型拖拉机、大型播种机、大型中耕机为基础的“大三机”作业;重点发展小型拖拉机、单体播种机、根茬粉碎还田机等“小三机”作业;适当发展大型机械作业,形成各具特色多元化发展的农机化新格局。二是创新农机经营形式。采取吸纳个体机车加入到原村农机队中,实行统一管理的农机合作经营;通过作价评估、比例折股、按企业化管理运营、按股分红的合作社;实行产权集体所有,单车承包、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农机合作社;以集体经营为主的农机队;大型拖拉机个体(联合)等。三是不做硬性规定,农民可以自主选择适合的农机,对选择什么样的机械,使用中应注意什么等等,主管部门都给予积极的、结合个人实际的技术支持。

农机股份合作社的不断壮大和完善,解放了大批劳动力,为农民进入市场,发展商品经济,从事多种经营的生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弓棚镇实行农业机械化,解放劳动力8619人从事各行业生产活动,占劳动力总数的84.5%。1996年全镇总收入实现4.4亿元,企业总产值2.8亿元,多种经营总收入为1.5亿元,人均收入为3000元。

(二)促进了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提高可耕作面积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榆树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作业量的增加,极大地增强了农业生产精耕细作能力,比较效益增加,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一是等距离点播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科技含量。70年代初期,榆树垧纯种玉米需种子120公斤,而进入80年代机械播种以来,垧用种仅需30公斤,少投入成本近700元。二是农业机械优化了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机械深松深翻使耕层不断增厚,作物根系得到了最佳的生长空间,秋翻整地面积不断扩大。2002年夏季,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到弓棚镇荣誉村视察,当他了解到这个村从种到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的精耕细作,解放了80%的劳动力的情况时,很有感触地说:“实现农业机械化,不仅仅是解除体力劳动,解放劳动力,更主要的是只有机械化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种田,实现精量播种,精耕细作,只有科学种田才能实现持续的高产稳产。”三是农机具作业,治理荒山荒水荒坡,使之成为生态、可持续发展、发挥效益的肥水良田。榆树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可耕地面积只有29.6万顷,进入21世纪,由于机械化对废弃地的复垦,榆树耕地面积已达到33.7万公顷,1388公顷荒水、泡溏也成为水产养殖的有效水面。

榆树市推广农业机械化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方法,发展一村带动一乡,发展一乡带动一镇,发展一镇带动更多的乡镇,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据劳动部门统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榆树市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2008年,全市劳动力转移为42万人(次),收入达到28亿元。

四、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粮食增产上品质

在榆树农业发展中,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科学种田,始终关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解放初期的土壤改良到20世纪50年代的米麦间作、米薯间作;从产粮跨纲要到20世纪80代突破20亿斤大关,无不体现着科技手段的应用。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上,做到了用最短的时间、最好的方式让广大农民掌握和使用。

(一)传统农业技术与“八字宪法”的贯彻实施,使榆树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农业技术的使用是普遍的做法,对当时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营榆树农场通过穗选、单打、单保管等选育手段,以粮代种,获得大豆满仓金21万斤,小金黄4万斤,高粱、谷子2万斤。榆树县立即在13个区建良种繁育田,粮食生产不仅得到恢复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且还向国家交售公粮3.2亿斤。20世纪50年代农业“八字宪法”的提出与贯彻,掀起了积造农家肥的热潮。在“五有三勤”(牲畜有棚、猪羊有圈、鸡鸭有架、人有厕所、互助组、农业社、生产队有粪坑,勤起、勤垫、勤打扫)的口号下,榆树建立了306个常年积肥专业队,做到定额管理,多积多得,社员向生产队投肥记工分,兑现粪肥粮。通过推广高温造肥、压绿肥、坑沤肥、草碳造肥和制做颗粒肥等有效措施,不仅推动了全县的造肥数量,也促进了农家肥施用量的提高。1971年到1975年,全县年平均施肥达1034万吨,1975年全县粮食商品量达到7.1亿斤。

