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荣辱感与荣辱观

荣辱感与荣辱观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从胡锦涛总书记发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以来,荣辱观这一概念已经得到了普及。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耻辱的根本观念和总体态度,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具体体现。然而不论是良心的作用还是舆论的作用,实际上都是荣辱感在起作用。可见,荣辱感是荣辱观的心理基础。在这句话里,“不要脸的”就是没有荣辱感、不知羞耻的意思。可见,要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一是要激发起人们的荣辱感,二是要使人有正确的荣辱观。

荣辱感与荣辱观

自从胡锦涛总书记发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以来,荣辱观这一概念已经得到了普及。但荣辱观是以荣辱感为基础的,如果一个人缺乏荣辱感,他就不可能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耻辱的根本观念和总体态度,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具体体现。但是,要有正确的荣辱观,首先要有荣辱感。所谓荣辱感(或称荣辱心),是关于荣和辱的情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荣誉感(自尊心);二是耻辱感(羞耻心)。荣辱感是道德发挥作用的基础。道德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自律和他律两种途径。自律就是内在良心的作用,他律就是外在舆论的作用。然而不论是良心的作用还是舆论的作用,实际上都是荣辱感(荣誉感和耻辱感)在起作用。在良心的自律和舆论的他律中,荣誉感起到了道德激励的作用,耻辱感起到了道德谴责的作用。可见,离开了荣誉感和耻辱感,道德就失去了作用机制。正因为如此,很多思想家都指出,荣辱心是道德的基础。如英国文学家卡莱尔说:“荣辱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说:“只有出自衷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可见,荣辱感是荣辱观的心理基础。有一句俗语说得好:有两种人你拿他没有办法,一种是不要命的,一种是不要脸的。在这句话里,“不要脸的”就是没有荣辱感、不知羞耻的意思。一个人一旦到了毫无羞耻之心的地步,道德对他就完全不起作用了。

如果说荣辱感是道德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那么只有在对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有了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它们才能正确地发挥作用。对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的正确认识就是荣辱观。现在社会上在荣辱问题上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荣辱感缺失,表现为不知羞耻;二是荣辱观扭曲,表现为该引以为荣的不以为荣反以为耻,该引以为耻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可见,要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一是要激发起人们的荣辱感,二是要使人有正确的荣辱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荣辱感和荣辱观的思想。

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管子把荣辱心看作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四大精神支柱之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之。”

孟子把羞耻之心看成是人人皆有的四种道德意识之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把羞耻之心看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学者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近代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说:“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他们认为,人之所以有所不为,就是因为人有羞耻之心;而一旦失去了羞耻之心,人就会无所不为(亦即无恶不作)。

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就是说,知识分子知道羞耻,国家就可以不蒙受羞耻;知识分子不知羞耻,国家就会蒙受羞耻。

这些思想,显然是很有见地的,也是值得当代大学生和各界人士加以继承和发扬的。

【评论选摘】

评论一:完全支持博主的观点,位卑未敢忘忧国!

评论二:知耻近乎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