(二)农业种植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粮食生产大发展

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与推广,使农作物所需的氮磷钾得到了有效补充,科学种田为粮食生产出现跨越高峰带来了直观效应。1975年到1979年,榆树化肥平均年投入达到7万吨,而这一阶段正是榆树粮食生产连年创新高时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榆树开始推广小井种稻。从日本引进的水稻大棚旱育苗技术和后来引进推广的水稻简塑盘育苗抛摆秧技术,特别是袁隆平教授“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的水稻种子革命性突破,都对当时提高粮食产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杂交新品种使榆树粮食增产潜力再次得到提升,1973年,榆树有131个种子繁育专业队进行良种繁育;县种子站在海南岛进行玉米杂交种亲本繁育,3年共繁育玉米种7万斤;有37个大队成立了农科队,实行人员、土地、车马固定,进行“两杂”制种和种子扩繁。改革开放以来,新品种的引进与示范为农业增产起到了助推剂作用,人们对新品种的认识也有了飞跃,广大农民的致富愿望几乎全部集中在对新品种的渴求上。目前,榆树种子企业,实行“育、繁、推”一体化,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有10个,年经销玉米、大豆、水稻种1万吨,不但满足了榆树市种子市场需求,而且销往东北和内蒙古等省市,在县级育种和种子营销上实现了突破。2008年,“平粳1号”、“平粳6号”两个品种在全省优质大米评选中,名列第1和第4位。

据榆树农业部门统计,20年来,仅玉米杂交种一项就更新近400个品种,其中每年在种子上的投入达到3亿元,玉米品种实现了三年一更新。目前榆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良种生产基地化、良种加工机械化、病虫预警现代化。粮食品质的改善,助推了粮食产量的提高,为榆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全面启动农业增产增效措施,提高单产,稳定总产

20世纪50年代以后,轮作、间混套作是当时最主要的栽培增产技术。进入80年代,随着农业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丰产计划的实施,榆树市以农业增产增效为目的的综合生产实用技术,得到了有效组织与实施。如推广“米麦间作双高产”、“米薯间作双丰收”、“粮豆套种”、“米椒间作”等间混套种种植技术、育苗机械插秧技术、水稻简塑育苗人工抛摆秧技术,水田全部实现大中棚育苗,旱田实现了精量播种,药剂除草等。2003年,榆树市弓棚镇进入了省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实验点行列中,至今已建立起玉米精准作业系统全程技术试验区1000亩、核心技术示范区1万亩、关键技术辐射推广区12万亩,通过GPS、GIS、RS、ES技术和智能农机设备的有效集成,进行了玉米变量施底肥、精密播种、变量喷药、智能测产和全程机械化等数字农业技术的应用,实践证明,可减少肥料15%以上、节约种子10%以上、提高生产效率20%以上。与此同时,榆树市还开展了实施系列农业增产增效工程,如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的“六个工程”[1]、科技服务“六到户”[2]、加强农民和农民工技术和技能培训的阳光工程等等,促进了榆树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的农村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

五、顺应农业发展趋势,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后,榆树市委、市政府认为,农业经济市场化是农业化大生产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要适应这种需求,就必须面向市场谋发展,面向需求定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榆树市在县域经济内把主导农产品和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系起来,推进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统一服务,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专业化大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而且使企业与小生产者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促进了当地的产业发展。

(一)抓产品发展,促进产业化格局形成

20世纪90年代,县域经济不断发展,为了使各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榆树市通过抓初级产品生产,抓终端产品销售,抓龙头企业建设,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一是抓农产品基地建设,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建立绿色食品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外向型农业发展。为打造榆树农产品品牌,把粮食生产、园艺特产、畜牧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业通盘考虑。根据吉林省农业发展“523工程”、《吉林省绿色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和全省十个高效特产园区建设要求,榆树市结合标准粮田建设,在全市实施了绿色稻米玉米基地、绿色蔬菜长廊等中长期绿色农产品发展规划,有效地促进了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到2008年,全市创建国家级水稻基地12.1万亩,绿色玉米基地6万亩,有机稻米基地4500亩,绿色食品品牌农产品认证达11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6个,产地监测面积90万亩,产品增值突破2亿元。通过解放思想,放开种植计划,提倡什么值钱就种什么,什么效益好就发展什么,使农业种植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形成了粮、豆、薯、经济作物、蔬菜等农产品原料资源;养殖业通过杂交、改良、饲养等技术,使畜牧业生产得到有效发展。二是抓外向型创汇产品。通过建立经纪人队伍抓终端农产品销售,使一大批奇特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如红干椒、珠葱、肉葫芦、南瓜、月苋草、鹿产品、干山菜等分别进入了俄罗斯等远东地区和国家市场,实现了农产品出口创汇增值。三是抓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的提高。为促进各产业的发展壮大,技术成熟,榆树市通过建立贸工农公司、产业协会、产业专业合作社逐步代替了行政命令手段,使镇村组三级干部更有效地转变职能开展服务,促进了农村经纪人队伍的扩大,提高了各产业间组织化程度。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产生,不仅丰富了基层组织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内涵,而且把老百姓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双赢。

单位:公顷

img90

2008年农业种植业结构图

(二)抓产业链条延伸,促进产品增值

榆树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养猪为过年,鸡蛋换咸盐”的农业自给自足经济现象十分明显。榆树市委、市政府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破除框框,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积极创造实施产业化的条件,出台政策,制定措施,使产品加工业在手工作坊的基础上,拉长了产业链条:豆制品的机械加工代替了传统的豆腐房、油房;糖化酶酿酒取代传统烧锅制酒。在种植业结构内部,商品化生产代替了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一大批带有榆树地域特点的“榆树大米”、“吉榆豆腐”、“喜莲”牌粘玉米、“榆树二锅头”、“小房身”甜瓜纷纷打入市场,实现了增收增值。目前,榆树市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134个,总投资达到172亿元,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40%。

1.实施“粮转加”工程

榆树市把长春五棵树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区和环城工业集中区明确定位为全市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的集中落户区。2006年,投资24亿元年产40万吨淀粉和25万吨有机酸项目的中粮集团、投资10亿元年产30万吨化工醇项目的吉粮集团落户开发区。2008年,榆树新建扩建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65个生产加工型项目,就有40个摆放在两区,总投资额达到70亿元,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集群。榆树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适时鼓励粮食深加工和转化项目,解决农民卖粱难问题。形成年加工粮食150多万吨,加工肉牛10万头、生猪100多万头的能力,销售收入达到45亿元,上缴利税1.3亿元。生产优质白酒,从业人员3600多人,年产值达4亿多元。2008年,榆树市委调整发展思路,制定了“由工业化一条主线向工农业并重转变”的发展战略,把工业化作为培育产业化龙头,适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走工农并重以农为主的发展之路。依托农业优势,特别是粮食产量的优势,围绕粮食办工业,实现粮食的增值、转化和利用,提高农民收入。

2.实施“粮转牧”工程,实现粮兴牧强

按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要求,榆树鼓励群众发展畜牧业,推广良种、良舍、良料、良法等“四良四改”技术,推动畜牧大产业的形成。同时实施牧业小区带动战略,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大政策扶持,积极推动畜牧业饲养由屯内向屯外、由分散饲养向规模饲养、由粗放经营向专业化小区经营集中。目前,榆树建成标准牧业小区已达380个,生猪、黄牛、家禽分别发展到440万头、116万头、3927万只,每年转化粮食80万吨,实现产值50亿元,畜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5%。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解决了粮食的卖和增值问题,为天下第一粮仓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空间。

3.实施“粮转商、牧转商”工程,实现粮兴商荣

建设辐射东北、面向全国的市区粮食综合批发市场、粮食购销物流中心、东北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生猪交易市场,打造农产品加工集散地,搞活商贸流通。目前,榆树市已发展粮食等农产品营销组织200多家,经纪人6000多人,年交易各类农产品400多万吨,产值30多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粮多而工旺、粮多而牧兴、粮多而民富、粮多而市安这个哲理在榆树大地已被验证。

六、兑现国家惠农政策,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功能

新中国成立以后,榆树无论从金融上得到的支持,还是后来国家惠农政策上的支持都是空前的。特别是近五年来,榆树农民发展粮食生产从政策上直接收益达到20亿元。

(一)金融业的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榆树解放后,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生产,而农民最缺的就是种子和口粮。据历史记载,1947年4月政府放款2050万元(东北币),解决了农民口粮和春耕生产的急需问题。1948年春,东北银行吉林省分行决定对出粮、出兵、出夫支援解放战争贡献较大的榆树县优先投放2.4亿元(东北币)贷款,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1949年到1957年,随着新中国金融系统建立起新的秩序,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榆树农业放款1957年比1953年增长5倍。1976年农贷最高发放额3929万元。1980年至1990年为支持商品粮基地的生产发展,政府累计投放生产费贷款5.83亿元。1991年至2000年累计向农业投放贷款10亿元,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放贷款近35亿元。2001年至2008年累计向农业投放贷款近40亿元,其中2008年就投放14亿元。可以说,榆树市农业的发展与金融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资金的支持一直是榆树市农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坚强后盾。

(二)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

2004年以来,榆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减免农业税、开展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三大技术”补贴等,种粮农民直接受益达20亿元,人均政策增收2000元。200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农业保险试点政策,榆树市制定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承担了农业保险试点任务,两年来,农业参保面保持在70%以上,通过灾害理赔为农民挽回损失近2亿元,减少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后顾之忧。

(三)农村公共服务做到位,为粮食的增产做好保障工作

根据农村需要,榆树市委、市政府在乡镇建立区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机管理服务中心、畜牧管理防疫中心等机构为从事农业、牧业的农民服务。加强农业气象服务,提高防灾科技含量,在全市设立了8个农业气象服务点,购置了高频电台、火箭发射车等设备,为防灾抗旱服务,仅此一项年增产粮食近亿斤,降低了农业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失。发展电力事业,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助力。几十年来,榆树农电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发展战略,投资2.55亿元,实施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建设66千伏变电所5座,主变容量增加2.9万千伏安,架设水田线路208千米,安装水田变压器1918台。实行“两改一同价”后,电价由原来的0.72元降至0.525元,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170万元。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严格保护现有耕地。榆树现有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8.3万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87.69%,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26.7万块,建立农田保护标志,市到村组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保护职责落实到田间地头和每个农户。为使耕地占补保持平衡,自1999年以来,榆树市共开发整理土地154公顷,2005年又确定了6个土地整理项目,可新增耕地84公顷。开展农民负担综合治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2004年,榆树下发市委《关于开展全市农民负担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1号文件、市纪检委《关于进一步加大纠治力度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通知》1号文件,严格执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使农民负担得到有效控制。这些主要服务工作已经成为长效机制,在农业发展中坚持下来。

围绕粮食安全,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2008年榆树市政府制定了《榆树市增产15亿粮食工作实施方案》,配合长春市增产30亿斤工作,聘请农业专家定期进行咨询指导,对落实粮食生产进行量化考核,出台奖励办法,着力解决工业化与确保全国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现代农业资金大量需求与滞后的农村金融体系之间等矛盾,全力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要求。

七、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和发展天下第一粮仓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物质装备为支撑,遵循现代经济发展规律,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形成贸工农有效连接,产加销融一体的多功能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它需要农业、农村、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以现代农业人的精神,迈出现代农业人的步伐。为使榆树现代农业起好步,开好局,真正实现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榆树市委从调研规划、措施行动抓起,开始向现代化农业综合目标迈进。

(一)深入调研规划,谋划发展思路

2007年以来,围绕现代农业开展调研论证,中共榆树市委十二届五次会议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榆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一个中心、三大基地”战略,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全力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努力把榆树建设成为民富市强、城乡一体、民主文明、社会和谐的吉林省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为此,市委理论中心组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主体特征上进行定位思考,把榆树现代农业的突破目标同经济学理论相结合,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确定了人文因素、产业发展、生产资料积累和先进生产力培育4个方向性工程,把现代农业定位到绿色、安全、环保、观赏、休闲、旅游、健康等新型农业发展上。一是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开展榆树人精神大讨论。2007年以来,榆树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牵头以培养“四有新人”为题在全市开展榆树人精神的讨论与征集,初步形成了“团结互助、朴实豁达、坚韧执着、创新争先”为榆树人精神。二是以选拔经济社会带头人为目标,培养和配强乡局级后备干部。2007年,通过文化考核、面试答辩、岗位练兵等选出120名进行集中培养,从中提拔一批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走向农业领导岗位。三是把现代农业定位为效益农业、品牌农业和安全农业。以稳定总产,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粮食作物,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是进行产业突破。2008年,榆树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目标,新建日光节能温室3084栋,使棚膜蔬菜实现产业扩张,实现收入19.7亿元。新建牧业小区150个,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大关。

(二)强化服务措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为发展现代农业,榆树市委、市政府发出号召,要求全市各级组织要把服务“三农”落实到农村各项工作中去。几年来,市委下发1号文件,明确责任制内容,要求市级领导包乡、包村、包企业,在重大项目上合力攻坚。围绕粮食安全,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继续把粮食生产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全面实施综合增产措施。围绕园艺特产,实现设施农业新突破。2008年,为使棚膜蔬菜建设有较快发展,榆树主要领导亲自带领金融、农电、交通、财政等有关部门到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建设工地现场办公,解决制约问题,为大棚户串地近700公顷,打大小机井近800眼;为31个大棚园区修建沙石水泥路4万多延米;为大棚园区建设100个供电变压台区,6万延米供电线路。如今,榆树日光节能温室吸引着广大农户的投资建设热情,一个北方冬季蔬菜生产基地正在崛起,发展现代效益农业的革命热潮已经到来。

榆树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已经植根于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心中,这无疑对巩固和发展“天下第一粮仓”有着积极的作用。

八、榆树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坚持贯彻党的农村政策与发展榆树农业相结合,体现党执政能力的不断加强

新中国成立后,榆树历届领导班子始终把农业生产作为重要的主导产业,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农村工作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农、惠农的政策,就是在这一时期,榆树农业经济就有了新的发展,粮食生产就有了新的提高。从榆树粮食生产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一般水平到五连冠的取得;从榆树市委多次以农村工作为主要内容贯彻中央精神的一号文件到“天下第一粮仓”赞誉的形成,无一不体现出各级党组织的有力落实,使党的政策在广大农村中得到了民心,激发了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反映了榆树市委、市政府对党制定的各项农村工作政策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对党在新时期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在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工作中体现了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脚踏实地为服务三农创造条件,解决问题,把党的政策主张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把党在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逐步地变为人民群众所追求的现实。

落实党的农村工作政策成为榆树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党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在榆树市农业发展历程与成就中的充分体现。因而,榆树市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必然的。

(二)坚持农业机械化方向与发展榆树农业相结合,体现多样化的地方特色

榆树农业发展60年是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的60年,是他们坚持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成就“天下第一粮仓”重要经济增长点。从榆树坚持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的实践过程看,它先后以集体所有、入股合作、分散联合等多种形式,适应了不同时期不同的耕作要求,适应了农民群众对它的不同需求,在促进农业发展中不断壮大,全面支撑当地的农业生产。其意义不仅仅是提高效率、精耕细作、解放劳动力、反哺农业,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在榆树市不断优化农业格局中,产生互补、互动、互促作用,形成农业生产规模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方向。因而,农业机械化在促进农业生产整体增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坚持科学种田与榆树发展农业相结合,是推动农业经济不断上台阶的动力

榆树农业发展60年是科学种田的60年,是科学技术推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60年。榆树市多年来通过科技兴农到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了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一是榆树历届领导班子时刻关注农用技术的发展,坚持不懈地推广和应用科学种田技术;二是关心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支持他们的各项工作;三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实用方法,让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地、实实在在地掌握种田技术。成为榆树农业发展不断上新台阶的动力,成为让农民群众感到喜悦,得到实惠,富裕起来,建设新农村,走向小康社会的动力。因而,科学种田实现了持续的高产稳产、实现了粮食品质的不断提升。

榆树农业发展到今天,连续五年在粮食生产上夺得全国县(市)桂冠,终成“天下第一粮仓”,是历届领导班子带领榆树人民群众努力的结果,是通过多年付出的辛勤汗水、细心浇灌出来的一张农业经济品牌。今后,将把60年发展作为动力与新的起点,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为目标,不断向前迈进。

中共长春市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榆树市委党史办公室供稿

【注释】

[1]“六个工程”:良种工程、科技培训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农业标准化工程、植保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

[2]“六到户”:科技人员蹲点到村到户、科技培训到户、栽培模式到户、“三大技术”推广到户、合同订单到户、科技竞赛落实到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